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一般教学策略 ——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为例 [复制链接]

1#
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一般教学策略
——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为例


缘起
近日,江北区小学科学教师“提高科学素养理念下”的课堂研究培训活动在我校圆满落幕。作为从教还未到一年的新手,第一次在全区老师面前展示公开课,走下讲台的那一瞬间,感觉到的不仅仅是终于完成了一项使命,更同时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蜕变。现在回过头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相对客观地思考整个磨课、上课过程,反思教学的得失,别有一番味道。在反思的同时,尝试探索科学探究课授课的几点教学策略。
1.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科学探究课的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探究过程是否顺利开展。教师选择的实验材料需要具有直观性、真实性、趣味性,同时也要与教材的知识重点与难点相吻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为例,教材中选用蜡或者凡士林将火柴棒粘在一根铁丝上,然后一端用酒精灯加热。选用蜡和凡士林这两种材料,是利用它的状态变化来观察热量在铁丝上的传递,即热量使蜡融化导致火柴掉落我们便认为热已经传递到此位置。并且根据火柴掉落的顺序归纳出热在同一个物体中直线方向上的传递过程——由热的部位向冷的部位传递。
随后,教材安排了第二个活动,酒精灯在金属圆片上加热的实验。材料仍然选择使用蜡,但是这回是将其均匀涂在金属圆片上,观察它融化的过程,从而归纳热传递的规律。两次实验的材料变化,实验安排,让我们看到教材编排者的良苦用心,从热在单一方向上的传递到向四面八方的传递,利用蜡融化现象看的清清楚楚。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并最终引导得出“热传导”的概念。
2.教师应提前“下水”实验
为了课堂实验顺利进行,我提前尝试了书本中的实验,但是很快问题出现了,用蜡滴在火柴棒上的方法固然直观但是很难黏在铁丝上,而且很容易由于振动,不小心触碰就掉落,影响实验结果。另外圆盘上的实验不可重复操作,一个班8个小组8套材料,一般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要带7-8个班,那就要准备56-64套材料,而且由于蜡受热融化后会滴落在桌面很难清理。果然是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操作难度如此之大,对于成人是如此更何况四年级、十来岁的孩子呢?
于是我进行多次测试,不断改进调整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仍然可以选用蜡作为热显示的材料,但是把蜡提前制作成蜡环,可以直接套入铜棒,将铜棒一端固定,一端加热,省去了滴蜡将火柴棍黏在铜棒上的麻烦。并且套在上面的蜡环只有受热融化了才会掉落,不会因为碰撞或者铁架台移动而掉落,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
第二个实验,针对出现的问题,我选用了网上购买的温变油漆,均匀涂抹在金属圆片上。受热油漆颜色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受冷后颜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多个班级轮流交替使用,省去了涂蜡,清理桌面的麻烦。
    教师的提前“下水”测试;对实验材料、方法进行可行性的改进,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们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科学探究而不是浪费在无所谓的实验漏洞上,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于漪老师曾说:课堂的第一锤要敲打在孩子们的心坎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课吸引孩子们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简单点说就是好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无目的的游戏,而是有意义的探索,在玩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玩出“名堂”——这才是我们科学老师应该追求的。为了做到吸引孩子,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伊始我给孩子们演示了“火烧纸船”的小实验,小小的纸船竟然经受住了如此高温火焰的炙烤那么长一段时间,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并且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这热到底传递到哪里去了?在课上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平时最爱开小差坐最后一排的“捣蛋大王”翘着屁股、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纸船看,我想这样的开端应该是孩子们和老师们都乐于见到的。
除了导入吸引人之外,生动有趣这个形容词应该贯穿整节科学课。这与老师个人的风格也有很大关系,教师幽默、有趣,课堂上孩子们不时的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课堂轻松愉悦孩子们便学的轻松愉悦。因为科学学习必须是快乐的,快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的积累与锻炼。有时候我竟会不自觉得认为,教师这个行业和脱口秀节目也是有一定相似度。
4.充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活学生的探究潜能,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节课上我设计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完整的探究过程步骤。课后,有老师指出在设计实验环节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多,是否有必要花那么多精力让孩子们讨论,并且全班交流实验设计方法。我想说: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课堂的时间就应用在“刀刃上”,值不值得就要看这投入有多少的产出。这将近10分钟的讨论交流过程正是孩子们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绝好机会。以至于最后评课的江北区名师赵老师也特意提到了这一点,这10多分钟花的值,因为孩子们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迸发。有用“温变传感器”的;有“在铜棒上涂抹巧克力”的……布鲁纳说过:“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经历这样一系列过程我相信这对学生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2#

讨论交流环节做好很难,交流大都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掌控比较难,同时对交流情况要全盘掌握又是难。指导的作用不能全面发挥。
交流内容很重要。
TOP
3#

像这样的课,应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先尝试,然后交流,让学生提出设想,然后提出验证方法,老师的角色就是材料供应
TOP
4#

回复 2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完全同意,生生交流,是显示教师组织能力,引导能力的最大考验
TOP
5#

写的很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学习了。
TOP
6#

很会思考,也很会改进,学习了!
TOP
7#

学生的交流才会引起更深的思考!
TOP
8#

好有心的老师,向你学习!但是我也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金属圆片用了温变油墨,金属条为什么不用?两个都用有什么不妥吗?很想听听你的设计目的?
TOP
9#

能把你的教学设计发上来具体看看吗?
TOP
10#

回复 8楼胡小珍的帖子

哈哈 有考虑过这个设计,但是因为温变油墨能够承受的温度有限,大概100多度会变性,无法重复性试验。受不了酒精灯火焰长时间的加热。而且变化太快,学生还来不及反应也许就变完了,不能清楚地看到热传递的整个过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