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学一思:2020网络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1#

第一篇:200426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张好《科学教师深度工作的策略》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天听了张好(湖南省特级教师)老师的讲座,感觉张老师拥有着众多“好”方法值得自己学习。

  张老师的科教方法一: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保存下来。一般的教室会有阅读角、英语角,张老师富有创造性地开辟了“问题角”,当师生共同深度探索的是学生自己碰到、发现的问题,这样的探索更有意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课下探究的养成,再通过课上分享共同拓宽知识面。

  张老师的科教方法二:关注改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举措。比如自己画简笔画的速度慢了,出现了学生干坐着等老师画画的空白时间,张老师便设法调整课件速度,使文段一行一行出现,这样即给予老师充足的绘画时间,同时也能学生能看得更仔细些。从这简单的改动之中,感慨张老师教学真的很细致、很细腻、很智慧。用张老师自己的话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是教学智慧的开始。”

  张老师的科教方法三:合理安排时间。用碎片时间做碎事情,以获得更多完整的时间。将完整的时间用在深度工作上。

  在今后自己的科教工作中,我将学习张老师的“好”方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做法,关注细节、深度工作。


442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5:14
分享 转发
TOP
2#

余沁老师每次听讲座都特别用心,整理了很多要点和体会,真好!
建议以专帖的形式进行持续记录!
TOP
3#

余老师听课很认真,思考很彻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TOP
4#

向榜样学习
TOP
5#

余老师还开了专帖,真认真
TOP
6#

向余老师学习
TOP
7#

余老师真的很认真,向余老师学习
TOP
8#

篇:200515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童海云《地球与宇宙领域整体介绍》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听完童海云老师的讲座,不由感叹宇宙之浩淼而吾身之狭隘。

        “地球——宇宙的奇迹”,“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听罢两句,让我弥留一种奇妙的感动。距日距离不远不近,倾斜角度不过不小,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

        宇宙,那么浩瀚,自己,这般无知。学生呢,对宇宙的探寻也是极富有兴致的,图书馆的那些书,有关宇宙的图画书都快被借掉页了,有问题了也是兴冲冲地向我询问。我总是被问住,然后跟孩子们一起头挤在教室里的电脑前查百度,吐一句“原来如此啊”。

        宇宙单元很难,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上好这一单元,童老师建议要帮助学生抽象变具体,努力建构模型帮助理解。教学星座时,我们科学老师还可以借助star walk或星图等好用的软件帮助教学。只要有心方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宇宙,自己的知识是匮乏的,不能把整个宇宙交给学生,那就努力让学生因你的教学爱上宇宙,能够自己去书籍、网站搜寻有关宇宙的知识。


376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5:35
TOP
9#

篇:200526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史静思《相约日食,解密天文奇观》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晚听了史静思老师对“日食”知识的详解,感受到老师讲解细致,浅显易懂。在老师的科普下,天文门外汉的我知道了一些新词:贝利珠、沙罗周期、巴德膜;种草了一个特别好用的软件:stellarium。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看了两个视角的日食视频,不禁感叹日食真的好壮观呀!

   美丽的事物总是带“刺”的——直视日食有致盲风险,所以要使用巴德膜(特制的、特别薄的铝,银色的)眼镜,严谨一点,使用墨镜是不太行的。巴德膜——观测日食的唯一解。若没有巴德膜眼镜,可以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看日食,这个方法对于没有工具的人来说最实用。

        通过老师分享的视频,看到了日全食时,那样美的贝利珠。贝利珠,是第一次听到的名字,也是第一次见。它名字很美,现象也极美,看着像一环钻戒。形成原因是:月球表面不是完整的球体,存在环形山凹进去的部分,在当太阳时便透露出一丝光,形成这独特、漂亮的现象。

        在回答“日食时候太阳从哪里先亏损?”这个问题时,史老师回答:“月球自西向东地把太阳吃掉,也就是月球先把太阳的右边吃掉,然后再从太阳的左边出去。”老师用“吃掉”这个词回答,特别有意思,让我印象深刻。

        2020621日湖南省部分地区能看到日环食,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会关注,届时搜些实时图跟学生一起分享。


512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5:52
TOP
10#

篇:200615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尚秀芬《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学业测评》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晚,尚秀芬老师对“小学科学学业测评”的讲解犹如一场及时雨,设置在这个时间段正当时。

  除了一二年级科学测评会选择游考的形式,其他年级的测评方式还是笔试。在笔试测评中会存在填写实验数据的题目,该题型非常容易出现“编数据”的现象,为了  使学科测评更能起到提升科学素养的作用,教师在设置测评时应思考,想让学生发展什么,然后对应地测什么,是谓“关注什么测什么”。

