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1学年度共同体樊少飞专帖(五年级) [复制链接]

91#


TOP
92#

这个学生的天气观测记录表做的确实不错,女生吧。
吕坚
TOP
93#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21/11/25 8:39:41
               学生的记录真详细啊!
TOP
94#

回复 91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长周期观察实验,我也马上要上这节课了
TOP
95#
TOP
96#

转子上德可以用


TOP
97#

家庭实验室|科学小实验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8765.aspx
TOP
98#

2017新教材:教科版小学1-6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开出率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8982.aspx
TOP
99#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21/11/25 8:43:20
科学思维的培养,再重实验的基础上,应该重记录,这就非常完整的闭环了
TOP
100#

回复 91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这个记录好详细,也很美观,字写的也很好啊
TOP
101#

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
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3.(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反射太阳的光。
TOP
102#

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TOP
103#

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2.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观察到光在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4.日食形成时,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者近似一线,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TOP
104#

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
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TOP
105#

第五课《认识棱镜》
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4.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
5.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镜)。
TOP
106#

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
1.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2.从镜子中能看到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4.湖光倒影就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
TOP
107#

第七课《制作一个潜望镜》
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
3.两面镜子可以让光发生(两)次反射。
4.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
TOP
108#

第一课《地球的表面》
1.观察地形图时,首先要确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3.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TOP
109#

第二课《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厚度最厚的是(地核)。
2.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地壳的不断运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还会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形变)。
TOP
110#

第三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2.地震会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
3.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
TOP
111#

第四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1.地球内部感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2.岩浆中的大量气体和岩浆,从地壳中薄弱地带喷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3.火山按照活动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
4.火山喷发有害处,也有益处,如地热资源,稀有矿物等。
TOP
112#

第五课《风的作用》
1.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相比,风的作用是比较(缓慢)、(温和)的。
3.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可以保护环境。
4.大范围的空气流动引起洋流运动,平街海水的热量分布。
TOP
113#

第六课《水的作用》
1.降雨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2.大江大河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3.沙洲是由河道分割成的小岛,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TOP
114#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认识》
1.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侵蚀。
2.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无法参与真实情境的实验时,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实验的方式。比如需要雨水我们可以用(把矿泉水瓶口戳几个洞或者使用喷壹等)来进行。
3.岩石被破坏和侵蚀的现象叫做(风化)。
TOP
115#

第一课《时间在流逝》
1.在远古时候人们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昼夜交替形成的(天)成了最早的时间单位。
2.(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长度变化的一种天文仪器。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TOP
116#

第二课《用水计量时间》
1.自制水钟的水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的高低有关。
3.我们可以利用同样会流动的(沙)来制作计时工具,如(沙漏)。
4.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壹组成,又叫(漏壶)。
TOP
117#

第三课《我们的水钟》
1.滴水计时水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另一种是(泄水型)水钟。
2.自制水钟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
3.水钟一般是泄水型和受水型相结合进行计时。
TOP
118#

第四课《机械摆钟》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同一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3.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TOP
119#

第五课《摆的快慢》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大小无关。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3.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带摆的时钟。
4.伽利略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
TOP
120#

第六课《制作钟摆》
1.摆的摆动快慢只与(摆绳长短)有关。改变其长短可以改变摆动的次数。
2.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称之为摆的(等时性)。
3.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来进行制作的,比较精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