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36陈瑾个人成长足迹 [复制链接]

1#
我一个老年教师,刚踏入科学专职一年多,在这个团队里,我还是一个完全的新手,觉得哪哪都要从头学起。去年下半年,我区教研员朱钻飚老师来校调研,发现我这个老教师在上二年级新教材,只能说是精神上多多鼓励,行动上慢慢提高。也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知道了这个网络研修,参加了几次网络教研活动,发现什么都跟不上,无论是教学技术、教学艺术还是教材研究、课堂效益。参加了几次活动,我的感悟是多看书、多钻研、多参与研修,从多角度努力提升自我。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3-18 14:56:58
分享 转发
TOP
2#

祝贺陈老师开教学专帖!向您致敬,学习!
TOP
3#

回复 1楼陈瑾的帖子

 3.15网络学习感悟


  沈特是一个从语文教学走向科学特教的,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她特别自律,将学习、教学、生活安排得条理清晰。她注重生活积累,将科学深深融入生活,生活小智慧充满科学味。我在一年多的科学教学里,觉得最难的事是要上好一堂课,课前总像只乱投苍蝇,到处找我要的实验器材,而沈老师给我感觉是生活中处处有材料,信手拈来,随时在做科学教师的感觉。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3-18 14:52:08
TOP
4#

回复 2楼酸牛奶的帖子

向朱老师学习,我在这里是幼儿园级,希望多多指导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3-18 14:52:55
TOP
5#

36沥海镇中心小学陈瑾的体会

二年级下册科学新教材解读省级培训活动体会


20190215


  二年级的科学我一直觉得很难。
  我在听两位老师的解析过程中,总是觉得自己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习的太多了。在听《我们自己》的这个单元时,想起上册中观察月相时的过程,一开始大多数孩子还好,但越到后来越不能坚持,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是自己先要坚持,并天天通知,可不少孩子是新居民子女,家长根本不觉得有这个必要,所以不少孩子还是没有能很完整地做下来。所以听谢老师说做一个成长记录档案送给未来的自己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建议,但是我想我校的二年级孩子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可能做不下来,可能到时我应该要想个更可行的办法去做这个事。听徐老师讲《磁铁》这个单元时,觉得最好的操作就是人人个体操作,而我要能够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可用的材料。总之,最深体会就是要上好科学课首先要先自己做好所有实验,才能做好充分准备。
TOP
6#

课后反思

     这周上了二年级六个班这《磁铁的两极》,发现了这个小朋友的图,观察很细心,虽然说图看起来笔触粗糙,但真的有在用心观察。大部分的学生画下的结果是只在两极开出简单的“花”。


     上课时,自己觉得讲得很清楚了,可是学生总是没有理解,这课的实验操作时总有学生竖着盒子或是磁铁晃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每上一个班后回来总在思考下一个班在示范操作时要怎么讲清楚,但总会有意外出现的。

TOP
7#

回复 6楼陈瑾的帖子

这个小朋友很有想法。
TOP
8#

学生的记录很有意思
TOP
9#

我们往往能从学生的记录中发现与众不同。
TOP
10#

课后反思,学习了~
TOP
11#

                                                                                                     《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一得


       今天周一,在一年级(3)班上《认识一袋空气》,课前再一次认真的阅读了教材,然后演示了PPT,将课的过程熟悉,然后想想以前的上个一年级上课时会出现的一些状况,做好预设准备,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
       然而在观察一袋空气时,有小朋友说“摸到了空气”(理由是空气装进袋子袋子鼓鼓的,手在袋子外压时就是摸到了)听到这个声音,我赶紧让这位小朋友将手探进袋子中让他抓一把空气出来让大家看看,小朋友很认真地做了,结果当然是抓不住。而让他在另一个材料袋里抓木块、乒乓球等是可以抓到实物的(这个是灵机一动想到的)。通过对比,小朋友切实理解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特点。
        写在这里,是想看看同行们在碰到这个状况时是怎么处理的?
TOP
12#

                                                                                                     《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一得
       今天周一,在一年级(3)班上《认识一袋空气》,课前再一次认真的阅读了教材,然后演示了PPT,将课的过程熟悉,然后想想以前的上个一年级上课时会出现的一些状
陈瑾 发表于 2019/4/15 15:05:43

陈老师的灵机一动很好,通过对比,学生对气体特点认知更深了!赞!

我个人觉得看不见摸不到是学生感受的情况,可以梳理成用没有固定形状,需要借助其他物体才能观察到空气等更!
TOP
13#

回复 12楼酸牛奶的帖子

朱老师,看到你的回复了,谢谢关注哦!
确实,在课的时候,将这个学生通过“”看不见摸不到“感受后,转入了“无固定形状”的的知识理解,观察“瓶装空气、盒装空气”等说明空气是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这个知识梳理。,谢谢朱老师点拨!
TOP
14#


做了“水浮指南针”的下水实验,发现吹塑纸剪的大些,实验效果更好些。这是早上办公室东窗太阳照进来是拍的。
TOP
15#














因 为天气原因,一直没法完成的二上科学拓展作业展示,今天终于展出了。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5-05 12:42:31
TOP
16#

