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校承办苏州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教学研讨... [复制链接]

1#

新课标 新策略 新研究 新实践

——苏州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教学研讨活动在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举行


2017年5月5日,春雨绵绵,却阻挡不住科学老师学习的脚步。苏州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教学研讨活动在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隆重举行,来自苏州各县市(区)的一百八十余位科学教师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张家港市的四位科学教师围绕着“新课标”的落地,进行了课堂“新策略”的实践探索,给到场的老师们带来了一道科学盛宴。而后,江苏省科学教研员卢新祁、苏州市科学教研员胡春娜、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王伟群、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建国、姑苏区善耕实验小学书记孙苹等专家分别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这是一次小科人的聚会,也是一次新实践的探索,更是一次大智慧的碰撞。

乘航小学季志芹老师执教了《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一课。课堂中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扫二维码,同屏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让人眼前一亮。孩子们纷纷表示:原来科学课堂可以这么潮!大新中心小学韩神娇老师执教的《不倒翁》根据低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从他们身边的玩具着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带领着一年级的孩子探究不倒翁的秘密,整堂课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云盘小学惠花老师执教了《形状和承重》一课。她的课堂层层递进,让孩子们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实验小学陈喜燕老师执教《我们身边的物质》。陈老师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引领孩子们关注物质的变化,整节课的设计既别具匠心又简洁高效。

省特级教师张建国对本次的活动主题进行了独到的解读,然后对于《形状与承重》一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指出现在的科学课堂需要综合性思维,这是如今科学课的一个最大改变。惠花老师的课正努力体现着这一特点,尤其是融入了工程与技术的思想;孙苹书记用了“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八个字评价了当天的四节课,尤其对于季老师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亲身体验两种饼干的味道,从而发现添加剂的作用这个环节印象深刻;苏大王教授充分肯定了这次的课堂研讨互动,她认为这四节课的共同特点是:小课题,大研究。老师们都能从基本的科学方法来引导,而基本的科学概念都能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落实。她分析了陈老师的课堂教学,认为其从物体到物质的分解,再从物质到物体的构成,涉及到了科学最本质的东西;苏州市教研员胡春娜老师对此次的展示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老师尤其从“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入手,分析了韩老师的《不倒翁》一课,称这一节课对于即将实施的一年级科学教学有着示范引领的作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在错误中不断改进,不断收获;省教研员卢新祁老师表示上午的四节课都十分精彩,并从“非典型的科学课怎么上”“低年级的科学怎么教”“科学和STEAM的联系”“如何在科学课上渗透世界观、科学观”四个方面对上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同时,他肯定了张家港科学教师团队的进取和团结,肯定了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这所农村小学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

下午,省特级教师曾宝俊为在场的科学老师解读了新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相关理念、观点,让所有老师受益匪浅。他的讲座围绕“关于‘科学课程’的定位”“关于‘科学素养’的内涵”“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关于‘科学本质’的变革”“关于‘科学技术’的拓展”五个方面展开。曾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从描述核心素养,到解读最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让与会教师茅塞顿开。

本次研讨活动,给全市小学科学教师带来了诸多思考,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课程,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能让科学教师更清晰、更深入地进行着课堂教学的新探究、新实践。“让探究发生在头脑中
让思维表现在手指间”,将成为全市科学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标。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火柴盒 于 2017/5/9 15:24:0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楼紫色鸢尾的帖子

活动资料之教学设计——

不倒翁教学设计韩神娇.docx (, 下载次数:34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季志芹.docx (, 下载次数:288)

我们身边的物质陈喜燕.doc (, 下载次数:249)

形状与承重惠花.docx (, 下载次数:233)


活动资料之教学实录
《形状与承重》课堂实录.docx (, 下载次数:283)
最后编辑紫色鸢尾 最后编辑于 2017-05-10 08:14:30
TOP
3#

活动资料之课堂录像、点评录像、专家讲座录像
http://url.cn/48S8g0S 惠花
http://url.cn/48SAVEm 季志芹

http://url.cn/48S4s1G 曾宝俊讲座
http://url.cn/48SCvk8 专家评课 卢新祁等
最后编辑紫色鸢尾 最后编辑于 2017-05-09 13:22:10
TOP
4#

