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飞《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复制链接]

1#
王飞《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分享 转发
TOP
2#

关于举行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
寒假专业阅读活动的通知

专业阅读,提升素养——为提高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成员的教育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特倡议开展“阅读提升,感悟践行”活动,相关要求如下:
一、活动主题:“阅读提升,感悟践行”
二、活动内容:集体阅读交流《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
三、活动时间:1月25日——2月22日
二、活动流程:
个人研读——工作室分享——心得撰写——宣传推介
三、活动组织:
1.个人研读:
每人重点阅读已人手一本的《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书籍中的1个“教学关键问题”章目,包括学习相关教学案例、扫码观摩示范案例微课。为保证“个人阅读有重点,集体阅读涵盖全”,附表分配了每个人的研读内容,如对分配内容不感兴趣可自行另选。
2. 论坛摘录:
(1)2月5日前在工作室话题建立寒假阅读专贴,专贴主题为“姓名+《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摘录及心得”。
(2)寒假期间用读书的“摘录”及“心得”不断丰富专帖。
3. 心得撰写:
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格式规范的感悟文章,2月20日前上交。  
(1)文件命名:姓名+《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阅读心得;
(2)word格式:题目自拟,正文宋体小四号、标准边距、1.5倍行距。
(3)请上传至网络文件夹,地址为:http://www.xzc.cn/EJ5n550egY
4. 分享推介:
2月21-22日组织小组交流,2月22日集体组织优秀心得分享和典型心得宣传推广。
附件: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寒假阅读章目表

                                   喻伯军名师工作室上虞小组
                                          2021年1月23日
TOP
3#

绪言
一、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的理解、技术与工程、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TOP
4#

教学关键问题,是指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核心内容,领悟学科本质、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关键要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TOP
5#

对小学科学教学而言,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理解学科核心内容(大概念);二是通过学科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三是在教学层面运用有效策略和方法。
TOP
6#

解决教学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意义: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改革的效率;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发展。
TOP
7#

二、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的确定依据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是教学的关键,能直接反映有效的教学线索,体现出选择教学策略的合理性,实现科学教学的核心。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是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它的外延表现是核心内容和教学策略。
TOP
8#

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当前实际情况,根据2017年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了三条确定关键问题的依据:一是根据课程标准确立对学生发展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其背后是科学的大概念;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精神;三是对教学改革有推进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TOP
9#

三、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的提炼和确立
    根据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确定了以下几条路径来体现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问题。一是研究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中,提炼出跟科学教学有关的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指向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二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指向科学教育的大概念,提炼出小学科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三是基于大样本的课堂观察、教研活动、培训活动、学业监测等过程,梳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困难,提炼出解决这些教学疑难问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TOP
10#

四、关于本书的编写和导读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10:14:04
TOP
11#

第一部分     核心素养
TOP
12#

教学关键问题1-1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TOP
13#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科学研究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其主要途径是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科学活动是-种求真活动,必须实事求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实证意识作为科学态度的-部分,在科学态度总目标中指出:“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TOP
14#

科学态度学段目标的实事求是维度
科学态度学段目标
1-2年级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4年级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5--6年级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 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09 19:21:34
TOP
15#

小学生受其自身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影响,实证意识不强,往往表现为“唯上”“唯书”“唯众”三种情况。
TOP
16#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教师既应该站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高度,正确对待学生的不足,更应该反思自身的不当教学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TOP
17#

一、营造宽松安全的言论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安全的言论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应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描述与概括,通过启发、引导形成“共识”;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以正确与否为评价标准;强调观点的表述是否有依据,通过互动和探讨,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论证。
TOP
18#

二、培养学生客观、正确描述观察对象的能力
实证就是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怎样的,需要对观察对象进行客观、正确的描述。
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重视正确使用工具和准确获得实验数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证据,明确样本越大、描述越充分、越与事实相一致,就越令人信服。
TOP
19#

三、注重数据(现象)与结论的论证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追问,强化学生认识“数据(现象)”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建构起“结论”与“证据”之间的关联,形成结论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认识。
TOP
20#

四、保护并给予学生证实自己想法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应该给予学生证实自己想法的机会,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书本的内容进行“教师(教材)预设内”探究活动。
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验证真伪,至少应该提供给学生实验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在下一节课由学生用实验数据证明想法正确与否。
TOP
21#

五、利用好“证伪”的特殊价值
科学的实证逻辑包括“证实”和“证伪”。
“证伪”作为实证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自己提出的错误观点进行论证,对于修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具有深远的教学意义。“证伪”除了对修正错误前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学生实证意识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TOP
22#

案例分析及教学建议
案例
是真的吗
一、参与“网络传言”真假辨析,全面培养实证意识
二、“证伪”和“证实”双管齐下,全面提升实证能力
三、教学设计  
四、评述与建议
1.实证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探究的兴趣
2.实证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思维建模
3.实证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用证据论证
TOP
23#

教学关键问题1-2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
TOP
24#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点包括理性思维、
判质疑和勇于探究。“批判质疑”主要表现为“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
TOP
25#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什么是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指个体对所学内容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
什么是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个体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带着问题意识看待事物,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未读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追求真理的一- 种思维习惯。所以,批判质疑并不是简单地唱反,调、不赞成,而是具有审视、反思、超越及创新等含义。
TOP
2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呢?
一、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学生探索性质疑教师以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方式对学生的质疑给予肯定或赞赏,以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善于批判质疑,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探索。
二、克服思维定式,引领学生发散性质疑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想的束缚,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举-反三一以贯之。
三、允许质疑问难, 保护学生否定性质疑
1.尊重书本,但不迷信书本
2.尊重科学,但不迷信科学
3.尊重教师,但不唯师唯上
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以更大的包容.要允许“抗议”。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09:10:03
TOP
27#




    • 案例分析及教学 建议
      |案例
      乌鸦喝水
      -.案例背景
      学习和认知科学.其根本目的是“求真”。这是科学求真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认知目标之--。儿童探求真相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一般都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需要在众多现象中识别“假象”。二是制造现象并进行甄别。
      二、教学设计
三、评述与建议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事情到底是否“为真”?我们透过“乌鸦喝水”这一课,更多看到的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聚焦批判质疑精神的拓展性课程建设的思考。
1.指向大背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
2.定位新目标:新课标下的生本课堂
3.追求个性化:“理性思维,感性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培养学生大胆向老师、向同学、向书本质疑,向“常识”提出挑战的精神,让这种质疑精神常在!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09:26:02
TOP
28#

教学关键问题1——3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一、学生缺乏探究平台
I.学生没有主动探究的机会
2.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缺乏探究指导技能
1.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探究的知识储备
2.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09:39:41
TOP
29#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科学探究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其次要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学习机会.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探
究中学会探究。
一、明晰技能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组成。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09:58:32
TOP
30#

二、加强指导
探究能力是在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出假设、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中要运用的思维技能和操作技能。
1.明晰科学课中强调的探究能力

2.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平台
3.加强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指导
最后编辑上虞王飞 最后编辑于 2021-02-11 10:14:5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