《书的历史》拓展:自己选择一种装订本子的方法做一本自己的绘本。《做一顶帽子》拓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顶适合自己戴的帽子。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5-05 13:03:01
TOP
17#

向陈瑾老师学习,用心科学教学!
TOP
18#


做了“水浮指南针”的下水实验,发现吹塑纸剪的大些,实验效果更好些。这是早上办公室东窗太阳照进来是拍的。

陈瑾 发表于 2019/4/17 9:47:49
陈老师反复下水实验,争取有更好的教学效果,真好!
TOP
19#


因 为天气原因,一直没法完成的二上科学拓展作业展示,今天终于展出了。

陈瑾 发表于 2019/5/5 12:34:07

为这样的展示活动点赞,陈老师真用心!建议给展示的孩子发张奖状!!!
TOP
20#

《书的历史》拓展:自己选择一种装订本子的方法做一本自己的绘本。《做一顶帽子》拓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顶适合自己戴的帽子。
陈瑾 发表于 2019/5/5 12:53:15

为这样的展示活动点赞,让孩子活动有展示,交流有收获!真好!
TOP
21#

回复 11楼陈瑾的帖子

空气看不见,但是人可以感觉到,风吹拂在脸上,就有感觉
TOP
22#

《书的历史》拓展:自己选择一种装订本子的方法做一本自己的绘本。《做一顶帽子》拓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顶适合自己戴的帽子。



陈瑾 发表于 2019/5/5 12:53:15
这个帽子做的真漂亮,这样展出的方式值得推广
TOP
23#

回复 16楼陈瑾的帖子

向陈老师学习,用心教学,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有这样的好老师是学生的福气。
TOP
24#

这几周,因为天气原因,很多班级学生发烧,不时出现班级停课现象;再加上近来学校活动较多,影响上课。所以我带的两个年级11个班级的课出现了参差,每天到校就先看该天上课班级的进度在哪,然后准备教具,有时候一天中会有不同年级的课,会出现“打乱仗”。、
  这一周一年级有班级要上《观察鱼》了,周一一大早去了市场买小鲫鱼,回到学校赶紧养上,为了能利用好这活教具,又赶紧通知别的班调整进度,先上这一课。周一上了两个班,其余的班在周三、四、五上,又同班主任一起在班级家长群中发通知,帮助小朋友养“鲫鱼”以备上课。
  






  今天到校,清洁大妈告诉我:“陈老师,你昨天养的小鱼晚上死了5条。”,我一听,又赶紧给小鱼转移养生阵地,放到气温较低又空气流通的地方,不知明天会剩下几条,不管剩
多少条,明天早上还得去市场补些货回来,要不然,即便学生会带上一些,可能上课分组还是会不够。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5-21 14:09:37
TOP
25#

                                                                                                     《认识一袋空气》 教学一得


       今天周一,在一年级(3)班上《认识一袋空气》,课前再一次认真的阅读了教材,然后演示了PPT,将课的过程熟悉,然后想想以前的上个一年级上课时会出现的一些状
陈瑾 发表于 2019/4/15 15:05:43
老教师的生成还是很厉害的哦!赞
TOP
26#

这几周,因为天气原因,很多班级学生发烧,不时出现班级停课现象;再加上近来学校活动较多,影响上课。所以我带的两个年级11个班级的课出现了参差,每天到校就先看该天上课班级的进度在哪,然后准备教具,有时候一天中会有不同年级的课,会出现“打乱仗”。、
  这一周一年级有班级要上《观察鱼》了,周一一大早去了市场买小鲫鱼,回到学校赶紧养上,为了能利用好这活教具,又赶紧通知别的班调整进度,先上这一课。周一上了
陈瑾 发表于 2019/5/21 14:03:54
好认真的陈老师,向你学习!
TOP
27#

昨天晚上听杨老师的讲座,受益多多。
  关于种养科学内容,其实一年级上下册占了好多。一上册观察植物生长感受植物是活的,尝试种向日葵、观察大蒜生长周记等。记得朱老师来学校调研时说到跟学生一起观察大蒜生长可以每周批阅记录情况,也可让家长一起观察,培养学生科学观察习惯。上届的一年级教学因为第一年上科学课,经验不足,所以这个做得不是很到位。这届教学时牢记年朱老师的提议,每个班上课时间不同,我自己根据不同上课时间跟进同期水培,便于上课时带课堂观察测量,同时要求没有带进课堂的学生在家中跟家长一起观察测量。这样一来,这届的观察记录比上届好很多。
  而在昨晚听杨老师讲到的凤仙花种植瓶的制作使用,觉得大蒜、向日葵的种养也可以用,以后可以试试,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
TOP
28#

陈老师非常认真,值得我们学习!
TOP
29#

这是我养的蜗牛,一个月了,双休日还带回家饲养,每天清洗培养盒、换食物,感觉养了小宠物的节奏。
照片 001.jpg (, 下载次数:0)

(2019/5/27 10:22:33 上传)

照片 001.jpg

TOP
30#

观察鱼


  每次下课都会想,又没拍课堂教学照。上周四上课硬生生地记着,拍了两张。


最后编辑陈瑾 最后编辑于 2019-05-27 10:31:3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