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网站
注册
搜索
帮助
论坛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教学研究
»
又一次想当然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返回列表
查看:
3266
|
回复:
12
又一次想当然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421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松风明月
组别
地衣
帖子
32
精华
0
积分
217
威望
185
在线时间
1400
注册时间
2017-03-01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08:30
|
只看楼主
银光图片
想当然,不是个好词。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以前碰到过各种情况的想当然——在上三年级科学时,当时印象深刻,反思透彻,下定决心,下不为例。结果,对这样的改正倒成了“想当然”了。在青岛版13课《水变咸了》拓展活动中,要求是这样的“把食盐水倒入盘子里,放在窗台上,每天进行观察,会有什么发现?”当时让学生回家做,下周上课汇报结果。当时预设的答案是——水快干了的时候盐颗粒慢慢的露头,水全干了盐像刚买来的一样均匀美丽的颗粒整齐的堆在一起。可,几天后我自己做的,答案吓了我一跳——从碟子边到底部出现一层层的像海浪一样的盐圈,底部盐的结晶不规则的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分布着。唉,我幸亏没说出预设,幸亏跟孩子一块做了这个实验,又一次想当然~~~~~~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1893
精华
102
积分
199800
威望
177397
在线时间
633460
注册时间
2010-10-26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09:22
|
只看该用户
实验有意外也挺好的,把握好就好!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18
精华
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龙山黄泥螺
王琦峰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8902
精华
6
积分
75575
威望
66643
在线时间
23530
注册时间
2006-12-22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10:54
|
只看该用户
这个不应该算是意外吧,自然蒸发产生的盐结晶肯定不是刚买来的那种均匀排列分布的。我们家乡以前有个盐场,我看到过,靠边结晶很多,中间的反而很不均匀。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21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松风明月
组别
地衣
帖子
32
精华
0
积分
217
威望
185
在线时间
1400
注册时间
2017-03-01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11:08
|
只看楼主
回复
3楼
龙山黄泥螺
的帖子
我没见过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
精华
7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不睡觉的兔
陈建秋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8326
精华
75
积分
1002751
威望
984050
在线时间
76890
注册时间
2006-12-07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12:08
|
只看该用户
老师的下水实验很重要!同时建议楼主上图,让大家看看你做的结晶什么样。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317
精华
2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翁昌舟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6801
精华
21
积分
53984
威望
47078
在线时间
27480
注册时间
2009-04-14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15:13
|
只看该用户
“想当然”有些错误的“前概念”的味道,教师有,学生也会有,能遇到这样的“想当然”不失为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的好时机。然后教师通过下水实验,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摸熟摸透学生的想法,一定对教学会有莫大的帮助。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21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松风明月
组别
地衣
帖子
32
精华
0
积分
217
威望
185
在线时间
1400
注册时间
2017-03-01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15:19
|
只看楼主
中间的被孩子们用小手破坏了
20180119_151450.jpg
(1353.53 K)
2018/1/19 15:19:51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18
精华
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龙山黄泥螺
王琦峰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8902
精华
6
积分
75575
威望
66643
在线时间
23530
注册时间
2006-12-22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15:28
|
只看该用户
碟子的话,随着不同位置水分的蒸发,盐溶液的浓度会逐渐变化,所以产生了这样的结晶现象。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1793
精华
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唱山歌
唱山歌
组别
裸子植物
帖子
1153
精华
6
积分
11263
威望
10110
在线时间
5680
注册时间
2010-04-21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20:17
|
只看该用户
碟子的话,随着不同位置水分的蒸发,盐溶液的浓度会逐渐变化,所以产生了这样的结晶现象。
不是盐浓度会变化的原因吧?有盐析出,浓度应该是一样的,至于碟中间盐多些,是因为最后的盐水在中间,析出的盐当然中间多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
精华
7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不睡觉的兔
陈建秋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8326
精华
75
积分
1002751
威望
984050
在线时间
76890
注册时间
2006-12-07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9 20:41
|
只看该用户
我以前用的是小烧杯,出现了攀缘结晶现象,也就是盐沿着杯壁往上爬,最后有些停留在杯里。(照片没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9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白云的家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362
精华
10
积分
89627
威望
77214
在线时间
47690
注册时间
2006-12-15
1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23 07:53
|
只看该用户
进一步说明教师下水实验很重要。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460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谢勇波
组别
版主
帖子
3915
精华
2
积分
42980
威望
39054
在线时间
20190
注册时间
2008-11-20
1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23 09:04
|
只看该用户
沿着杯壁往上爬这是什么原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816
精华
2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影随心动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438
精华
22
积分
106239
威望
93691
在线时间
24490
注册时间
2007-04-19
1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23 12:24
|
只看该用户
如果在水中加上一些颜色,就能很清楚的看到结晶的先后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efault
bq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Default
gree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