第一季共100集
第1集:胜利的日子
摄影师王小亭拍下日军轰炸后上海车站的场景:炸飞的躯体、孩童的哭泣,它们与日本侵略者其他罪行一同成为不能忘却的记忆。日本投降、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等照片也收入片中,它们与于肇拍摄的沈阳审判影像一起印证“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成为见证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注脚。
第2集:一个不能少
1949年至1969年,中国先后四次扫盲。那时,到处都是学文化的景象,还有儿子教老子识字的趣事。战士祁建华发明“速成识字法”,让人30天学会3000多汉字;全军运动会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亲自教小八路识字。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使我国文盲率由80%降至6.72%,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杰出贡献。
第3集:奥运与国运
奥运与国运紧密相连。在国家衰败沉沦的黑暗年代,不知有多少悲壮的勇士淹没在了历史尘埃之中,比如创造全国纪录、主演过电影、会开战斗机的传奇英雄符保卢,比如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杰出运动员吴传玉。 我们挖掘这些鲜为人知的名字背后的故事。中国的奥运之路从来不是一条坦途,中国人正以日益成熟的大国胸怀走向未来。
第4集:血染的黎明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我们推出两组鲜为人知的老照片。一组记录了一位烈士从受审判到就义的全过程。另一组,拍的是著名的渣滓洞烈士。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2000多万烈士为国捐躯。而最让人叹惋的,是那些倒在黎明之前的英雄。一个尊崇英烈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希望的民族。那些以鲜血染红旗帜、以生命点亮共和国黎明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第5集:翻身的日子
每逢国庆,人们就会回望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沸腾的日子。一组罕见的老照片,让人们通过“曹大胆”,看到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中国——普通农民和国家主席一起站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那时的中国,战乱未休,灾荒不断,远不是太平盛世,但“曹大胆”们却拥有了上千年来中国农民不曾享有的生活。
第6集:山就在那里
不久前,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先驱者屈银华离世。新中国牺牲的第一位登山勇士,被大雪崩吞没五分钟后又奇迹生还的勇士,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时,那三位光辉的登顶英雄背后,还站着神秘的第四人。岁月无情,英雄老去,唯有山依然在那里,而英雄们无所畏惧的精神还在那里,人类在危难时刻守望相助的温暖还在那里。
第7集:对根的情意
阎肃、老舍、常香玉,他们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作品,我们耳濡目染。《龙须沟》,这部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台上演了60多年的经典话剧,老舍的创作过程。常香玉,这位豫剧表演艺术家,曾义演180多场,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她经历生与死的考验,这些艺术家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故事仍然有温度,值得我们重温。
第8集:三位“大”医生
“大医”:没有留下鸿篇巨著的张孝骞,成为首批学部委员之一。终身没有婚育的林巧稚,被称为“万婴之母”;当曾宪九身患癌症,他念兹在兹。这些大医并非只因医术精妙而被人铭记,更因他们即使见多了病痛、生死,仍将每一个生命视若珍宝。他们留给时代的背影依旧清晰,依旧能给我们无尽的启迪。
第9集:修“天路”的人
今天,险峻奇绝的川藏线已成为许多人精神朝圣之路。当你行进在这条跨越数十座雪山大河的“天路”上,经受寒冷、缺氧,面对塌方、雪崩、泥石流时,是否曾想到过60多年前修筑“天路”的人。他们用铁锤钢钎,凿出这条通向世界屋脊的路。连绵相望的3000多座烈士墓,记载了悲壮的牺牲。迈向远方时,请不要忘了向长眠路旁的筑路者致敬。
第10集:我的“小人书”
今年3月,贺友直离世。在上海美术界,他与画三毛的张乐平齐名。这位美术大师一辈子只画“小人书”。他画的“小人书”曾风靡全国。“小人书”年销量一度超8亿册。如今,连环画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畅销半个世纪的《三毛流浪记》《鸡毛信》的创作过程,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在收藏市场上一书难求。“小人书”,几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