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共同体樊晓霞个人研修专帖2019.03 [复制链接]

31#

水晶泥粘头发上了

       吃完午饭后,几个学生聚在一起下棋,旁边站着几个学生观看,其中站着的一个同学手里捏着水晶泥在玩,突然一时兴起,把手上的水晶泥粘到坐着下棋的同学头发上了,很大一坨!
在百度上搜寻资料如何洗去水晶泥,百度经验显示,加醋加盐用洗发水等,最后,校长亲自动手,温水加醋,一边洗一边慢慢梳理,总算洗下来了!
试问,这个水晶泥只用温水能洗下来吗?




TOP
32#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遇到几个问题:
1、第5小组加入了3勺食盐,没等食盐完全溶解,就直接去判定3勺食盐的沉浮情况是沉。
2、在溶解实验时遇到第2小组的组员,反复将马铃薯拿出来,然后去搅拌盐水想要使食盐快速溶解。
3、写“我的发现”时候有3个小组写“当水中加入的食盐越多,马铃薯就越浮起来,加入食盐越少,马铃薯就越不容易浮起来”。

第1个问题在巡查的时候就当做错误示范当场讲解了。
第2个问题我总觉得不太妥当,但是具体也不知道怎么讲解,只说不该这样操作,马铃薯反复拿出来,会带出来水分也容易引起误差???但是这样的解释好像也不太合理???
第3个问题,做了适当的引导,班里一个聪明的男同学立马举手回答了“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但是我也不知道同学们之前写的“当水中加入的食盐越多,马铃薯就越浮起来,加入食盐越少,马铃薯就越不容易浮起来”这样算不算可以的呢???






TOP
33#

       吃完午饭后,几个学生聚在一起下棋,旁边站着几个学生观看,其中站着的一个同学手里捏着水晶泥在玩,突然一时兴起,把手上的水晶泥粘到坐着下棋的同学头发上了,很大一坨!
在百度上搜寻资料如何洗去水晶泥,......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3/26 12:35:34
可以搞个小课题研究!参加科技创新比赛!
TOP
34#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遇到几个问题:
1、第5小组加入了3勺食盐,没等食盐完全溶解,就直接去判定3勺食盐的沉浮情况是沉。
2、在溶解实验时遇到第2小组的组员,反复将马铃薯拿出来,然后去搅拌盐水想要使食盐快速溶解。
3、写“我的发现”时候有3个小组写“当水中加入的食盐越多,马铃薯就越浮起来,加入食盐越少,马铃薯就越不容易浮起来”。

第1个问题在巡查的时候就当做错误示范当场讲解了。
樊晓霞 发表于 2019/3/26 15:08:37
有思考,有活动图片真好!樊老师真用心!建议马铃薯可以小一些,也可以切开,一般我们是直接加食盐,这样节省时间,避免带出水弄湿桌子!这个实验要让孩子们体验加入一定量的食盐让马铃薯浮起来,让马铃薯浮起来即可!发现在水中加入多少食盐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加入的食盐量少,浓度不够,马铃薯浮不起来!如果学生发现不同浓度的盐水马铃薯的沉浮情况不一样也是好的!
TOP
35#

回复 34楼酸牛奶的帖子

“不同浓度的盐水马铃薯沉浮情况不一样”
对啊,第2小组加入3勺盐的时候,马铃薯刚刚离开烧杯底0.5厘米的距离,当时四个学生聚在一起观察蛮好奇的,可惜我没有抓住时机讲解!谢谢朱老师,吸取经验了!
TOP
36#

桂馨网络研修2019.3.26



TOP
37#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半路遇上突然教科学课的我,和半路需要认真学习科学课的他们。在每次科学课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课前看了教案钻研教材,但是发现自己的资历确实很弱。我的学生们呢之前的科学课都是浑水摸鱼的。没有半点科学思维,不懂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会推理。每次说实验步骤的时候,总会冒出语文作文的概念(也可能看惯我这个语文老师了)实验步骤中的几个关键词,多少毫升,需要控制的变量,总是反复忘记,光想着语句通顺,语言优美了所以每次都是我跟他们互掐,上完科学课回到办公室,我总是会吐槽口“笨死了,一群小笨蛋!”现在我们渐渐接受这样的科学课,慢慢步入正规又不失有趣。我知道他们都在积极思考,有时候会有错误,我也会有错误,但是错误也很美妙!)
出现的问题:
1、前3张图片钩码放置,这之前我们一起探讨了实验步骤,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第4小组的组员懵了,可能是我当时站在他旁边观看,他有点紧张,不知道该把钩码放在何处,一会儿碰着烧杯内壁了,一会儿放在水中,想想是不是又该全部没入水中。
2、第2小组的组员在配置浓盐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倒入了大量的食盐,几个小组成员在那边讨论。
3、我当时已经在黑板上写好受力图,也已经让第3小组做了清水演示实验并计算过浮力了,但是第5小组还是出现了浮力计算错误。
解决方案:
1、在黑板上画了4种钩码放在水中不同程度的图画,并且与学生一起讨论了原因。
2、让全班同学帮第2小组想是否影响实验,然后做决定。
3、询问了整个小组,这样的数据,都推说不知道谁计算的,巡查其他4个小组都能正确计算浮力,给第5小组作了特别辅导(他们可能与第5课《浮力》中的计算有点弄混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在讲解实验步骤的时候不够仔细严谨,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是该提前重点讲解,提早预防,还是说让学生在探究的时候再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呢?







最后编辑樊晓霞 最后编辑于 2019-03-27 15:40:34
TOP
38#

谢桥的同事,你好,祝你的帖子不断更新,精彩不断!
TOP
39#

回复 38楼儒衣飘飘的帖子

谢谢支持!
TOP
40#

记录自己课堂的点点滴滴,真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