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省2017年小学科学疑难问题培训报道专贴 [复制链接]

1#
总帖

1、会务安排
2、教学设计3、教学实录
4、教学花絮
5、微信互动花絮
图片.png (, 下载次数:0)

(2017/6/6 14:36:10 上传)

图片.png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17-06-06 09:00:06
本主题由 版主 曹文佳 于 2017/6/6 22:23:1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2017年浙江省小学科学疑难问题研训

日程安排

                                                                                                                                                                                            
  

时间

  
  

事项

  
  

主持人

  
  

地点

  
  

6

  

5

  
  

13:0017:00

  
  

报到

  
  

杨春晖

  
  

宾馆

  
  

17:30-18:00

  
  

晚餐

  
  

6

  

6

  
  

8:10—8:30

  
  

开幕式

  
  

喻伯军

  
  

报告厅

  

 

  
  

8:30—9:30

  
  

专题: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报告人:喻伯军

  
  

9:40—10:10

  
  

幼儿园大班科学《“乌龟”跳舞》

  

执教:贾秋美

  
  

徐春建

  
  

10:20—11:00

  
  

一年级《观察一棵植物》

  

执教:陈荣林

  
  

11:00-11:40

  
  

互动研讨

  
  

12:00-12:30

  
  

中餐

  
  

夏志明

  
  

学校食堂

  
  

13:00—13:40

  
  

一年级《平衡杆的秘密》

  

执教:伍艳琼

  
  

施昌魏

  
  

报告厅

  
  

14:00-14:40

  
  

互动研讨

  
  

15:00-16:00

  
  

专题:低年级科学教学建议

  

报告人:谢小立

  
  

16:00-17:00

  
  

专题:“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建议。报告人:万嵩海

  
  

17:30

  
  

晚餐

  
  

夏志明

  
  

宾馆

  
  

6

  

7

  
  

8:20—9:10

  
  

专题: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

  

报告人:徐春建

  
  

杨海荣

  
  

报告厅

  
  

9:20-10:00

  
  

借二年级《空气占据空间》

  

执教:邵锋星

  
  

10:00—10:40

  
  

互动研讨

  
  

10:50-11:20

  
  

总结

  
  

喻伯军

  
  

11:30-12:00

  
  

中餐

  
  

夏志明

  
  

学校食堂

  
  

下午

  
  

返程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17-06-06 08:57:57
TOP
3#

开幕式

_MG_1891.jpg (, 下载次数:0)

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讲座(2017/6/6 13:49:05 上传)

_MG_1891.jpg

DSC_0444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萧山区教研室徐和平老师致开幕词(2017/6/6 13:49:05 上传)

DSC_0444_副本.jpg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17-06-06 13:49:05
TOP
4#

大班科学活动:“乌龟”跳舞
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贾秋美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操作实验活动,感受“乌龟”跳舞的乐趣。
    2.能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方法和新发现,发展观察、比较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3.获得有关使“乌龟”等跳舞的感性经验。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已知影子产生的条件( 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物质准备:乌龟、小熊打鼓、蝴蝶、小鸟、风车、鱼等各种形象的图片;
.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问题:(教师出示纸乌龟、白纸、手电筒)“纸乌龟怎样才能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获得让“乌龟”跳舞的经验
(1)提供每位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想办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究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讨论交流。
①        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        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呢?
    ④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要有距离,乌龟的身体粘在身上,四肢不要粘上;手电筒要照在乌龟上并不停地移动。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进一步探索,感知发现光源位置变了,影子也变了的特性。
(1)质疑:
是不是乌龟在跳舞呢?

教师示范,幼儿判断得出: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小动物形象(如图2-图6),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引导。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用图示进行梳理:
——手电筒上下移动,小熊上下打;手电筒左右移动,小鱼左右游;手电筒绕圈照,风车会旋转等等。
——手电筒位置发生变化,影子也发生变化了。
4、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及区角中继续观察、探索“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变化”的现象。
TOP
5#

《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
杭州市萧山区宁围小学  陈荣林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能力: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
2.学会认真倾听、科学交流。
科学态度:
1.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能爱护植物。
二、教学准备
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PPT播放竹子、荷花、柳树的图片,学生认认。)
学生目标:能认出这些常见的植物。
教学意图:激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出示课题:观察一棵植物)
学生目标:聆听老师讲话。
教学意图: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学生目标:能关注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植物的整体样子;植物的高度;学习表达、倾听的习惯。
教学意图:学生从整体观察植物,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学生目标:能用更多的方法观察植物;在观察中体会到要爱护植物。
教学意图:在整体观察之后,引导学生局部观察植物,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科学观察历程,初步认识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观察,认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说和听的习惯养成。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学生目标:会填姓名、日期等记录信息。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并填写科学记录单上的基本信息。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学生目标:初步认识科学记录的方法、要求,能正确画出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位置。
教学意图: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科学记录要边观察边记录,要真实。并通过画,进一步巩固对植物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认识。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学生目标:能按照“像不像”这个目标来评价同学画的植物。
教学意图:学生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评价,进一步明确科学记录的要求是真实。
(四)小结
过渡:跳跳虎听了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课植物,原来它是凤仙花!(PPT出示)
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
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学生目标:能指出拼图上植物的根、茎、叶;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
教学意图:用拼图这样的活动,巩固学生对植物根、茎、叶的认识,利用图片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观察。
TOP
6#

《平衡杆的秘密》教学设计

温州市华文艺术学校伍艳琼

 