活动花絮之课堂教学——韩神娇(一年级不倒翁)







TOP
5#

活动花絮之课堂教学——季志芹(四年级《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TOP
6#

活动花絮之课堂教学——陈喜燕(五年级《我们身边的物质》)








TOP
7#

活动花絮之课堂教学——惠花(五年级《形状与承重》)








TOP
8#

活动花絮之课堂教学——听课老师






TOP
9#

活动花絮之专家点评

江苏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新祁专题点评

苏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胡春娜主持并点评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王伟群点评

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建国点评

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书记孙萍点评

特级教师曾宝俊参与点评活动
TOP
10#

活动花絮之专家讲座






TOP
11#

活动花絮之大新中心小学校园环境


TOP
12#

活动花絮之学校宣传折页








TOP
13#

新课标的首次大市研讨活动,有意义!
TOP
14#

课精彩,思想火花的碰撞。照片抓得精彩!
TOP
15#

看课程表,科学老师上午基本没有课,下午连续上。哎
TOP
16#

陈喜燕老师对《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的思考:

我上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起始课。学生在三到五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物质的知识,比如水的三态变化、食盐溶解在水中等,所以学生对于身边的物质是有知识基础的,但是学生对于什么是物质,还不甚了解。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中本课的内容更是不可小视,在本课中要给学生初步形成一些哲学观点:1.世界是物质的。2.世界上的物质都在变化的,没有不变的物质。基于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对于教材内容进行了小小的变化。

本课的教学我从两大板块展开。第一版块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第二版块是让学生知道物质都会变化,并体验物质在变化。

关于第一版块内容的设计

从课前的折纸活动导入,让学生认识有的物体由一种物质构成,而有的物体则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玻璃瓶的观察,是一个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活动,这个材料是有结构的,有固体、液体,还有气体,有学生看得到的,还有学生看不到的,或者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物质,从而引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概念。

关于第二版块内容的设计

这个版块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物体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转到一些物质的组合可以构成物体,在加深物质的理解同时,引出物质是在变化的。然后,通过让物质发生变化的活动,体验到不用的方法可以使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有些变化比如燃烧,可以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些相对缓慢的变化,观看一些长期变化的快放动图,从而进一步地让学生认可物质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最后,抛出分类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物质的变化,为后面的内容埋下伏笔。

总体而言,我是希望能够在我的课堂上,营造出“理趣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拓展思维,体验一些有意义并有意思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但是关于声、光、电这些能量到底怎么处理,一直困扰着我,一直没有找寻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TOP
17#

爱牛黄春方老师的点评:

今天我听了陈喜燕老师的课,陈老师的课完全不同于原来我们所知的认识物质的教学方式,从身边材料开始,引入了一瓶盐水,这瓶盐水是亮点!塑料,纸,金属,玻璃,空气,水,盐,二氧化碳全由学生说出来了

TOP
18#

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陆聪老师的听课感想:

上周五有幸参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上午我听了两节课,韩神娇老师的《不倒翁》和陈喜燕老师的《我们身边的物质》,两位老师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给我们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其中,《不倒翁》作为低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很多老师都比较感兴趣。从课堂中可以看出低年级小朋友对科学课很感兴趣,新课标让科学课从一年级开始很有必要。但低年级科学课有很多值得我去思考的地方。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目标达成到什么程度比较好?如何掌控低年级学生的实验活动?《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课其实是比较难上的,特别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什么是物质?陈老师让学生分析一瓶盐水中有哪些物质,能很好地让学生思考和体验我们身边的物质。其实很多老师对物质的认识也需要一定的学习和思考,如声音、电、光是否是物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另外,专家老师的评课一针见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午特级教师曾宝俊老师对新课程的解读,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我接下来的科学教学工作。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和体会,有不妥之处请谅解。

TOP
19#

东渡实验学校薛梦老师的听课随想:

《不倒翁》听课评议

看到这一教学内容针对的是一年级学生,不禁更多了一些期许,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认识到重心对于物体不倒的秘密吗?一年级的学生该如何驾驭呢?一年级的课堂管理又该如何?所以怀着崇拜的心态认真学习了韩神娇老师的课堂,收货匪浅!

