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樊晓霞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31#

做框架

学生手指头之不灵活啊,当然那天教研会议的时候,我自己的手指头也是相当的不灵活.....










TOP
32#

本节课主要两个实验活动
1、做简单框架(三角形和四边形)
先让学生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哪个框架更坚固,哪个框架容易变形。
因为没做好的还有很多,我叫了一个同学上台演示了一下。
结果当然是四边形的容易变形
1.1 那如何让四边形结构更坚固呢?
有数学基础的同学都一致觉得加个斜杆,于是大家都动手加斜杆。
我同样叫了操作比较快的同学上台演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帮忙加快他们的动作)




2、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并且加固
按照课堂作业本的内容,是先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测试抗弯曲能力
然后再加斜杆
再测试加固后抗弯曲能力
讲解清楚了要点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但是时间有限,最后利用了下课5分钟的拖堂,有2个实验小组完成了实验。结果加固的正方体框架相当牢固~
TOP
33#

总在这样的点滴活动中,随着光阴,学生的能力见长了。
TOP
34#

这个材料真的很好,孩子玩得很开心,学到更多的杠杆原理,这样的学习更快乐。
TOP
35#

总在这样的点滴活动中,随着光阴,学生的能力见长了。
儒衣飘飘 发表于 2019/10/28 19:18:48
是的,现在上科学课越来越有味道了
TOP
36#

大部分学生这3道题目还是没问题的,有一小部分第1题错了,我想大概是没看见“错误”两个字吧。
还有一部分是第2题做错,不知道是不是实验局限了他们的思维,基本上都选择了“c”
TOP
37#

本节课主要两个实验活动
1、做简单框架(三角形和四边形)
先让学生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哪个框架更坚固,哪个框架容易变形。
因为没做好的还有很多,我叫了一个同学上台演示了一下。
结果当然是四边形的容易变形
1.1 那如何让四边形结构更坚固呢?
有数学基础的同学都一致觉得加个斜杆,于是大家都动手加斜杆。
我同样叫了操作比较快的同学上台演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帮忙加快他们的动作)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0/28 14:54:34
这节课要一节课完成时间几乎不可能,一般需要前一节课的皮筋扎法教学。
TOP
38#

[quote]本节课主要两个实验活动
1、做简单框架(三角形和四边形)
先让学生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哪个框架更坚固,哪个框架容易变形。
因为没做好的还有很多,我叫了一个同学上台演示了一下。
结果当然是四边形的容易变形
1.1 那如何让四边形结构更坚固呢?
有数学基础的同学都一致觉得加个斜杆,于是大家都动手加斜杆。
我同样叫了操作比较快的同学上台演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帮
章俐鑫 发表于 2019/10/29 16:53:17
哦,我以为绕皮筋是大家都会的....看来我忽视这个问题了!
TOP
39#

建高塔

学生自己带的材料





最后编辑樊晓霞 最后编辑于 2019-10-30 13:47:19
TOP
40#

课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们因为有很好的预习基础,所以前面讲解部分比较快,学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一节课上下来,他们开心我也畅快!
1、第一部分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学生很容易回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还有三角形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比较强,进行了稍加引导。
2、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这一部分,学生刚开始做的时候是有点发愣的,直到看别人用胶带纸缠的火热,其他组队连忙也开始动手造高塔。
2.1多数小组加重材料是用了沙子,有一组用了水,后面还导致了漏水,看来还是沙子更好。3
3、为了引入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我增加了一项比试环节,比一比谁的高塔高,按顺序得分,再派出代表扇风,按照倒的顺序给分
最后武梦想小组获得比分最高,他们小组的高塔底部用了4个加重的塑料瓶,也成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4、整节课下来,刚好是40分钟,知识讲解,制作高塔,高塔比赛,思考和总结



PS:问题:
1、整节课还是比较充实紧凑的,但是留给课堂作业本的时间就很少了.......这点我还是存疑,不知道课堂作业本的时间如何才能更好的插入到课堂中去呢?
2:照片上传不了,是不是因为有限制,我上传了7张照片,但是有2张贴不上来了.....不知道是啥原因~
TOP
41#

回复 9楼樊晓霞的帖子

       杠杆尺用来研究平衡是好器材,学生很容易找到平衡条件,作业或考试中考察平衡的知识点多,但这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属于初中内容,可以用NB虚拟物理实验软件来展示。
      杠杆尺用来研究杠杆的秘密显得勉强,把杠杆尺看成撬棍,把左边钩码看成重物,把右边钩码看成用的力,学生不好理解。在分析数据,发现规律这一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杠杆尺右边不用钩码,改用测力计就能直接得出用力的多少,由于是向下拉,测力计本身也有重量,所以测不准,但有利于学生分析数据,发现规律。不要用这个数据去分析平衡问题,这个数据不符合平衡条件。
TOP
42#

研究杠杆的秘密


TOP
43#

对于学生的疑惑

许多时候学生看来是懂了,但是作业做起来还是不一样!是不是态度问题?
TOP
44#



冉景发147 发表于 2019/10/30 15:19:58
这个模型确实挺好的,这样学生容易分清楚那个是用的力呢!
TOP
45#

许多时候学生看来是懂了,但是作业做起来还是不一样!是不是态度问题?
王充小学  王坚栋 发表于 2019/10/30 15:47:13
做作业的时候用乘法,哈哈
TOP
46#



