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张荣老师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精彩纷呈。吴老师将本课的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吴老师从实验材料方面做了改进,在一次一次猜测、验证、研讨中,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给学生和在坐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一面锣贯课堂。
吴老师用敲锣提醒学生开课了,这种奇特地方式,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提起了上课的兴趣。在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后,吴老师让学生学以致用,先让锣发声,解释现象;再让锣停止发声,解释现象。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让锣停止发声的办法(按住振动的锣面),实现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的双向发展,促进了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完整性,对振动的理解更加深了。下课又用锣声结束本堂课,但锣声的延续预示着探究的延续。
2.材料多样,层层递进
本堂课中,吴老师运用了很多实验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又有着递进承接的作用。一堂课中,学生都处于“在线”状态,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先用“小钢尺、音叉、橡皮筋”等材料来体验“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发出声音”。接着观察振动的现象,手眼、语言并用来描述“振动”。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很快发现钢尺和皮筋在振动,但音叉的振动很难发现。于是吴老师又提出“找一找音叉振动的证据”。出示了“水槽、乒乓球”,让学生自己探索“证明音叉在振动”。之后举一反三,证明鼓发声时在振动。最后通过锣发声和停止声音的体验,发现振动开始声音发生,振动停止声音停止。到这里学生已深深地感受到物体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最后,吴老师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喉咙说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感受喉咙的变化:有什么感受。我们喉咙发出声音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课堂结束,探究继续。
3.关注学生主体性
在整堂课中,吴老师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提问、猜想,允许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让认知与实践形成冲突,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这样的认知更加深刻、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