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年共同体张银华专帖 [复制链接]

1#

2018学年度张银华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
(一)理论研学:
【评分标准】阅读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著作或者纲领性文件,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原创的300字以上读书体会上传至论坛,每篇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本学年度必读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二)教研研修:

1.
参加活动:
【评分标准】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现场活动:
1)20180329塔式联盟上虞区STEM专场活动(参与5分)

(2)20180523小学科学拓展课程课例研讨暨名师高徒、专业发展共同体活动(参与5分)

网络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
120180319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陈建秋网络讲座(参与3分)
220180415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朱钻飚网络讲座(参与3分)
320180515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陈熊峰网络讲座(参与3分)
420180615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陈梅娟网络讲座(参与3分)
520180625参与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陈文斌网络讲座(参与3分)
620180703参与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首次网络会议活动。(参与3分)
720180715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络每月研修吴建伟老师讲座(参与3分)
820180915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黎作民《蒲公英的十年科学路》网络讲座。(参与3分)
920181015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杨君《那些年做过的教具》网络讲座。(参与2分)
1020181115 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张旭《影动的科学杂谈之旅》网络讲座。(参与3分)
1120181215 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陈荣林《我的科学之路》网络讲座。(参与3分)
(12)2019.1.15
参与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朱小雪老师《由走向的核心密码》网络讲座。(参与3分)

(13)20190215参加浙江省二下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参与3分)

(14)20190315参与沈跃群老师的《做自己的老师》。(参与3分)


2.论坛研讨:
【评分标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3.
报道宣传:
【评分标准】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三)教学研究:
【评分标准】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四)课程开发:
【评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五)技能竞赛:
【评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六)辅导学生:
【评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12018指导学生在浙江省模型科技大赛中获奖(30分)
(七)活动组织:
【评分标准】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坚持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得120分。

最后编辑小石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4-08 16:26:55
分享 转发
TOP
2#

祝贺开帖!师兄早日完善!
TOP
3#

一年级科学游考

1234567,七种植物排成排!

随机抽两片叶子找一找小叶子的妈妈在哪里,再说一说:植物是活的吗?为什么?

选出两片叶子,用尺子量一量,说出它们的长度。

1.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1.jpg

2.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2.jpg

3.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3.jpg

4.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4.jpg

5.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5.jpg

6.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6.jpg

7.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7.jpg

好多叶子.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好多叶子.jpg

它们一样吗.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它们一样吗.jpg

我会量.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我会量.jpg

我找到了.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我找到了.jpg

原来在这里.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原来在这里.jpg

这是它妈妈吗?.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这是它妈妈吗?.jpg

1.jpg (, 下载次数:0)

(2019/9/24 15:29:16 上传)

1.jpg

最后编辑小石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9-24 15:29:16
TOP
4#

科学游考,真的棒棒的
TOP
5#

祝贺张老师开帖,研修有你,一路同行!截屏存档!
TOP
6#

师兄你的图片可以QQ截图后再放,就是把图片小一点方便排版
TOP
7#

张老师好。图片好漂亮
TOP
8#

回复 7楼xtj665766的帖子

你才是我的老师
TOP
9#

游考“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几个环节安排得好棒!
TOP
10#

这个主题选得好。
TOP
11#

祝贺银华开帖
TOP
12#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改进方案
教材实验剖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中要求“用一段30厘米左右长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然后给桥(钢条)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钢条会伸长吗?”附图:

     教材的意图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钢条受热观察大头针的倾斜角度,把钢条的细微变化“放大”,让学生能直接看到加热的钢条的“膨胀”,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变得更深入更具体。这样的设计意图很好,值得借鉴。
通过金属条受热膨胀现象的观察认识,容易让他们把新的认识和生活中的现象建立联系,促进他们对“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等设计和做法意义的理解,使科学学习与生活应用联系起来。
这个设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观察到的钢条会伸长的现象不够明显,教学效率低下。主要是:当用酒精灯加热钢条一端时,加热后钢条会向两端伸展,钢条顶着大头针的一端不足以使大头针倾斜明显;30厘米的钢条过长,需要加热的时间较长,难以提高课堂活动效率;再者,科学学具箱中没有准备方形钢条,也给教师的课前准备带来一定的难度,日常生活中圆形钢条比较多见,圆形的钢条在实验中不利于固定。因此这样的设计存在瑕疵,不能将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效果很明显的展示出来。

实验改进设计:

器材设置:钢尺一根,大头针两枚,中间开孔的木板一块,三脚架一个、酒精灯一盏、火柴一盒。木板选择用厚度为2毫米的三夹板,用美工刀刻划出7cm*5cm的长方形即可,如下图。


实验过程:钢尺的两端用大头针卡住,尽量使大头针保持竖直,钢尺中间无需固定,钢尺固定在木板上,竖起木板钢尺不会掉落。用酒精灯从掏空的木板下面加热,观察钢条两端大头针的变化。一段时间后,钢条两端的大头针倾斜了,如下图,从而证明钢条受热后膨胀了。


施教策略:这是个验证实验,教学中可这样引导,假设钢尺会受热膨胀,我们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吗?假设钢尺会受热膨胀,从这个装置中,你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从这个现象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到大头针明显倾斜了,加热结束。等冷却一段时间后,稍稍竖起木板,学生会看到钢尺滑落,再请学生说说这又说明了什么?


