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科学概念: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
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我个人感觉电池盒还是不用效果更好,方便,同时也能看出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的能力 上虞鹤小林泳桥 发表于 2019/12/3 16:01:33
朱钻飚
学具箱里发现的器材,但是我发现好多学生都自己备足了实验器材。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2/3 13:03:25
最后实验只完成了一组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线路根本没有接通,还有一些“V”形叉子没有放置好。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原因,有些在处理导线上花费了太长时间,导致整个实验来不及做,有些在杯子上固定不住......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2/3 13:25:40
1、根据课本的提示,集体讨论了几个问题。纸的特性?如何增强抗弯曲能力?桥的形状和结构的选择。2、分组讨论,确定桥的草图绘制到作业本,并派代表画到黑板上简单讲解3、制作纸桥4、展示纸桥反思:1、学生草图画的不够精细,导致动手操作的时候仍在一边思考一边动手2、小组合作能力不强,下去观察的时候发现4人合作,两个人很忙的在卷纸,还有两个就坐着观看3、学生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1/6 14:12:22 四人小组为单位实验常常会出现有人闲着的现象。特别是只有一个套材的实验时,常常会出现1、2个学生包办的现象。
这道题目对学生来讲是难点。好多学生课外知识不太丰富,某些动物不确定是什么种类。对学生来讲比较难把握的就是“鲨鱼、蝙蝠、鲸”有个学生还问我,鸭属于什么类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2/31 9:39:52
怎样放的更大本节课主要分两个部分,1、做个简易显微镜。2、显微镜的发展。本课让学生用两个放大镜,调整他们的距离来观察物体,从中去发现这样的组合能把物体放的更大,这是引领学生经历前人发明的过程。接下来是自制显微镜。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比较难处理的是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有些学生调整不好,就直接套入学具里面,跳过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在这里老师可以稍微讲解一下。
显微镜的发展史主要是老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学生对于折射、反射的理解能力有限,可以大概的讲解一下。
(2020/5/1 13:31:09 上传)
(2020/5/1 13:39:50 上传)
(2020/5/1 13:47:0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