、教材、学情分析

大部分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平衡,如跷跷板、滑板、天平等,这些物体都具有平衡的能力。重量和离支点的距离,会影响这些物体的平衡。对于学生来说,“支点在中间”这种简单的等臂杠杆平衡,很容易理解,只要两边重量一样并且离支点的距离一样,就能够平衡。但如果不移动支点,改变两边方块的数量,或移动支点,改变方块的距离,还能否平衡,学生是有疑问的。因此这节课就有了切入点,从学生的已有认知进入,然后提出问题,引起他们都思考,再通过自己实践解决问题并找到规律,以后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因此这节课聚焦两个变量进行研究:重物的位置和支点的位置。明确研究主题展开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探究平衡,学生对杠杆会产生新的认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l        知道杠杆是由支点和梁组成。

l        除了支点在中间、相等重量的物体离支点位置相同能够使杠杆平衡之外,移动支点、改变重物的数量或位置,也能够建立新的平衡。

2.科学探究目标

l        学生能够讨论出他们使梁平衡的各种方法。

l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改变支点位置或调整重物数量或位置能够使梁平衡。

l        学生记录他们的实验结果,并描述他们的方法。

l        通过观察、归类、描述、分析,得出一致结论。

3.科学态度目标

l        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懂得倾听、合作。

l        对杠杆产生兴趣,延续探究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        初步认识杠杆中的科学,联系生活,解决简单的技术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体验各种各样的平衡并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改变重物数量和位置或改变支点位置使杠杆平衡。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梁,一个支点,若干小方块,记录单,笔

 

五、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预设:跷跷板、天平等

  

预设:可以摇摆、有一个横着的物体,有一个支撑点中心等

  

 

  
  

【展示杠杆】

  

1.  提出相似的物体

  

2.  寻找共同特点

  

3.引出主题

  

像这样一类的物体,我们在科学上把它们称为杠杆。

  
  

从学生见过的物体入手,找到这些物体的共性,初步认识杠杆的特点。

  
  

体验杠杆,构建平衡

  
  

学生观察并回答

  

杠杆平衡;怎样会平衡,怎样变得不平衡;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重新恢复平衡。

  

通过观察杠杆状态的变化,得出一致的结论。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说说自己的依据。

  

 

  

学生课堂中尝试各种方法并记录展示

  
  

1.当支点在中间时,讨论杠杆的不同状态。

  

【总结】只要两边方块数量一样,并且离支点的距离也一样,杠杆就能平衡。

  

 

  

 

  

 

  

2如果两边方块数量不一样,还能平衡吗?

  

 

  

活动要求

  

  支点在中间,对其颜色。

  

  两边的方块数量不一样。

  

  记录方块的数量和位置。

  

  把记录单贴到黑板上。

  
  

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轻而易举的就能解决几个问题,这个概念在学生的脑袋里是非常清晰的,这些现象他们也非常熟悉。这就为后来打破他们固有认识起到了铺垫作用。

  

 

  

 

  

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聚焦一个点解决问题,解决后找到突破口,再建立新的平衡。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可以明白,移动重物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平衡。

  
  

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提醒学生边贴边整理班级的记录单,适当的归类。

  

学生描述自己的方法,并说明自己的理由,不断找出与其他小组的共同点,达成共识。

  
  

1.归类整理记录单

  

2.学生描述自己的过程

  

3.提出问题,学生判断分析

  

4.得出一致结论。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习惯,同时给予一点时间观察其他小组的成果。在充分的体验之后,他们对于移动重物会有很深的认识,通过自己的梳理,总结出规律。

  
  

拓展巩固,探索新知。

  
  

预设:移动支点。

  
  

1.巩固概念,解决问题。

  

2.提出新问题,讨论方法。

  

3.学生实验,汇报成果。

  
  

先是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当物体被固定之后,就产生了新问题。之后实践,获得新知。提升学生研究杠杆的兴趣

  
  

总结延伸

  
  

学生说说今天知道的杠杆的“秘密”

  
  

1.  总结杠杆的秘密

  

2.回归生活,继续探索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杠杆的秘密。

  
TOP
7#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苑小学  邵锋星
教学目标:
1.感受到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2.经历“猜想——实验——论证——运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3.产生探究空气等周围物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水槽、透明塑料杯等(按小组准备) 气球、塑料袋(按人准备)
教学过程:
游戏活动:感知周围存在的空气。
    活动一:
1.在水槽中放一个泡沫片,把杯子倒过来,扣入水中(泡沫片在杯子里)。猜一猜,泡沫片会停在什么位置?把猜想画一画。
2.小组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
3.讨论: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我们发现空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活动二:
1.纸巾实验。
2.谁保护了纸巾?
活动三:
吹气球比赛
TOP
8#

及时,迅速,阿边上这个课程有趣
TOP
9#

低段好有趣丰富的内容啊!
TOP
10#

花絮
DSC_0405.jpg (, 下载次数:0)

(2017/6/6 10:22:57 上传)

DSC_0405.jpg

DSC_0413.jpg (, 下载次数:0)

(2017/6/6 10:22:57 上传)

DSC_0413.jpg

DSC_0447.jpg (, 下载次数:0)

(2017/6/6 10:22:57 上传)

DSC_0447.jpg

_MG_1885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7/6/6 10:22:57 上传)

_MG_1885_副本.jpg

最后编辑罗海军 最后编辑于 2017-06-06 10:22:5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