冉景发147 发表于 2019/10/30 15:19:58
这个图中,需要一只手。然后测力计本省的重量要轻
TOP
47#

IMG_2825.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3 19:11:00 上传)

IMG_2825.JPG

IMG_2827.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3 19:11:00 上传)

IMG_2827.JPG

IMG_2829.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3 19:11:00 上传)

IMG_2829.JPG

TOP
48#

错题

就像学生有个科学思维的培养一样,我发现作为科学老师,解答学生的错题也需要首先了解他们为什么会做错,可能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太够,不知道讲解错题时候该如何入手,这次的错题,主要让选错的同学自己来说明为什么他们会选择C.这些同学给出的理由是因为C装满水,更重了,抵抗风力更强。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不知道该去如何引导,我只说,你用高塔稳定的理由来解释一下看,他们就解释不出来了,然后他们自己说了应该选B,因为B符合”上轻下重“不知道这样的引导方式对不对.....
IMG_2836(20191103-191725).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3 19:23:07 上传)

IMG_2836(20191103-191725).JPG

TOP
49#

本节课主要两个实验活动
1、做简单框架(三角形和四边形)
先让学生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哪个框架更坚固,哪个框架容易变形。
因为没做好的还有很多,我叫了一个同学上台演示了一下。
结果当然是四边形的容易变形
1.1 那如何让四边形结构更坚固呢?
有数学基础的同学都一致觉得加个斜杆,于是大家都动手加斜杆。
我同样叫了操作比较快的同学上台演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帮忙加快他们的动作)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0/28 14:54:34
上的思路越来越清楚了,做实验之前先展示如何绑,这样效率会高一点
TOP
50#

回复 47楼樊晓霞的帖子

樊老师这个模拟实验做的很到位,
TOP
51#

[quote]本节课主要两个实验活动
1、做简单框架(三角形和四边形)
先让学生做了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哪个框架更坚固,哪个框架容易变形。
因为没做好的还有很多,我叫了一个同学上台演示了一下。
结果当然是四边形的容易变形
1.1 那如何让四边形结构更坚固呢?
有数学基础的同学都一致觉得加个斜杆,于是大家都动手加斜杆。
我同样叫了操作比较快的同学上台演示(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帮
润羽 发表于 2019/11/3 20:14:47
这节课还可以,其他课上起来还是有点混乱……
TOP
52#

用纸造一座“桥”

准备材料: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刀、尺子




TOP
53#

1、根据课本的提示,集体讨论了几个问题。
纸的特性?如何增强抗弯曲能力?桥的形状和结构的选择。
2、分组讨论,确定桥的草图
绘制到作业本,并派代表画到黑板上简单讲解
3、制作纸桥
4、展示纸桥




反思:
1、学生草图画的不够精细,导致动手操作的时候仍在一边思考一边动手
2、小组合作能力不强,下去观察的时候发现4人合作,两个人很忙的在卷纸,还有两个就坐着观看
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于理论结合能力较弱,可能也是我实验之前指导的不够多,导致实验时间远远不够

最后编辑樊晓霞 最后编辑于 2019-11-06 14:13:49
TOP
54#

习题

这题作图题该如何讲解?课本中其实有一样的,但是学生画上来的很多都错了!这样做图对吗?



TOP
55#

电和磁

这节课看课堂作业本习题还是很简单的额,但是课本知识好像又涵盖了很多内容,在上课的时候不太好把握,上下来,因为学生之前可能对电磁这块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我来说,难以掌握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整个课上来还是有点乱,而且心里没有把握的感觉。。。。。。


TOP
56#

这节课看课堂作业本习题还是很简单的额,但是课本知识好像又涵盖了很多内容,在上课的时候不太好把握,上下来,因为学生之前可能对电磁这块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我来说,难以掌握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整个课上来还是有点乱,而且心里没有把握的感觉。。。。。。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1/11 14:54:28

可以课前试做一次,这样对于可能碰到的问题就大致了然了!
TOP
57#

电磁铁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125977&size=300x300&key=byxez[Wds2AatdphKvS1pw==&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IMG_3139.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17 21:23:18 上传)

IMG_3139.JPG

IMG_3140.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17 21:23:18 上传)

IMG_3140.JPG

TOP
58#

电磁铁
1、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要注意点2、在绕线上有着重讲解了一下
优点
1、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
2、有2个小组每个成员都体验了一次完成的实验
感慨:
重点部分还是要说,要怎么说,如果老师一直说,学生可能不愿意听,要去引导学生自己说~
TOP
59#

电磁铁(二)

这节课忘记拍照了.......
学生实验在25分钟之内完成了,个人感觉还比较满意,之前有了一次试教的经验,现在对学生的掌控能力好像有了提升,对自己的上课也有了新的思路,多让学生说,老师自己要少说,关键的说一下,把课堂舞台让给学生。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比之前的科学课要舒服,哈哈!
TOP
60#

这节课忘记拍照了.......
学生实验在25分钟之内完成了,个人感觉还比较满意,之前有了一次试教的经验,现在对学生的掌控能力好像有了提升,对自己的上课也有了新的思路,多让学生说,老师自己要少说,关键的说一下,把课堂舞台让给学生。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比之前的科学课要舒服,哈哈!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11/27 14:04:12

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改进,教师对课堂的把握会大大提高,为樊老师点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