一、以“玩”激趣,学贵有疑。

本课教学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一年级学生,也是新课标下学生的起始年段,所以在选择课题上韩老师贴近学生爱玩的天性,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指出本课探究的重点: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是什么,就这样问题同样也会触发一年级孩子的思维。

二、以“败”取胜,学贵有思。

本课教学环节环环推进,不同于常规教学,要引领学生探究“不倒的秘密”,首先让学生经历“倒到翁”的失败,从而助推学生大胆思考、猜测。多数学生想到要在空的不倒翁中添加重物,而面对未加“固定的重物”,学生自然又尝到了第二次失败,正所谓“败不馁”,此时的失败恰好将学生的思维深入带动,进而引领学生进入“固定重物”的再探究。终于,学生品尝到了初步成功的滋味。而课堂不仅止步于此,除了“上轻下重”的结构外,如何引领学生关注到不倒翁底部“圆球形”的形状?韩老师又通过利用塑料片制作“不倒翁”,认识到底部形状的重要性,可以说孩子们又经历了“第三次失败”,激发了其更为深入的思考。

整课教学活泼生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逐步建立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的向往,我个人认为这正式我们初始年段的目标所在。


TOP
20#

有幸聆听了韩老师指教的一年级《不倒翁》,本节课可谓妙趣横生,有老师的精心设计,也有孩子的思维碰撞,课堂氛围浓厚,教学理念新颖。从观察老师手里的不倒翁入手,一下子激发了一年级小朋友爱玩的兴趣,孩子们迫不及待领到不倒翁后又惊奇地发现手中的居然是个倒倒翁,脸上充满了失望之情却又大大激发思考,这个环节可谓精妙绝伦,把主动探究还给孩子,让孩子充分经历了从观察-思考-探究这个过程,思维有深度,课堂有风度!
TOP
21#

第二节是陈老师执教的《我们身边的物质》,这课本来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还会不断地变化。听了陈老师的这一课,让我对这课有了新的认识。陈老师准备了个装有半瓶水的玻璃瓶让学生观察,不起眼的小瓶子居然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从师生对话中有效的解决了什么是物质,更精彩的莫过于探究物质的变化,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烧一烧折一折等活动体验到物质变化之快,随后又出示一些宇宙、人类面部变化等视屏,让学生体会有些物质变化的缓慢,通过这节课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学习了!
TOP
22#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是教科《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单元的最后一课, 这节课上下来,总感觉不是那么地顺手,反思这一堂课,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不管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语言的表述、环节的过渡等都需要我好好地来思考。
一开始在思考这课的时候,想从“三无产品”入手,想让孩子们知道无明确的生产厂家、无明确的产品成分、无生产日期的食品就是“三无产品”因为“三无产品”对于食品安全是有一定影响的,然后再来过渡到“正规的食品”应该包含这些信息,让孩子们来找一找正规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进一步来研究其中食品的保质期、配料中的添加剂、条形码等一些信息。可是试上下来,孩子对三无产品并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因为现在能够上市的这些食品都是任何信息都不缺。
后来我就从生活中熟悉的“牛奶”入手,让孩子做出合理的选择,有的孩子在家经常喝鲜牛奶,知道这样的牛奶比较好,保质期短,没有添加剂,适合每天饮用,而其他两种牛奶保质期长一点,可以外带,并且有的孩子认为铁罐的更适合外出携带,在孩子们根据保质期做出选择后,通过阅读食品添加剂的资料和品尝两种配料不同的小饼干,让孩子们发现配料中的食品添加剂的确会影响食物的保质期,但是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在这里其实我应该再追问孩子们,通过这些研究之后,我们的选择是否调整。我觉得这时孩子们可能会根据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些调整,这对引导孩子们在超市怎样选择食品做出一个示范。
后面再让孩子们来观察除了这些信息以来的其它信息,并学会用关键字来进行记录,孩子们完成的非常好,但是我在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有点乱,应该把这些信息先来分一下类,分为食品本身有关的一类、生产厂家的一类和其它的信息,而这一环节主要是研究厂家相关信息对于食品来说有什么作用、常见的条形码、Qs标记又有什么作用,通过分类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信息。
其实这一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期的食物、临近保质期的食物,我们还能选择吗?对于超市里买一送一的食物又应该怎样选择?这些可以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动获取食品信息,学会比较辨别食品优劣,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一环节我处理的比较仓促。(季志芹)
TOP
23#

