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健民院士:传递科学精神更重要
“我的老师曾对我讲,科学研究要仔细观察自然现象,要思考自然界的事实为什么存在,是什么道理。如果你能把自然界存在的事实揭露出来,并说出道理,而且所说的事实和道理是别人从未说过的,那么你就做出了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坦言,老师的这番话,指导着他一生的科学探索:仔细地观察和确认自然界的事实,并努力思考其中的道理。
许健民主要从事气象科研、业务及卫星气象的应用服务工作。8月27日,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办的第一期“气象科普讲堂”上,他以“卫星云图上看到的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和“从对流云的外观表现理解对流—辐射平衡理论”为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今年汛期雨带在长江流域滞留的基本原因。他还将卫星云图与自己多年来在飞机上拍摄到的云图结合起来对比分析,生动地解释了对流云的发生发展过程。
将飞机航拍云图和卫星云图进行对比分析,是许健民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自然界里存在的事实和道理原本是很简单的,但由于我们看不清,因此会认为它非常复杂。”在许健民看来,从“看不清”到“看清”,要做大量的工作,其辛苦程度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才有可能观察和理解自然,才有可能获得科学知识。许健民认为,传递科学精神比传递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
许健民也鼓励青少年培养这样的科学精神。“好好地观察和思考周围自然界中的事实及其发展过程。有了这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对其一生都非常有用。”许健民表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基础的科学知识也很重要。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看到自然现象并思考道理。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生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现象,找到该读的书,把现象读懂,如此循环。”许健民说。
“气象科普讲堂”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办,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普委员会协办。据了解,活动将邀请院士、专家和科普达人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系列科普讲座,旨在向公众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弘扬气象科学家精神,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