这个装置的改动,器材准备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利于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现象明显,能充分说明钢条受热变长,受冷缩短。
最后编辑小石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4-09 09:35:56
TOP
13#

祝贺师兄开帖
TOP
14#

我也用了钢尺,15厘米的,一端加热效果不明显,大头针没反应。我问学生伸可能是什么原因?有人说可能是加热的时间不够长,也有人说可能是另一端伸长了,我在想钢尺的热涨效果可能没铜球明显,种种导致我们没看到大头针倾斜。
TOP
15#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改进方案
教材实验剖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中要求“用一段30厘米左右长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然后给桥(钢条)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钢条会伸长吗?”附图:
    
教材的意图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钢条受热观察大头针的倾斜角度,把钢条的细微变化“放大”,让学生能直接看到加热的钢条的“膨胀
小石子 发表于 2019/4/8 16:32:36

章老师上传的图片在哪里?看了文字有点大概了解,亟待上图说明!
TOP
16#

我也用了钢尺,15厘米的,一端加热效果不明显,大头针没反应。我问学生伸可能是什么原因?有人说可能是加热的时间不够长,也有人说可能是另一端伸长了,我在想钢尺的热涨效果可能没铜球明显,种种导致我们没看到大头针倾斜。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4/8 21:59:17
现象不明显往往就是我们教具改进创新的机会!如何解决?
TOP
17#

回复 15楼酸牛奶的帖子

刚上了图
TOP
18#

测量泡沫块浮力的材料改进


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5课“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时,根据工具箱带来的器材和教材提示,需要用到带吸盘的小滑轮。

操作困难分析:使用带吸盘的小滑轮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时(如图1),在有水的水槽中难以吸住,向水槽加水前要将棉线穿好,且在测量过程中棉线容易滑出滑轮凹槽被卡住。由于要在空的水槽底部才能吸住滑轮,以致于教师需要为每个小组准备两个水槽;因为棉线容易被卡住,难以调回正常位置,需要学生用手或者其他东西下水把棉线往下压再放进凹槽;在测量浮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记录泡沫块排开的水量,这又需要教师准备一个自制精确刻度表的水槽。(图1




材料改进设计:取一根长25厘米的铁丝(12#14#),一头弯曲成S形(如图2)。柄成45角,避开泡沫块和棉线的位置。另一个头再弯成圆形,可以避免学生操作是受到伤害。
(图2)。




实验价值分析:本器材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对不购买工具箱的学校更具有实际意义。使用弯头铁丝替换小滑轮,可以用500毫升的大烧杯来作为水槽,不必准备两个水槽,教师也不用为学生准备自制精确刻度表了。学生操作时,只需把泡沫块系上棉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放进烧杯中,弯头压住棉线至水底即可(如图3),这样比使用带吸盘的小滑轮更方便,更节约时间。





TOP
19#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改进方案
教材实验剖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中要求“用一段30厘米左右长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然后给桥(钢条)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钢条会伸长吗?”附图:

     教材的意图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钢条受热观察大头针的倾斜角度,把钢条的细微变化“放大
小石子 发表于 2019/4/8 16:32:36
很好的改进,赞!最好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照片各来几张!
TOP
20#


小学科学五下第一单元第5课“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时,根据工具箱带来的器材和教材提示,需要用到带吸盘的小滑轮。

操作困难分析:使用带吸盘的小滑轮测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时(如图1),在有水的水槽中难以吸住,向水槽加水前要将棉
小石子 发表于 2019/4/9 10:36:02


张老师的实验改进很好,赞!!!
能不能再想想优化办法?
TOP
21#

谢谢支持,继续优化一下
TOP
22#

我摸起来没有粘性

    昨天刚上到四年级第二单元《花、果实和种子》,当提到雌蕊柱头上有粘液时,请学生动手来摸一摸,第一个学生说“是有点粘粘的”,看似大家都认同这一观点的时候却有个女生说到:“我摸起来没有粘性!”
另一位学生试了以后,也表示赞同 。那就先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实事求是,再一起来寻找其中的原因吧!

为这样的学生点赞!


雌蕊.jpg (, 下载次数:0)

(2019/4/12 14:50:31 上传)

雌蕊.jpg

最后编辑小石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4-12 14:50:31
TOP
23#

求教:怎么删除下面的大图?  编辑的帖子中没有看到的
最后编辑小石子 最后编辑于 2019-04-12 10:19:26
TOP
24#

    昨天刚上到四年级第二单元《花、果实和种子》,当提到雌蕊柱头上有粘液时,请学生动手来摸一摸,第一个学生说“是有点粘粘的”,看似大家都认同这一观点的时候却有个女生说到:“我摸起来没有粘性!”
另一位学生试了以后,也表示赞同 。那就先肯定学生的大胆质疑和实事求是,再一起来寻找其中的原因吧!
为这样的学生点赞!

小石子 发表于 2019/4/12 9:26:50

个人觉得有不同意见要尊重,特别是基于观察和实证的质疑要表扬!
可以让每个孩子多摸几次!
TOP
25#

求教:怎么删除下面的大图?  编辑的帖子中没有看到的
小石子 发表于 2019/4/12 9:31:22
点击编辑,点击上面的附件,选择要删除的文件,右边的错号点击一下,附件中的图片就删除了!
TOP
26#

老同学好。
TOP
27#

教材结论和实验实际不相符,又靠考虑到尊重孩子。尊重实验中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麻烦的
TOP
28#

摸一摸,是真没有粘液吗?还是手的感觉有区别?
TOP
29#

回复 22楼小石子的帖子

一方面每个人的感觉敏感度不一样,另一方面可能真的摸不出黏黏的。
TOP
30#

第一次上一年级的课,好不适应。上一年级科学课已经一个半学期过去了,4个班级中,有一个班给他们奖励,类似哄哄骗骗的话还挺管用,另外2个班都有点让我害怕进入课堂。求教一些好的做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