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年学习共同体王科奇专帖 [复制链接]

1#

2018学年度王科奇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84分
(一)理论研学:
【评分标准】阅读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著作或者纲领性文件,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原创的300字以上读书体会上传至论坛,每篇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本学年度必读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二)教研研修:  
  1.
参加活动: 84
【评价指标】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上虞区级活动:
现场活动:15
12018312日参加上虞区教研组长会议。(0分)
22018328日塔式联盟上虞区一年级专场活动(0分)
32018516日科学教师团队送教活动之丰惠学区丰惠镇三溪小学活动(5分)

42018523日参加上虞区小学科学2018活力科学拓展课程课例研讨暨名师高徒、教师专业发展共同研修活动。(5分)
(5)2018年5月16日科学教师团队送教活动之章镇、丰惠学区丰惠镇三溪小学活动( 5分)

(6)2018年9月20日二年级科学教研活动东关小学( 0分)

(7)2018年11月30日滨江德济STEM课例研讨( 0分)



网络研修活动:12
118319日参加网络教研陈建秋网络讲座。(3分)
218415日参加网络教研朱占彪网络讲座。(3分)
318615日参加网络教研陈梅娟网络讲座(3分)
418625日参加网络教研陈文斌网络讲座(3分)
51873日参加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首次网络会议活动.0分)
618715日参加网络教研吴建伟老师讲座(0分)

桂馨科学课网络研活动:27分
(1)180325参与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邹小斌网络讲座
3分)

(2)180426参与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桑建辉网络讲座0分)
(3)180526参与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朱伟龙网络讲座( 3分)

(4)180625参与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陈文斌网络讲座( 3分)

(5)180703参与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首次网络会议活动( 0分)

(6)18年7月15日参加网络教研吴建伟网络讲座。( 3分)

(7)18年7月25日参加网络教研季荣臻网络讲座。( 3分)

(8)18年8月26日参加网络教研开学季教具版爱牛。( 3分

(9)18年8月27日参加网络教研开学季教具版磐达。( 3分

(10)18年9月12日参加网络教研黎作民网络讲座。( 3分)

(11)18年11月25日收看桂馨科学课网络每月研修《夏令营活动项目开发与实践》网络讲座。[网络教研活动]3分




论坛研讨:
【评价指标】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3.
报道宣传:
【评价指标】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三)教学研究:
   1.
撰写文章:
【评价指标】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2.
课题研究:
【评价指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撰写一个区级专项课题(0
(四)课程开发:
【评价指标】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五)技能竞赛:
【评价指标】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六)辅导学生:20
【评价指标】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1)模型比赛团体三等奖(30分)


(七)活动组织:
【评价指标】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坚持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得120分。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19/7/9 9:10:37 执行 批量删帖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祝贺王老师开个人专帖,截屏以作存档!
TOP
3#

谢谢朱老师。帖子的发帖人名称怎么改?“用户中心”好像没这个设置。
TOP
4#

谢谢朱老师。帖子的发帖人名称怎么改?“用户中心”好像没这个设置。
kich 发表于 2018/12/20 13:06:34
注册后就不能修改用户名了的!除非重新注册!
TOP
5#

祝贺开贴~一起更新~
TOP
6#

必须在科学这方面多花时间去钻研。
TOP
7#

小学科学教学网携手一线名师,共同打造名师成长之旅主题研修活动系列,与您同走名师成长之路,只可借鉴,不可复制。我们一直在路上。
一、   研修主题:校区联动巧练内功 精彩纷呈
二、研修时间:2019.5.15(星期三)晚19:30—21:00
三、研修地点:cctalk      群号:81911221
四、研修形式:专家讲座+网络研修
五、专家介绍:
吴延丽: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小学高级教师。曾获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杭州市教坛新秀等称号,西湖区第二层次带头人,主持的课题曾多次获杭州市西湖区一、二等奖。
六、工作团队
主    持:张  旭       海报制作:朱 斌
网络管理:罗海军       后期管理:金亚军
七、宣传途径
     一年级①群328604333,一年级②群574339292,二年级①群262579048,
     三年级①群141773637,三年级②群664251762,四年级①群133077264,
     四年级②群664341250,五年级①群244628717,五年级②群277398939,
     六年级①群25959337,六年级②群597889056
     小学科学教学网QQ群 166745060   每月研修QQ群 2684883
     浙江小学科学网微信号:zjxxkx2013
                                           浙江小学科学网
TOP
8#

