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余沁2020暑假读《上帝掷骰子吗》摘录及心得 [复制链接]

1#
      《上帝掷骰子吗》讲的是量子论的故事,它以时间为顺序,一个个科学家为主角,读这本书能够与物理学家们同行,切身体验他们在研究中经历的困惑、发现原理现象时的狂喜。如果它仅是一本严谨的科普读物还不足以吸引我,让我耐着性子啃,它让我爱不释卷的原因是该书文字特别华丽、极富文采。这,是一本把科学当成故事讲的有趣之书。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8-20 19:09:11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0/7/27 23:34:3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摘录1

  对于一个科学理论来说,简洁优美要比实验数据的准确来的更为重要。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0:50:32
TOP
3#

心得1

  前些日子高考结束,有个段子——数学结束,一考生信心十足的说数学最后一题答案是不是√(3/1267?另两个考生:答案不是3吗?网友评论:最后大题答案这么复杂一般是错了。

  科学定律也是这样,往往没那么复杂,能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来表达。科学家们往往对于科学美有着坚定信仰,牛顿曾经说过:太阳,行星和彗星的有序系统是他所见过的最美丽的系统。因为对美的追求他推动了运动规律的总结和大一统。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3:12:40
TOP
4#

摘录2

19世纪末,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物理学的未来将只有在小数点,第6位后面去寻找。”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0:50:44
TOP
5#

心得2

  19世纪末是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从当时来看,所知道的一切物理现象几乎都可以从现成的理论里得到解释。力、热、光、电、磁,一切的一切都在人们的控制之中,以致物理学家们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已经被发现了。所以有科学家才会说出上面这句话,普朗克的导师甚至劝他不要再浪费时间去研究这个已经高度成熟的体系。

  但“量子”概念的出现,却动摇了经典物理的地基,带来天崩地裂的的荡涤。

  这说明,探索真理的边界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永远不要满足当下。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3:12:51
TOP
6#

摘录3

“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但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失色了……”——开尔文

TOP
7#

科普3

  这两朵著名的乌云,分别指的是经典物理在光以太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均分学说上遇到的难题。再具体一些,指的就是人们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研究中的困境。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3:13:01
TOP
8#

心得3

  科普3里提到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算是物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意外”实验。用“意外”这个词,指的是实验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失败”实验吧。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如此地令人震惊,以致它的实验者在相当一段时期里都不敢相信自己结果的正确性。但正是这个否定的证据,最终使得“光以太”的概念寿终正寝,使相对论的诞生成为可能。这个实验“失败”了,在物理史上却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这个例子让我想到沈银彬老师开过的一个帖子“课堂上小实验失败了怎么办”,帖子主要观点是不要害怕实验失败,失败了也能分析失败的原因,能很好地生成教育。再结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这个例子,我觉得,实验失败未尝不也是一份科学的馈赠。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3:13:11
TOP
9#

摘录4

科学从来都是只相信事实的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1:12:27
TOP
10#

心得4

  这句话让我想到朱钻飚老师非常关注的“实证”意识,他自己就写过一篇名为《言有据、做重据、评依据——培养实证意识的实践研究》,也组织开展教师写“实证”教育的案例。科学家们要公开发表一个观点前总是会做大量实验,当实验结果能够佐证他的观点时,他的观点才会被物理界奉为“明珠”。科学老师在把这些原理教给学生时自然不能空口说白话,需做实验让学生信服,因“科学从来只相信事实”呀。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7-23 13:13:2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