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观察与比较》实践与思考
20190409在东关镇小上了一堂区级教研课《观察与比较》。选这堂课是源于朱老师之前的任务布置。接到任务,翻开教材,觉得还简单——围绕4个活动开展教学(找不同、听声辨物、比较排序和挑仿真水果)。但随着备课的深入,特别是在试教后,发现出现的问题不是一两点:时间不够,“比较”铺垫不足,活动有的太难(听声辨物),有的太简单(挑仿真水果)无法引导出用同种感觉器官来观察与比较等等。 看似简单的课却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这是怎么回事。思考良久,我从活动的材料出发试图解决一些存在的教学问题。
于是,我对这个活动的材料进行了修改,在活动一中,将课本中只有(多少不同)的图片换成了既有多少、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用眼睛来比较可以比较颜色、形状、大小等的不同。在活动二重,将课本中的投物体辨声音,换成了摇物体辨声音(摇的声音比投的声音更丰满一点)。在活动四中,由于找不到太真的仿真水果(特别是手感、重量方面),于是就找了一个太像假水果的真水果,以避免学生只用看或者只用闻就能辨别;并在一个假水果上喷上了水果味的香水,以避免只用闻就能辨别;在闻、摸、看、都没成功后,请学生用多种感官来辨别,最后成功闯关,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时需要运用多种感官来比较,才能获得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准确地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经过改进后的课,确实比试教时好了不少,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堂课存在了很多遗憾。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是最大的硬伤,引导的艺术有待加强,问题的设计仍待商榷。在课堂上出现了2次冷场,提出的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一是比较排序时——那么多排序的方法,你是怎么发现的(其实可以直接问:那么多排序方法,你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比较的)?二是在成功辨别仿真水果后提出: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想?课后发现这是自己提问的方式出现了问题,问题太大,太空,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导致回答不出问题。
在评课环节,师傅也给我很多建议:安全意识教师必须自己牢记在心,不可只是嘴上说说;听声辨物的材料太简单,不同听也能联想到,没有难度。确实当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辨物的材料需要有一定的辨识难度,从而用耳来感受声音的不同,而不是仅靠联系就能辨别。
最后,感谢师傅和朱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更希望老师们能对我的课提出建议,让之后的遗憾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