明天见
TOP
9#

回复 1楼kich的帖子

欢迎科科开贴
TOP
10#

蚕豆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可种植,长江以南地区以秋播冬种为主,长江以北以早春播为主。据资料显示,它生于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蚕豆生长对温度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在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最低温度为14℃~16℃,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虽然蚕豆依靠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但仍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各种元素供其生长,缺素常出各种生理病害。
        上周老师给女儿班布置了《观察蚕豆的生长》的作业,当天就和她一起将蚕豆种下,静静等待她的样子?
TOP
11#

蚕豆生长日记

播下蚕豆种子

探出小脑袋

长出嫩绿的新叶
TOP
12#

IMG_20190328_113848.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4 9:15:18 上传)

IMG_20190328_113848.jpg

IMG_20190328_113848.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4 9:15:18 上传)

IMG_20190328_113848.jpg

TOP
13#

科,可以发图片上来
TOP
14#

@戚  好像只能发三张图片嘛,正在研究
TOP
15#

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丰惠镇小科学教研组在会议室举行“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升科研型教师素养”的会议。会议中,科学教研组组长戚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中的指导意见,让我们认识到,科学就是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课本,乐于尝试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多种思路去完成科学探究。
1527582010_36015.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4 9:26:25 上传)

1527582010_36015.jpg

TOP
16#

理论学习很有必要,赞!
TOP
17#

回复 12楼kich的帖子

绿的好可爱
TOP
18#

重温经典课堂,亲力亲为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科学探究

重温经典课堂,亲力亲为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科学探究。
1526480978_28734.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4 12:28:01 上传)

1526480978_28734.jpg

TOP
19#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啊
TOP
20#

一、填空。
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       )组成,这些其实是(                   )。
2、蝇的眼睛是(     ),由许多(        )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      )侧。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       ),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它们嗅觉很(       )。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     ),蚜虫的大小如(       )。蚜虫的天敌是(         )。
TOP
21#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TOP
22#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118160&size=300x300&key=LHsPWF7zM[PRhPb5/5Uw5g==&nocache=yes&type=fixnone[/img]日全食和日偏食
QQ截图20190514223041.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4 22:31:31 上传)

QQ截图20190514223041.jpg

TOP
23#

科学家常课
科学实验室2.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4 22:33:56 上传)

科学实验室2.jpg

TOP
24#

回复 23楼kich的帖子

科奇王=科技王啊,后勤主管搞科学,物资充足啊
TOP
25#

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分享教学研究的心动情动,收获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118280&size=300x300&key=bhAjpEGA1sM[UfQR3qWt[g==&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QQ截图20190516140707.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4:10:59 上传)

QQ截图20190516140707.jpg

QQ截图20190516140722.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4:10:59 上传)

QQ截图20190516140722.jpg

QQ图片20190516140640.pn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4:10:59 上传)

QQ图片20190516140640.png

TOP
26#

回复 24楼章伟勇的帖子

后勤搞科学,科学管理后勤物资,造出炮弹来。
TOP
27#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118282&size=300x300&key=O2qbOcVV[Hncm7qklBpOSw==&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118283&size=300x300&key=[r2yAWWtxT/dof8b[7k45g==&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QQ截图20190516141840.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4:20:08 上传)

QQ截图20190516141840.jpg

QQ截图20190516141851.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4:20:08 上传)

QQ截图20190516141851.jpg

QQ截图20190516141924.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4:20:08 上传)

