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家东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准备和反思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31#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准备


针对上次钩码不容易挂的问题,我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希望这节课学生的效率能高一点。        


TOP
32#

这个方法好实用
TOP
33#

回复 31楼王家东的帖子

这个钩码挂上去很容易掉,所以改进了一下 。
TOP
34#

方式的细节改进,极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突出了实验的主题
TOP
35#

用心的王老师
TOP
36#

回复 24楼上虞王飞的帖子

王老师 好像不是爱牛的, 我看是余姚市神马教仪成套有限公司啊
王家东 发表于 2019/9/11 15:30:00

是的,这套材料我们也有,还是不错的。
TOP
37#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准备


针对上次钩码不容易挂的问题,我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希望这节课学生的效率能高一点。        




王家东 发表于 2019/9/19 10:14:37 细节决定成败。
TOP
38#

1.5《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反思


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实验中,让学生先用弹簧测力计测1-4钩码所需拉力。再让学生分别借助工具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测其拉力。通过数据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虽然数据存有一点误差,但这个结论还是能够得到。在是否改变力的方向中,我发现第一个班级的学生不是很理解,所以做出了一些调整。我先不借助滑轮,让学生用细线提起钩码。记此为不借助工具的力的方向。然后再让学生分别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后与第一次的做对比,判断力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接下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了解到其实滑轮本质也是杠杆。先判断定滑轮为何不省力。找到三个点。(都能找到)发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不省力。再研究动滑轮为何省力。找三个点(动滑轮三个点比较难,少数学生发现)。发现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所以省力。


TOP
39#

1.6《滑轮组》——教学准备


TOP
40#

这套材料不错,有效利用了桌面作为支架,大大节省了材料空间和费用,只要把支架做好做结实就好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