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小车运动起来》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本节课是《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一课,上这节课之前把单元的内容和教参都过了一遍。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小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本节课对应的核心概念是“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本节课实验探究内容为改变垫圈的数量,探究小车速度快慢的影响,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因为学生不做实验也知道结果。但是实验过程中的分工,配合等小组合作的要求很高,对实验影响很大。

       一、单元整体教学

        这单元研究多种方式为小车提供动力,若单课时去看,很容易看成一节课一个动力,彼此割裂。若从单元整体角度去看,可以考虑在单元第一节课提出一个任务,造一个具有什么作用的小车,在研究不同动力给让小车动起来的过程,发现动力的局限,比如重力需要一个深的洞等,不断改进动力方式,也体现了小车项目的发明改进历程。所以我这个单元在第一课中提出了一个单元项目式任务:双12快递太多,想设计一辆解放双手的可以自己运动的运货小车。

       二、科学建模

       在项目式任务中,建模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帮学生在真实情境与模拟实验之间建立联系。本节课的小车模拟的是现实中设计的小车,而小车上的重物模拟的是老师买的快递。在建模结束后,学生实验过程中都会考虑要放重物(运快递的任务),不能太快(不能损坏快递)等。为科学有效的实验做好铺垫,也为这个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埋下伏笔。

       三、让小车动起来

        在出示小车模型后,第一个任务是让小车动起来,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小车动起来,小结这些方法都是给小车提供动力。在学生演示用垫圈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后,分析这里是什么提供动力。学生很容易想到是重力,但是重力方向向下,小车的运动方向是向前的,“力是如何传递的呢?”我这个问题问的很不好,学生回答分为两个层次:1.通过绳子传递的。2.在竖直的绳子上,力是向下的,不断传上去,在水平的方向不断向左传递,直到小车,重力通过这样的路线传递作用到小车上。如下图所示。


        其实学生的思路是清楚的,因为我问题中“传递“,这个词的误导,学生的箭头表示了传递,而不是我原本预设中的力的”方向“,若问题换一种方式询问:”拉力是怎么产生的?“学生会去分析重力与拉力的关系,再关注到不同位置上的绳子上”力的方向“,可能可以避免力传递的误区。

       四、让小车动得快一些

        在垫圈演示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小车动得很慢,从而提出第二个任务:让小车动的快一些。若直接让学生开始想办法,做实验,学生肯定知道越多垫圈运动越快,这个实验就是一个验证实验,没有太大的探究价值。所以我对任务目标进行细化:让小车3秒内到达终点。这样学生虽然知道多加垫圈,但是具体加多少个垫圈才能让小车3秒内完成,他们不知道,这个转换为探究实验。在这里,若5个垫圈和6个垫圈都可以达到目标,从节约材料的角度来分析则5个垫圈合适。我觉得在上课过程中,我这个点的落实,虽然学生能过理解,但是太过于牵强。现在反思起来,若让学生寻找能2.5秒让小车到达终点的任务挑战,寻找最合适的垫圈个数,这个任务会更加真实和具有探究性。

        五、实验结束后的讨论

        本节课的时间严重不够,课本内容中各种各样的车的动力分析,组装小车等环节都舍弃的情况下,实验结束,还剩2分钟的时间。只是简单讲了讲实验分析和结论,模型的缺点分析。原来预设的“为什么要一定数量的垫圈才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垫圈重力和小车重力的对比,为后面摩擦力内容做铺垫“等内容都没有时间呈现和落实。有点可惜。35分钟的教学时间对于科学课真是一个大挑战。

最后编辑迈克的阿妹 最后编辑于 2020-12-19 14:17:31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0/12/23 9:05:0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本节课如果让学生组装小车,也会花费很长时间
TOP
3#

2.5秒让小车到达终点的任务挑战,从验证实验到探究实验,一种不一样的思路,值得我们尝试
TOP
4#

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课,这课小车安装好了,后面的几课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很多时候,一节课要完成有实验活动的内容,时间都是不够的。
TOP
5#

