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莹20200610《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思考
一、教学重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二、教学难点: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的界限。三、简要教学思路:
1. 导入: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断开一根导线,思考,为什么导线外要包一层橡胶。引入课题:像铜丝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橡胶这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 演示实验:利用自制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的导电性。演示如何用人体验电球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3.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分别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并记录在作业本第6和第7页。
4. 汇报交流:分组汇报,检验了哪几种物体,是否导电。
5. 普及安全用电。三、学生典型表现分析
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度很高,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知来源于生活经验,且非常丰富。但对于铅笔芯和人体能否导电产生疑问。四、执教亮点分析
1. 实验材料准备充分,每组电池1节、电池盒1个、导线3根、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人体验电球1只。铜棒、铁棒、铝棒、木棒、橡胶棒、塑料棒各一根,钥匙1把,毛玻璃片1块,自动铅笔芯1根,
2. 归纳整理20种物体,哪几种容易导电,哪几种不容易导电。五、不足问题解决策略:
不足之处:
1. 解释不到位。用自制电路检测器无法证明水、人体能导电,但是用人体验电球可以。当时给出的解释是自制的电路检测器灵敏度不够。
2. 上课时间紧张。在这节课中,学生要完成20种物体导电性的检验,要归纳整理活动记录,并完成作业本,时间非常紧张。
解决策略:
1. 课后建议学生去探索人体验电球的内部结构,思考,为什么比自制的电路检测器要灵敏。
2. 强调实验纪律,要做到及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