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奇妙的化学元素 [复制链接]

1#
氢元素

氢元素是从宇宙大爆炸之后产生的

在大约150亿年以前,宇宙中的所有一切都源自同一个地方。随着“宇宙大爆炸”的发生,这些聚集在同一个地方的所有物质开始分散开来,像粉末一般飞向各个方向。在宇宙诞生的这一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宇宙迅速膨胀而又冷却下来,夸克在爆炸的作用下产生出了质子和中子。质子就是氢的原子核。宇宙诞生之后首先产生的就是氢原子核之后分散在各处的质子和中子开始组合起来,产生了例如氚、氦、锂等各种原子核。这就是元素产生的过程。

分享 转发
TOP
2#

H元素是宇宙大爆炸中首先产生的、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元素
宇宙中的元素大多是氢,接下来是氦(质量比大概是8%),其他的元素所占的比例很小。另外,现在世界上的原子序号很大的元素,其实是在恒星中被创造出来的。夜晚中闪耀的星光,是氢向氦转换的过程中发生的核聚变反应放射出的光辉。在氦的数量到达了一定的级别之后,就会开始发生氦的核聚变反应。比太阳的质量更大的恒星,其中的氧、碳、氮等都在发生核聚变反应。
TOP
3#

恒星所创造的元素,最大的原子序号是26,也就是铁。铁的原子核非常稳定,所以在恒星中很难自然形成比这个质量更大的元素。比铁的原子序号更大的元素是在超新星爆炸的时候形成的。
宇宙是处于高真空状态的,氢作为单独的原子漂浮在宇宙中。宇宙的开始,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时候首先产生出来的是质子(也就是氢的原子核),经过了70万年的冷却之后,质子与电子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氢原子。在类似地球的星球上,由于较高的压力,氢原子又结合成了氢分子,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TOP
4#

气体中最轻的物质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其密度(质量与单位体积的比例)大概是0.09g/L,接下来密度最小的是氦气,而氦气的密度已经是氢气的两倍了。
TOP
5#

感谢方老师的科普,这么多的化学元素,里面的奥秘值得深思。
TOP
6#

这些资料老师们也需要科普
TOP
7#

奇妙的氢元素,涨知识了,谢谢分享。
TOP
8#

就化学元素周期表来看,物质是可探知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怎么被测量出来的,真的难以想象!
TOP
9#

奇妙的化学元素——氦
氦是稀有气体元素,氦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也是稀有气体,而稀有气体整体是元素周期表的0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基本不会出现化合物的情况。特别是处在前面的氮气和氖气,它们是完全没有化合物的。
TOP
10#

宇宙中最多的是氢元素,处于第二位的就是氦元素了。不过,氦在地球上的量却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其密度很小,仅次于氢,所以在地球的重力下是无法被束缚住的,最后全部都跑到宇宙中去了。氮气的沸点大约是零下269℃。所以液态的氦需要在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左右才会存在。
氮气的密度比空气要轻(在气体中,其密度仅仅比氢气大),但是由于其与氧气不会发生爆炸或者燃烧,所以在飞船或者飞行器中常常使用。氦气的密度是0.18g/,如果空气的密度是1的话,那氮气的密度就是0.14。
TOP
11#

稀有气体:属于0族的稀有气体包括六种: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和氡气。
之所以称呼它们为稀有气体,就是因为其存在数量的稀少(指在大气层或者地壳中的存在量)。稀有气体元素之间,或者稀有气体元素与别的元素之间都基本不会发生化学作用。所以说,稀有气体元素是不活泼的,又称作惰性气体。
最后编辑方芳 最后编辑于 2020-08-15 15:40:37
TOP
12#

奇妙的化学元素——锂元素
锂是最轻的金属
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主族的元素包括:氢元素、锂元素、钠元素、钾元素等等。这些都是纵向排列的。除了氢元素以外,这一列中的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
TOP
13#

碱金属元素的密度都较小,而且一般都是比较柔软的银白色金属。碱金属元素的第一个就是锂。锂是所有金属元素中密度最小的,将其投入到水中会浮起来。其密度大概是0.53g/cm3,如果是同体积的水,其重量差不多是锂的两倍。
锂投入到水中不会简单地只是漂浮起来。碱金属一般都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它们会产生出氢气,然后自身变为氢氧化合物。锂在碱金属元素中与水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是最低的,在产生氢气的同时会转变为氢氧化锂溶解到水中。
TOP
14#

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使用到锂,比如体积小却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也就是锂电池。锂电池作为便携式信息联络器、例如手机的充电电池(电量放完之后可以再次充电)来使用。缺点就是造价较高,不过,由于其体积小,所以可以将其应用到体积小却高性能的机器中去。
TOP
15#

