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校承办苏州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教学研讨... [复制链接]

11#

活动花絮之大新中心小学校园环境


TOP
12#

活动花絮之学校宣传折页








TOP
13#

新课标的首次大市研讨活动,有意义!
TOP
14#

课精彩,思想火花的碰撞。照片抓得精彩!
TOP
15#

看课程表,科学老师上午基本没有课,下午连续上。哎
TOP
16#

陈喜燕老师对《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的思考:

我上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起始课。学生在三到五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物质的知识,比如水的三态变化、食盐溶解在水中等,所以学生对于身边的物质是有知识基础的,但是学生对于什么是物质,还不甚了解。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中本课的内容更是不可小视,在本课中要给学生初步形成一些哲学观点:1.世界是物质的。2.世界上的物质都在变化的,没有不变的物质。基于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对于教材内容进行了小小的变化。

本课的教学我从两大板块展开。第一版块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第二版块是让学生知道物质都会变化,并体验物质在变化。

关于第一版块内容的设计

从课前的折纸活动导入,让学生认识有的物体由一种物质构成,而有的物体则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玻璃瓶的观察,是一个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活动,这个材料是有结构的,有固体、液体,还有气体,有学生看得到的,还有学生看不到的,或者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物质,从而引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概念。

关于第二版块内容的设计

这个版块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从物体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转到一些物质的组合可以构成物体,在加深物质的理解同时,引出物质是在变化的。然后,通过让物质发生变化的活动,体验到不用的方法可以使物质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有些变化比如燃烧,可以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一些相对缓慢的变化,观看一些长期变化的快放动图,从而进一步地让学生认可物质都是会发生变化的。

最后,抛出分类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物质的变化,为后面的内容埋下伏笔。

总体而言,我是希望能够在我的课堂上,营造出“理趣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拓展思维,体验一些有意义并有意思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动脑、动手、动口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但是关于声、光、电这些能量到底怎么处理,一直困扰着我,一直没有找寻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TOP
17#

爱牛黄春方老师的点评:

今天我听了陈喜燕老师的课,陈老师的课完全不同于原来我们所知的认识物质的教学方式,从身边材料开始,引入了一瓶盐水,这瓶盐水是亮点!塑料,纸,金属,玻璃,空气,水,盐,二氧化碳全由学生说出来了

TOP
18#

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陆聪老师的听课感想:

上周五有幸参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新课标新策略”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上午我听了两节课,韩神娇老师的《不倒翁》和陈喜燕老师的《我们身边的物质》,两位老师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给我们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其中,《不倒翁》作为低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很多老师都比较感兴趣。从课堂中可以看出低年级小朋友对科学课很感兴趣,新课标让科学课从一年级开始很有必要。但低年级科学课有很多值得我去思考的地方。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目标达成到什么程度比较好?如何掌控低年级学生的实验活动?《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课其实是比较难上的,特别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什么是物质?陈老师让学生分析一瓶盐水中有哪些物质,能很好地让学生思考和体验我们身边的物质。其实很多老师对物质的认识也需要一定的学习和思考,如声音、电、光是否是物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另外,专家老师的评课一针见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午特级教师曾宝俊老师对新课程的解读,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我接下来的科学教学工作。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和体会,有不妥之处请谅解。

TOP
19#

东渡实验学校薛梦老师的听课随想:

《不倒翁》听课评议

看到这一教学内容针对的是一年级学生,不禁更多了一些期许,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认识到重心对于物体不倒的秘密吗?一年级的学生该如何驾驭呢?一年级的课堂管理又该如何?所以怀着崇拜的心态认真学习了韩神娇老师的课堂,收货匪浅!

一、以“玩”激趣,学贵有疑。

本课教学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一年级学生,也是新课标下学生的起始年段,所以在选择课题上韩老师贴近学生爱玩的天性,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指出本课探究的重点: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是什么,就这样问题同样也会触发一年级孩子的思维。

二、以“败”取胜,学贵有思。

本课教学环节环环推进,不同于常规教学,要引领学生探究“不倒的秘密”,首先让学生经历“倒到翁”的失败,从而助推学生大胆思考、猜测。多数学生想到要在空的不倒翁中添加重物,而面对未加“固定的重物”,学生自然又尝到了第二次失败,正所谓“败不馁”,此时的失败恰好将学生的思维深入带动,进而引领学生进入“固定重物”的再探究。终于,学生品尝到了初步成功的滋味。而课堂不仅止步于此,除了“上轻下重”的结构外,如何引领学生关注到不倒翁底部“圆球形”的形状?韩老师又通过利用塑料片制作“不倒翁”,认识到底部形状的重要性,可以说孩子们又经历了“第三次失败”,激发了其更为深入的思考。

整课教学活泼生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逐步建立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的向往,我个人认为这正式我们初始年段的目标所在。


TOP
20#

有幸聆听了韩老师指教的一年级《不倒翁》,本节课可谓妙趣横生,有老师的精心设计,也有孩子的思维碰撞,课堂氛围浓厚,教学理念新颖。从观察老师手里的不倒翁入手,一下子激发了一年级小朋友爱玩的兴趣,孩子们迫不及待领到不倒翁后又惊奇地发现手中的居然是个倒倒翁,脸上充满了失望之情却又大大激发思考,这个环节可谓精妙绝伦,把主动探究还给孩子,让孩子充分经历了从观察-思考-探究这个过程,思维有深度,课堂有风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