很全面细致的资料,值得大家借鉴,尤其当前新课标解读是大家所渴望和期望看到的和听到的。
TOP
24#

很全面细致的资料,值得大家借鉴,尤其当前新课标解读是大家所渴望和期望看到的和听到的。
火柴盒 发表于 2017/5/9 15:49:35
谢谢。曾特的讲座值得一听,课堂教学主要是大家来研讨。
TOP
25#

活动丰富,报道详实,紧跟时代!
TOP
26#

活动丰富,报道详实,紧跟时代!
金亚军 发表于 2017/5/9 16:21:52
谢谢帅哥鼓励
TOP
27#

大新中心小学承办——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的一些随想

                                  崇真小学陆洁

作为一个非大新人更甚大新人的我来说,学校这次承办苏州市级活动让我就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来到大新中心小学,让我不断成长不断学习。充实着我的交流生活。就此次的活动发表一些随想:

一、新小新生命

这次的苏州市级活动,在一个多月前学校就统一制定了“生长的力量”这一主题。在夏校长的带领下,教导处就是年度最佳“场控”。首先制定好方案,合理的安排、合理分工。从学生的思维导图到版面印刷、从环境布置到学校文化、从种子发芽到枝繁叶茂……充分发挥新校特色,符合主题。虽然那天有一丝细雨,但是让所有听课老师都如沐春风,校园绿意央然。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让“生长”走进校园。

二、新小新课程

四位老师的课,我是最有感悟的。我从四位老师开始磨课就全程参与其中。从老师们一遍又遍开始试上,四位老师认真、细致、专注的模样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子里。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有时候聊起来,她们都在担心自己的课会上不好。对韩老师我真的要竖起大拇指,怀孕期间。奔波于好几个学校,还要换课,上课……有时候一个大拇指一个赞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不仅这样。韩老师作为东道主,这节《不倒翁》让我看到了我们小学科学一年级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这节课很好的给了我们一个示范。韩老师对于细节的处理都毫不马虎。橡皮泥的软硬程度会影响一年级的小孩子的操作,她一次次的跟换橡皮泥,直到找到不是那么粘的来给学生进行操作,让这堂课顺利的延续做了一个很好的保证。第二韩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一开始让学生玩四个大的充气不倒翁开始,让从来没有上过科学课的一年级学生一下子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原来科学课是这样的“好玩”。这对此次的完美的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正如苏大教授点评时说,韩老师的结尾最让人动容。原来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玩具都藏着科学的秘密,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感受科学带来的乐趣,让科学生活中“生长”。

三、新小新起点

对于此次顺利承办苏州市级活动,整个新小都焕发着学校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新小在夏校长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好,而在新小的孩子们也将赢得机遇、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TOP
28#

5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的研讨活动,听了季老师和惠老师的两节课,受益匪浅。《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节课,季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常见的材料设计活动,并分层次、有先后的出示材料,有效教学。
教学初始,季老师利用情景“选择牛奶”的话题展开,让孩子们观察牛奶盒(鲜牛奶、旺仔牛奶、梁丰学生奶)并说说理由,充分认识到保质期、生产日期。接着对保质期长短的讨论引出添加剂,再利用阅读卡片帮助教学,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了解添加剂的作用。再通过吃饼干的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添加剂的好处,教育孩子们用辩证的眼光对待添加剂。最后在其他信息的交流上,利用常见食品包装袋及“我查查”软件组合教学,让孩子直观认识。整堂教学环环相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标理念,让我印象深刻,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多一些思考,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更好地驾驭课堂!
TOP
29#

回复 28楼张家港小妮子的帖子

谢谢李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家一起有新的提升
TOP
30#

新课标下的科学课,实在高大上,下载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