宇宙太神奇,人类知之甚少!
TOP
16#

多谢方老师的科普了
TOP
17#

谢谢科学知识的普及,能系统地了解这些元素的特点,对学科的知识的丰富和提升,意义重大。
TOP
18#

奇妙的化学元素——铍元素
可以通过X射线的金属
铍是白色的金属。其表面一般会覆盖一层氧化膜(钝化),通过这层氧化膜的保护,让其内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比较稳定。其单质与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甜味,可是却含有剧毒,哪怕是很少的量也可能置人于死地。
TOP
19#

铍主要是作为合金的硬化剂来使用的。比如说具有代表性的铍的青铜制品。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剧毒性,所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正在逐步采用其他元素来进行替代。铍的原子序号较小(也就是说,其原子中的电子数量较少),密度也很小(大概是1.85gcm3)。而一直被作为轻金属来使用的铝的密度都已经是2.7gcm3了。X射线可以直接穿透铍,因为这个特性,铍常常用作X射线的透射窗(让X射线透射的窗户)。
TOP
20#

铍这个名称其实是来自于希腊语的“绿柱石”(beryl)。绿柱石是非常美丽的宝石。其中最有名的又要数绿宝石和海蓝宝石。这两种宝石都是锂、铝、硅和氧的化合物。绿柱石这种矿石的名称其实是来自于其颜色和形状(绿色的,六面的柱状石头)。虽然名字中有“绿”字,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绿柱石都是绿色的。具体的色彩可能会因为其中含有的不同的微量元素而不同。例如,绿宝石中就含有铬和钒,而海蓝宝石中则主要是含铁。
TOP
21#

奇妙的化学元素——硼
硼元素的单质具有非常高的硬度与熔点,是属于非金属,其性质与陶瓷接近。硼元素的结构非常多,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硼的单质的。
TOP
22#

硼是带有黑色金属光泽的半导体材料。与铜和银相比,硼的导电能力更弱,大概是铜和银的1/10~1/12。金属在温度上升了之后其导电能力会减弱。而硼却不是这样,其温度上升了之后导电能力反而会增强。其硬度仅次于钻石。
TOP
23#

硼砂(一种非常重要的含硼的矿物和化合物)在与硫酸发生反应之后就可以得到硼酸,硼酸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以前曾作为食品的防腐剂或者药品来使用,主要是用于制作漱口水和眼药水等。但是由于其可能会引发中毒现象,所以现在已经不再继续使用了。不过,在驱赶蟑螂的硼酸药剂中还有使用,也曾经发生过宠物不小心食用了之后中毒死亡的案例。目前,硼主要是用于制作核反应堆遮光剂等。
TOP
24#

耐热玻璃中含有硼,在玻璃中混合氧化硼,从而得到氧化硼硅的玻璃。在温度上升了之后,其体积也不会发生过分膨胀。在温度引发的热膨胀率降低了之后,玻璃就不会因为剧烈的温差而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了,从而就增强了其抗温差的能力。
TOP
25#

奇妙的化学元素-镁
镁是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小的金属,在空气中算是比较稳定。在加热之后会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冒出浓烟。原子量24.31,熔点650.0℃,沸点1095℃,Magnesium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的Magnesia(地名)在这里首先开采出了一种白色的矿石,由此得名。
TOP
26#

燃烧放出耀眼白光的金属
镁是银白色的金属,曾在相机的闪光灯中使用。不管是粉末状、丝线状还是其他形状的镁单质在燃烧之后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同时还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现在烟火中我们仍然在使用镁。在烟火爆炸之后会溅出各种物质,而白色(银白色)的亮光部分就是铝或者镁的单质在燃烧之后发出来的。
TOP
27#

用于合金材料的原料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镁使用量的一半都是用于合金材料的原料,最多的是与铝一同构成合金(铝合金等)。此外,镁还可以帮助合金减轻重量,所以在压铸(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模型中,然后通过加压的方式来使其凝固的工业用法)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地使用镁。
TOP
28#

地球上的植物随处可见,而植物之所以能呈现出绿色,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含有镁的叶绿素,植物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镁。
TOP
29#

奇妙的化学元素-铝元素

铝(Al)原子量26.98,熔点660.4℃,沸点2520℃。铝是具有明亮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在所有金属中,铝的紫外线可视光反射率最高。在被氧化后会形成薄膜覆盖在表面,能够长期保存。其强度较高,加工起来也比较简单。所以,不管事纯铝制品,还是铝合金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十分常见。
TOP
30#

铝化合物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排在第三位。不过往往需要大量的电力,才能把纳从矾土或者冰晶石(NaAIF)中电解出来,现在全世界每年都会生产出大概2000万吨的金属铝。
最后编辑方芳 最后编辑于 2020-09-06 08:59: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