QQ截图20190516141924.jpg

TOP
28#

蚊子虽小,却很复杂,用好高级显微镜各个角度观察,非常惊讶 ,翅膀非常美丽!分辨种类真是学问,从喙,触角,鳞片,触须,翅膀,气门鬃,气门后鬃,中胸盾片,翅根等角度,微观世界真的很神奇。





[img=110,0]http://lt.zjxxkx.com/tools/ajax.aspx?t=image&aid=118307&size=300x300&key=7Bal[AChOo8RVtvso/olLg==&nocache=yes&type=fixnone[/img]
mmexport1557992120685.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6:56:01 上传)

mmexport1557992120685.jpg

mmexport1557995459158.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6:56:01 上传)

mmexport1557995459158.jpg

mmexport1557995484064.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6:56:01 上传)

mmexport1557995484064.jpg

mmexport1557992099574.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6:56:01 上传)

mmexport1557992099574.jpg

mmexport1557992102951.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6:56:01 上传)

mmexport1557992102951.jpg

mmexport1557995467671.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6 16:56:01 上传)

mmexport1557995467671.jpg

TOP
29#

科技王
TOP
30#

《植物是活的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寻找植物是“活”的证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种养的植物、观察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带叶的枯枝、非绿叶植物、纸花、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聚焦探究问题
1.创设情境,提问:兔子和小猫是“活”的吗?
2.师生互动交流:寻找兔子和小猫是“活”的证据。
3.呈现图片:动物会动、会吃、会睡觉、会变化,证明兔子和小猫是“活”的。
4.聚焦问题:“兔子和小猫是“活”的,植物是“活”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拟人化的情境,调查学生对动物是“活”的的原有认知水平,并通过呈现生活中动物会动、会吃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要证明动物是“活”的,是需要寻找证据,为后面证明植物是“活”的寻找证据做铺垫,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收集植物是“活”的证据
1.说一说:植物是“活”的理由。
2.出示学生种植的植物,回忆观察方法。
3.观察提示:(1)仔细观察每一次的记录,看看植物发生哪些变化?
(2)把找到植物是“活”的证据和小组同伴轻声说一说。
(3)完成观察后,请先坐好,再举手告诉老师。
4.各小组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根据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表,找出植物是“活”的证据。
5.各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到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
6.观察小结:植物是“活”的,因为植物会长叶、茎会长高、会长大等。
7.提问:各小组是怎么照顾植物长大的?
8.根据学生自己照顾植物长大的经验得出:植物是“活”的,因为植物需要浇水、
需要阳光。
9.展示其他植物“活”的资料:樱花一年四季的变化图片,桃树、龙眼树结果实照片。得出:植物是“活”的,因为植物会开花、会结果、会变化等。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从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根据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表,发展他们为植物是“活”的寻找证据的能力。在学生交流环节,强调落实一年级学生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继续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
三、概括植物是“活”的证据
1.课堂小结:根据寻找到的证据,再通过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梳理认识植物是“活”的。
2.巩固认识:让学生在活动记录表中圈出“植物是活的”理由。
3.解决问题:让学生用寻找的证据来解答问号娃娃提出了“植物是“活”的”这个问题,首尾呼应。
4.学以致用:讨论纸花是不是“活”的,再通过老师演示纸花制作过程,证明纸花不是“活”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记录表,检测学生所学知识。再通过讨论纸花是不是活的
及演示纸花的制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植物之所以是活的,因为它需要一段时间
的成长,而且在这成长过程中,它的各部分是不断变化的】
四、课后延伸
1.珍爱生命,爱护身边植物的教育。
2.布置课后作业:制作一个萝卜盆景。
【设计意图:通过对爱护植物的教育,让学生知道生命的可贵。而且知道可以利
用植物的生长变化为生活服务,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存在】
【板书设计】
植物是“活”的吗
(班级记录表)
会长大 会长叶 能开花
需浇水 需要阳光 有结果实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