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反思
我们来造“环形山”,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这节课我把它分成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识了解环形山。通过一张月球的图片。(或许视频会不会更好)环形山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观察慢慢发现。因为后面造环形山的时候涉及到这些特点。
第二部分就是造“环形山”。让学生根据材料尽可能的想出多的方法。(只是单纯的造,并没有让学生考虑是否符合月球的客观条件,与环形山特点。如果一下子加入我觉得难度太大,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部分就是根据造“环形山”进行成因的分析。这时候要考虑月球客观条件及环形山的特点。通过模拟发现撞击法和喷水法比较符合,但其他的方法并不否定。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看看他们支持哪一种,说说理由。并不把撞击法强加给他们。原本我这边的设计就是一个实验的模拟及成因的分析,这样就是比较死板。进行这样的调整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
第四部分就是了解有关环形山的资料和拓展延伸。借此来激发一下学生在天文方面的兴趣。
这是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通过上课之后与朱老师和各位科学老师讨论后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1.
让实验更高效。玩是学生的天性,科学课上又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如何让学生迅速的展开实验及完成实验是每节课学科都要思考的问题。在实验前,任务目标要明确。学生要知道该做什么。实验中,教师可以观察每组的实验进度。实验后,将实验材料远离学生触手能及的地方。对于还不能安静下来的小组可以站在其旁边。
2.
资料介绍。如果在课堂上有一些科学家、科学原理等资料的介绍,如字少可以让学生领读;如字多,学生默读效果更佳。
3.
有理有据发言。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故意“捣蛋”的学生。我们可以追加提问,让学生做到有理有据发言,尊重证据,尊重学生。
4.
对于提问。一个课上总是有多多少少的问题。对于重要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选在出示在ppt上,提完问题之后,可以过三秒再选学生回答会更好。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
5.
借班上课。在上课前需要和学生有简单的了解。做课堂常规。分组之后需要设组长等。拿材料,管理小组纪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