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复制链接]

1#
我们知道,事实上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在教学三下《运动和位置》时,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既不能引进”参照物“等物理概念,又不能简单到“汽车是运动的”,”站台是静止的“这样的说法。那么如何组织比较正确的语言表达呢?请大家指教!
分享 转发
TOP
2#

低段学生眼见为实吧,由浅才有深的。
TOP
3#

对于低段学生的要求能明显看出描述即可吧
TOP
4#

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大地是天然的参照物,这跟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
TOP
5#

我觉得可以引用运动会跑100米,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应该会比较好理解吧。
TOP
6#

生活中不断去摸索感受,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们会越来越有真正的认知。
TOP
7#

第一次听一个老师的说课时,觉得挺难的,后来,上课听了学生的反馈后,却觉得没有那么难。
TOP
8#

是不是可以考虑的简单点啊,这样想下去学生很难接受吧?
TOP
9#

初步感知就可以了,生活实际最重要,有学生东南西北都不知道
TOP
10#

以地面为参照物,学生更容易理解。
TOP
11#

回复 2楼金亚军的帖子

明天就上,摸索过河吧。
TOP
12#

回复 4楼喻伯军的帖子

就是对于自己的语言组织有点担心,学生怎么说倒是无所谓的,就算是说错了,引导一下就行了。
TOP
13#

谢谢大家的好主意。
TOP
14#

结合孩子的亲身经历,平时的时候以不动的地面为参照物,特殊情况,类比坐汽车的经历。
TOP
15#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事物来理解参照物的含义吧
TOP
16#

让学生自己找证据证明,可能印象更深,理解深刻吧
TOP
17#

今天上了这节课,也存在类似的困惑😕,还在想一个新的教学思路
TOP
18#

提一提以谁为参照,简单讲讲应该可以
TOP
19#

不用想的很细,低段孩子不需要追根究底
TOP
20#

今天上课结果:学生能说“我在车外,看到站台静止不动,汽车在运动。”“我在车里,看到站台在运动,行人在运动,我和车是静止的。”
TOP
21#

看来小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意思还是能基本理解的。
TOP
22#

虽然没有引入参照物的概念,但在表述时是可以加入这个参照物,比如与地面相比,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
TOP
23#

主要还是听学生自己表达,教师引导。我们讲的他们未必马上理解。还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比较好
TOP
24#

回复 22楼罗伟军的帖子

实际我就是照你说的方法组织语言的。
TOP
25#

是运动还是静止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理解,大数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他们马上会关注到树叶,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一下,先关注大数这个整体,然后再去讨论树叶这个个体的情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