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9年暑假沈银彬“再学课标”专帖 [复制链接]

31#

一起学习
TOP
32#

用心的沈老师,边看边摘,与人分享。
TOP
33#

用心学习的沈老师,真的应该看看书了。
TOP
34#

生命科学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6个主要概念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TOP
35#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概念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主要概念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地家园。
TOP
36#

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主要概念

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主要概念

科学的核心是发现,技术核心是发明,工程核心是建造。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TOP
37#

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分别从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方面提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建议。
TOP
38#

教学目标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建议
科学教师应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准则。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关注科学知识,也要关注科学素养的其他成分,注重各方面目标的整合与平衡。
科学教师应该整体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课程标准、教材在科学素养培养上的纵向、横向脉络,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知道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正确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TOP
39#

教材使用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材使用建议
教材包括: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具和教师教学用书。
科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TOP
40#

教学活动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三)教学活动建议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1.动手动脑做科学
2.开展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
(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要素。
(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应结构良好、容量合适,对于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更有价值的真实问题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时空的局限可以通过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校本课程的结合等途径加以解决。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精心指导富于启发。
(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人无法替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提高帮助的艺术,变告诉为启发,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TOP
41#

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一、教学建议

(四)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教室、实验室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教室、实验室外还有更广阔的科学学习天地。要让课堂内所学的内容有活化、整合、运用的机会,要让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建立有机联系。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7-27 14:33:51
TOP
42#

认真 的沈老师。
TOP
43#

建议沈老师把主题帖信息完善一下:建议改成“2019年暑假沈银彬再学课标专帖”。
TOP
44#

不错不错
TOP
45#

我们要把白开水喝得有滋有味,我们也要把课标看得有滋有味
TOP
46#

建议沈老师把主题帖信息完善一下:建议改成“2019年暑假沈银彬再学课标专帖”。
酸牛奶 发表于 2019/7/27 21:58:58
找不到修改主题信息的地方
TOP
47#

学科关联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五)学科关联建议

科学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尤其是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1.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

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模型建立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

2.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

科学课有很多听、说、读、写的机会,教师应多提供这些机会,并设法使之带有科学色彩。

3.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

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议题较为容易实现两者的互动与整合。

4.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7-28 21:52:35
TOP
48#

教学媒体建议

一、教学建议

(六)教学媒体建议

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在使用是要注意以下问题:

1.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可以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服务。

2.在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优势的同时,不应忽视真实情境、直接经验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

TOP
49#

有没有习题什么的可以分享一下啊?
TOP
50#

又要进行全区教师素养竞赛了,《课程标准》是必考内容,趁暑假再好好读读。
TOP
51#

其实我们读课标也不是为了竞赛活动,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对课标的了解应该要熟悉。
TOP
52#

多读课标,领悟教学理念,联系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作系统的整理的改进。
TOP
53#

回复 8楼沈银彬的帖子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背课标的成分更多一点,其时课标中很多概括性的词汇涵盖了大量的信息,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19/7/15 11:58:50
真的,背诵容易,但在实际中往往体现比较少,但是话又说回来,心中没有课标,在教学中有怎会体现。
TOP
54#

今天回老家,找到了新版的课程标准,跟着沈老师一起学习。
TOP
55#

[quote]建议沈老师把主题帖信息完善一下:建议改成“2019年暑假沈银彬再学课标专帖”。
找不到修改主题信息的地方沈银彬 发表于 2019/7/28 21:23:19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4489-5.aspx#327890]
第一帖的编辑点击一下,不仅可以修改第一帖的内容,还可以修改主题帖标题!编辑——上方主题框中修改!
TOP
56#

[p=56, null, left]一、教学建议[/p][p=56, null, left](五)学科关联建议[/p]

科学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尤其是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p=56, null, left]1.与数学的关联与互动。
[/p][p=56, null, left]科学探究中的数据处理、模型建立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p][p=56, null, left]2.与语文的关联与互动。
[/p][p=56, null, left]科学课有很多听、说、读、写的机会,教师应多提供这些机会,并设法使之带有科学色彩。[/p][p=56, null, left]3.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联与互动。
[/p][p=56, null, left]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议题较为容易实现两者的互动与整合。[/p][p=56, null, left]4.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
[/p]

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地培养。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7/28 21:49:25

学科关联建议值得细细品味,促进学习的综合运用很重要!
TOP
57#

[quote][quote]建议沈老师把主题帖信息完善一下:建议改成“2019年暑假沈银彬再学课标专帖”。
找不到修改主题信息的地方[url=http://lt.zj
酸牛奶 发表于 2019/7/28 23:57:50
谢谢朱老师,已经更改主题
TOP
58#

有没有习题什么的可以分享一下啊?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7/28 22:38:43
先看书吧
TOP
59#

评价建议

二、评价建议

评价的涵盖面比较广,本标准所涉及的评价只限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质量水平的评价,简称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鉴定学习的质量水平。

学习评价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对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TOP
60#

学习评价的原则

二、评价建议

(一)学习评价的原则

1.学习评价必须以国家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引领,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来进行。

2.学习评价必须做到主体多元、方式多样。不仅有以教师为主体的测评,还要有学生的自我测评、相互测评、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测评。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更需要过程性评价。

3.学习评价必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