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期末了,您是怎么带孩子复习的?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每学期期末都有老师提到科学课如何复习,该复习哪些内容,如何评价科学学习等话题。有的老师在复习时都是先把课本上的科学概念和探究活动过程整理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记忆;有的老师的复习是带领学生把课本上的科学概念和探究实验进行重现;还有老师通过出小报、竞赛等方式来复习,通过复习,我们也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已经到了期末复习的时候,那么您是怎么带着孩子复习的?

活动时间:6月20日——6月30

活动方式:你认为怎样才是对科学学习比较有效的复习方式?是一份清晰的复习计划?是一幅层次分明的板书?是学生的思维导图?是组织孩子们的一次知识竞赛?还是您创新设计的一道习题?还是……

快将您的复习方式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拍照等方式回复至本平台吧,您也可以在浙江小学科学论坛活动帖下跟帖发布。您的方式可能有机会在全国科学老师面前展示。

奖项设置:本次活动设置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20人获奖者将有机会活动爱牛科教赞助的精美科技类礼品一份。

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吧~

最后编辑湖州熊二 最后编辑于 2016-06-19 20:54:51
分享 转发
TOP
2#

好主意,好活动。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出一点子,与大家分享,这叫什么来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不对,应该是——只要人人都出一个点子,科学教学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TOP
3#

很好的一个议题啊!
TOP
4#

我们这里24号小学六年级考试,28日3-6年级考试。1-2年级不统一考试。
TOP
5#

我来说几句。
TOP
6#

好活动!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7#

关于期末复习的几点看法。
    1.年级不同,复习的形式不同。如高段可以考虑思维导图,如果是三年级则比较困难。
    2.学生能力不同,复习的形式不同。如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自理提纲的形式复习,如果能力相对比较弱,给学生太多的自主权,无疑是自寻死路。
    3.家长的参与程度也很重要。科学老师要教学很多班级,期末分配到的时间其实很有限,如果家长支持力度大,很多复习手段可以展开,如果学生忙于复习语数英语,科学只能做少量安排,不然也是自找没趣,没有什么效果。
    下面谈谈这些年来自己期末尝试的一些复习方法。
    1.复习提纲要简洁:复习提纲在科学网上有下载,网络上也有很多。复习提纲是学生复习的重要材料,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因此一定要简洁。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的条目不超过10条,甚至更少,如果满满的一大张,学生看看都害怕,效果也不会好。复习提纲把最重要,最关键,需要识记的内容罗列在上即可。
    2.错题巩固要实验:某些错题,特别是相对抽象的错题,如浮力、地球运动等内容,在错题分析时,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巩固,比单纯讲解原理效果要好太多,动手动脑结合做题,不仅可以学生更明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促成知识体系,绝对有奇效。
    3.互问互答促提高:复习提纲等相关资料,学生可以两两通过互问互答进行提高,一个学生提问另一个学生回答,连续答对10题该提纲可以通过。(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问答的形式比单纯记背学习效果更好,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同时也可以交流来查漏补缺,试过就知道好。
    4.思维导图多图示:对于思维导图复习,我个人还是比较提倡的,特别是高段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是思维整理、知识罗列的过程,对学生科学概念系统化是有好处的。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考虑更多的图绘,而非文字,一来小学生抽象能力能适合图示,二来利用导图来复习的时候,看图示比看文字也更容易记忆。
    5.后进生需逐步规划: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后进生,能力相对较差,习惯也不太好,家长也不太支持,这样的孩子,对于班级的统一要求是无法达成,教师需要逐步规划,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多读是第一步:让他们把提纲或者试卷上的题目,读一遍,读通顺。适当的抄一抄可以考虑,把复习提纲进一步简洁化,让学生尝试抄一抄,加深点印象。帮一帮促发展:让班级中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和后进生一一结对,并且和他们签订协议,如果能帮后进生获得合格,则进行一定的奖励。让学生互相帮助,其实帮助同学的同时,也是自己进步的方式。
    暂时就这些,后面想到再补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编辑舒俊波 最后编辑于 2016-06-20 08:27:07
TOP
8#

好方法。
TOP
9#

好方法,学习了。
TOP
10#

我看海风他们用计算机软件和题库复习就挺好!无纸化,低碳。
TOP
11#

能说下用什么软件呢
TOP
12#
TOP
13#

蓝馨雨


TOP
14#

熊带学生做的思维导图不错!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5#

复习最后阶段做减法,今天上交复习资料,明天上交作业本,后天上交科学书。
TOP
16#

回复 13楼湖州熊二的帖子

个人觉得 思维导图 重在“图”而不在字。正是将抽象、晦涩、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利用图来相互联系相互联想记忆,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但是这两幅看似记录认真、工整,但是难达到联想记忆的目标。个人粗浅的看法,欢迎交流
TOP
17#

方式多种多样,目地只有一个,抽时间整理!
TOP
18#

复习在聚餐活动里进行着










近日劲松小学实验室里的孩子们可兴奋呢!原来科学徐老师正领着他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食物》单元的复习活动——我们来聚餐!

