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脏和血液》怎样让“心脏”更加走心? [复制链接]

1#

《心脏和血液》怎样让“心脏”更加走心?




       在《心脏和血液》一课中。学生对于心脏跳动输送血液这样的概念课前已基本具备,也知道心跳没有就意味着死亡。课堂上通过模拟实验体验了心脏的工作方式,但是并没有将自己“手累”与心脏工作“辛苦”建立联系。课堂中希望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计算等方式来感知心脏的工作量之大。但是可惜的是,课堂的最后,学生的情感并没有升华。也显然没有激发继续去研究“心脏、血管、血液”是如何工作维持人的生存的兴趣。如何让心脏的课,更加走心,可不只是流于形式呢?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个不是教科版的吧,教科版只有测量肺活量
TOP
3#

有些活动是难以用模拟实验来体现的,比如心脏的跳动。
TOP
4#

有些活动是难以用模拟实验来体现的,比如心脏的跳动。
不睡觉的兔 发表于 2021/10/21 14:44:50
据说,可以用握拳的方式来模拟演示心脏跳动,我也常用这种方式进行演示教学的。五指紧握成拳——五指放松成空心状,循环往复(空心状代表心室血液回流,紧握代表心室中的新鲜血液向全身运输)
TOP
5#

关于心脏的工作有一连串的数据还是蛮让学生惊讶和惊奇的,比如心脏的跳动可以让血液喷出的高度达到16米等。这种数据展示的方法还是非常趣味性的。
TOP
6#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深的问题。
TOP
7#

计算一下正常人一天或一年心脏的跳动次数,感受下心脏的劳累,应该可以领会的。
TOP
8#

回复 7楼金亚军的帖子

算过了,但是知识惊叹数字大,然后情感上最后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TOP
9#

回复 2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教科版五年级上第四单元
TOP
10#

心脏的模拟实验很难让孩子真正感受心脏对于人体的意义
TOP
11#

把心脏比喻成“泵”,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或者洗耳球在反复按压时手感觉到很累,引申到心脏工作的辛苦上~
TOP
12#

《心脏和血液》怎样让“心脏”更加走心?




       在《心脏和血液》一课中。学生对于心脏跳动输送血液这样的概念课前已基本具备,也知道心跳没有就意味着死亡。课堂上通过模拟实验体验了心脏的工作方式,但是并没有将自己“手累”与心脏工作“辛苦”建
夏薏 发表于 2021/10/20 21:40:50
深入思考起来,“走心”并不容易,对于越是熟悉的事物,新内容或新理解的加入是比较难的,因为必须打破固有思想。
吕坚
TOP
13#

模拟+数据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心脏工作量的确很大,但是情感上要有更深的体会还是有点勉强。
TOP
14#

回复 13楼sxzxcsj的帖子

模拟和计算基本上课堂中都会经历与体验,但是总觉得学生无法真正做到共情。
TOP
15#

回复 11楼周淼的帖子

一分钟的模拟实验,似乎还不会让学生感觉到手特别累
TOP
16#

回复 10楼龙山黄泥螺的帖子

的确,学生模拟实验之后,并没有很好地建构心脏是如何工作的概念。
TOP
17#

手捏洗耳球不停的反复的挤压,时间久一点,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一些
TOP
18#

回复 17楼我予我乐的帖子

吸耳球在充水之后的弹性很受影响,学生一分钟能够挤压的次数相当有限,另外学生做到后来都是双手去挤压的。
TOP
19#

通过实践的模拟,学生会更加有体会。
TOP
20#

回复 4楼王如祥的帖子

试了试王老师的方法,手会酸的。
TOP
21#

有专门的模拟器官吗?是不是模拟器的压力不够大?
TOP
22#

心脏工作辛苦吗?不辛苦,因为它工作和休息两不耽误
TOP
23#

回复 21楼郑黄伟的帖子

跟教材中一样的吸耳球
TOP
24#

学生很难感受心脏的累,
TOP
25#

毕竟只是模拟实验,学生关注实验的有趣程度大于体会心脏的辛苦程度。
TOP
26#

可以从网上找一些视频什么,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TOP
27#

如果不是未来有从医方面的想法,深入研究心脏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作用。不过知道心脏负荷重,保护自己的心脏还是很有必要的。
TOP
28#

可以用数据和模拟实验,模拟一日
TOP
29#

回复 25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是的,很难比较真实的模拟心脏的工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