  那么,关注什么呢?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轻纯科学知识的记忆。如果出题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相关的情境,那更能够检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样一来,测评的试题“活”了起来,符合“活教育”的理念,也更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但我觉得,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注重迁移。情境能应用,它的基点是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的科学知识点,记忆、理解、应用三者其实是互相联系的。科学的学业测评是存在难度梯度的。

  教师不但要会“教题”,还要会“出题”,从某种程度,命题比做题更难。“命题”可能跟“做微课”等能力一样将成为科学老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不得不说,科学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自己的知识面要广,才能适应教学。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呀,任重而道远。


494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6:06
TOP
11#

篇:200626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王平《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视野下科学课怎么上》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王平老师通过一个晚上的时间向国内老师展示了一个国外教学的具体案例,对于国内科学课的开展也很有意义。

1. 借助一张T表,让学生提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通常起始于一个问题,这也是科学的本质。我们的科学课可能习惯于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一课时一课时的探究解决这样一个个问题。美国教育是怎么做的呢?拿“观察玉米”一课为例。老师给学生展示一根浸了水的玉米,然后询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并有选择性地记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于T表,在之后的课中不断重提T表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自己提的问题是被老师重视的,那他接下去的探究也是很有动力的。

2. 使用一些问题,引导“建立共识”的讨论。

      “学生讨论是科学课少不了的环节,但没有策略的学生讨论容易流于形式。看看美国老师是怎么做的。课堂伊始,老师会做一个总结回顾的提问引导:我们有什么问题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还有什么问题在下课前,教师会让让学生头脑风暴我们下一步研究要做什么?讨论是一个有目的的讨论,讨论什么问题要给出来。注意使用我的想法像你的想法,因为......”的句式,鼓励学生把各自的想法相联系,鼓励积极地倾听和学生间的对话样的讨论不仅仅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过程。

      我的感受,美国课堂总是不吝啬时间地进行这种提问、讨论,因为这是科学家日常的工作,是科学的一个部分讨论交流是科学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不可舍弃,不能重科学知识的教授,而忽略讨论。希望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学生,能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交流、写作。


633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30 13:18:49
TOP
12#

篇:200715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冷莹和斯苗儿《阅读的故事》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晚,聆听了温文尔雅的冷莹老师和幽默有趣的斯苗儿老师对阅读的分享,分享主题在这个轻松的暑假显得特别舒适配套。暑假适合阅读充电,丰富自己。而通过其他学科的老师对艺术、对人文的阅读的分享,拓宽了我自己自己的阅读眼界,由此享受这个分享。

      冷莹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艺术的故事》,让平时鲜有机会接触艺术的的我让我感受了一次艺术的魅力,冷老师对艺术浅显易懂的讲解拉近了一点我与艺术的距离。通过了解一幅流传百代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我发现艺术的创建过程是复杂的,但呈现结果很轻松,让人感觉很和谐。而这一特点与科学也是相通的,科学原理的呈现一定是简约的,但原理发现的过程则耗费科学家许久心力,研究数月甚至几年。其实每一门学科,到达一定的高度,有很多地方都是相的。试想一下,科学老师是否能将有些美学元素融入教学,那样课堂会别有一番风味吧。

    斯老师身为数学的省教研员,今晚却向我们分享了一本关于人文的书籍。这体现了斯老师倡导教师读“杂书”的思想,我们科学老师着实需要读百书,读杂书,因科学老师不仅要懂得科学知识,还要知道百科知识;科学老师不仅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有人文情怀。

最后,喻伯君老师这本“无字之书”向老师们再一次推荐赏析了《幽梦影》,读书能启人心智,涵养心灵,暑假无事,一定通读《幽梦影》!


536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6:29
TOP
13#

篇:200731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张敏《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晚,聆听了张敏老师主题为《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的讲座分享,感受到一堂好的科学课,学生出彩比教师出彩更重要。那要如何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呢?张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到:

    1. 上课前,备课本,备学生。

      课前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对学生学情进行准确的分析,是我们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尤其是学情,对于一堂课的影响很大,科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现有水平上,在设计每一堂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推动教学。

    2. 上课时,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

    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学生的力量所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3. 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结构性的实验材料。

    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教师要给学生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孩子们会主动探究。

    4. 交流时,用启发式的手段引导学生实验、思考。

    科学课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因小学科学课是以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要鼓励学生体验。张老师分享的《蜗牛》一课,兰本达教授就充分引动了学生的力量完成了一场科学探究,这给我们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课例——他放手让孩子们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授只是恰当的引导孩子们的疑问。

    5. 课堂后,让学生的思维继续涌动。

      下课只是课内探究活动的暂停,还是课外探究的起点。

希望在今后的科教中,我能努力用老师的力量引导教学,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


592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7:0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