回复 1楼迈克的阿妹的帖子

设置挑战任务,这个思路好
TOP
6#

回复 1楼迈克的阿妹的帖子

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在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服务,向你学习。
TOP
7#

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教学内容井然有序。
TOP
8#

回复 1楼迈克的阿妹的帖子

上星期也上了这一课,传递这个词确实会让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简单来说拉动小车的拉力哪里来的?部分孩子会说垫圈,个别学生了解重力也能说出垫圈的重力,稍微介绍下重力的概念,不用说的太复杂。
TOP
9#

快递的设计思路真好!
TOP
10#

挑战任务:2.5秒让小车到达终点,这个设计很巧妙。科学课我自己也觉得时间不够用
TOP
11#

也曾设置挑战任务,正好达到*米安全区。
TOP
12#

        本节课是《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一课,上这节课之前把单元的内容和教参都过了一遍。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小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本节课对应的核心概念是“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align=l
迈克的阿妹 发表于 2020/12/19 14:16:22
“力是如何传递的呢?”?这节课好像不用研究的这么深刻吧?
TOP
13#

学生只要能懂的“重力拉动小车”即可
TOP
14#

回复 1楼迈克的阿妹的帖子

老师,这个反思有点长,我把它看完了。说明老师真的很认真!但同时我想说:实验教学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看似简单的实验若要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其实可以做很多。说得不对还望见谅啊。
TOP
15#

小车组装可以改在课前,任务挑战改变思路很好,比教材有趣很多,更符合高年级学情特点
TOP
16#

把研究的任务改一下,更具有挑战性,这个设计很好。
TOP
17#

五年级也有小车运动类似的课,我没有想到老师的巧妙设计,今天学到了
TOP
18#

新教材的难度降低了,孩子们接受起来也快,就是我们会不自觉的把难度增加!
TOP
19#

任务驱动很好,无形中学生探究了小车快慢的规律。
TOP
20#

运用双12的快递数量,让学生思考设计一辆解放双手就可以自己运动的运货小车的设计勾起了学生的探究欲,虽然课堂中时间不够,但是学生真正的进行了探究,对本课的探究知识也以掌握,如果能在将时间控制好,那就更完美了。
TOP
21#

任务驱动这个设计很好,感觉非常认真!我自己上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让孩子比一比快慢,没有这么深入,值得我学习!
TOP
22#

整个环节设计的很好,时间把控确实是一个难题
TOP
23#

任务挑战增加学生兴趣,真好。
TOP
24#

        本节课是《运动和力》单元的第一课,上这节课之前把单元的内容和教参都过了一遍。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小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到的力”为主要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些活动。本节课对应的核心概念是“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align=l
迈克的阿妹 发表于 2020/12/19 14:16:22
实验一开展,时间总是容易少
TOP
25#

小学科学教学网2020年优秀管理员、优秀联络员、优秀会员、优秀团队名单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7084.aspx

祝贺楼主被评为小学论坛优秀会员,请提供联系方式一下,便于获奖证书的邮寄,
TOP
26#

思路很清晰,设计也很合理,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也值得学习,在用重力驱动小车的这个实验中,学生对驱动小车运动的动力是拉力的理解是个难点,提问和引导是关键。在其他老师的建议下,我上课时提问是先问是什么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引出重力并简单介绍重力,再提问,是重力直接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吗,采用说明重力是间接力,拉力是直接力的方法来说明,但最后期末考试考到这道题后,学生的答题情况说明还不是真的理解,现在还没有想到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白。后面的设计我也同样设计成了运货小车从某地到达某地的情境,但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得很紧密,没有双12快递这样更加具体实际的情境,也不用考虑更多实际情况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是提出这样一个情境,学生也不容易投入进去,所以这是需要改进的,后面加快小车运动是以让运货小车在更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来设计,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不易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要更加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多向优秀的人学习。
TOP
27#

回复 25楼金亚军的帖子

谢谢金老师,太荣幸了!感谢!
TOP
28#

非常好的内容解读
TOP
29#

有挑战学生更有探究的欲望!
TOP
30#

又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还记得楼主上个案例:特色的月球卡,学习到了很多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