在前期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食物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等六大营养成份和各营养成份的作用,还通过对膳食宝塔的研讨知道人体每天对各营养成份需要的比例关系,然后通过面包发霉这一探究活动了解霉菌的生存环境后,明白生活中晒干、腌制、冷冻、密封等保存食物方法科学原理。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知识水平上来参与聚餐活动的。他们以课堂探究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向老师领取推荐表格,并由全组成员一起推荐“佳肴”(小组合作,回顾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会对食物进行合理的组合、搭配)。老师审核通过后,组员就可以着手准备食物(亲身经历、学用结合、好学力行),等老师会将上课时间调换到某天上午的第三堂课后,组员们将自己精心准备好的美食,早上带到学校放在教室抽屉里,要保证上午第三节课可以吃哦(对不同食物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然后就是课堂聚餐,聚餐活动由组长推荐自己小组美食(会分享、交流各自的美食)和享用美食两部分组成。同时我们将邀请劲松晒客来为我们摄影(记录美好一刻、保存活动资料)。课后学生还可以将聚餐后的心得体会记录下,图片由“劲松晒客”提供。(展示自己,也展示本次活动成果,促进活动的分享与交流)

通过这样的单元梳理活动,让学生在推荐过程中,巩固知识、学会合作、和谐共处;在审核过程中,养成凡事都要有事前规划、准备的习惯;在烹饪制作美食中,亲自动手,掌握一些烹饪技术,明白家长做菜的辛苦;在整个活动中,悄无声息地巩固单元知识,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生活技巧。

TOP
19#

本学期学了论坛中海风老师采用的思维导图梳理方法,并且是在结合自己的PPT单元梳理的基础上进行
部分优秀学生作品:



TOP
20#

我的复习时间不多,就只有一两节课。也不希望学生与其他各科去抢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样让学生去玩“科学小游戏”。这样可以在轻松的时光中掌握一些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至于一些实验题的解答,只能靠学生在平常操作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TOP
21#





二维码复习~~~有想发
TOP
22#

好想法!
TOP
23#

很好的话题,建议做一下广告策划和宣传,这样响应的多,大家参考借鉴的效果也好!
TOP
24#

我的复习方法:
一、复习提纲法:
1.整理资料印一张复习提纲,罗列知识点!请学生用心去读一读,并用笔画出重点字词!引导孩子去关注!
2.复习提纲中我一开始是不小心有错,后来特意设置一些错误,请同学们去找!找到的有奖励!引导孩子去思考!
3.请同学交流重点字词,并说明理由,难写的写1-2遍!引导孩子了解重点!
二、框架思维法:
1.由薄到厚:整册书本单元梳理——单元课题梳理——知识点梳理——注意点梳理!
2.由厚到薄:相关知识点、注意点整理——知识版块整理——单元归纳整理!
3.同桌或者小组列成提纲和思维图进行交流!
三、经典回顾法:
1.成功记忆:我在科学课上让孩子们回忆记忆最深刻的知识,原因往往是自己带实验材料或者被老师表扬了,知识理解很深刻!大家分享后也很深刻!
2.错误纠正:经验研究表明,学生在一道犯过错的题目上特别容易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要花大力气去纠正!
TOP
25#





二维码复习~~~有想发

湖州熊二 发表于 2016/6/23 10:48:01

我也做了,因为题目是收集的,所以有些错误
TOP
26#

六年级复习课

以六年级为例,本人设计的《六年级下册物质单元的复习课》,基于实验+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复习。
一、单元复习目标
(一)科学知识
     1、学生能够知道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2、在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实验和小苏打与水混合的实验中,寻找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关证据。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整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分享交流学习成果。
      2、通过实验,树立证据意识。
二、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整理
三、教学难点
1、实验验证小苏打和水反应是物理变化。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知识整理
四、教学准备
小组:一份记录单,一杯白醋,一杯苏打水,一袋白醋。
教师:一杯白醋,一杯水。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复习概念“物质”。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物质,白醋,水。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板书:物质、白醋、水)
       学生回答并板书
教师语言:像同学们刚刚举出来的这些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叫物质,那声音和空气是物质吗?你怎么观察到他的存在?
学生预设:气球变大,证明空气。
          声音可以听到。
教师总结:那我们物质的定义就是能够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到的都叫物质。(板书:定义)

2、辨别白醋与水:那么这两种物质,哪一杯是白醋,哪一袋是水呢,你有哪些办法分辨出来?
学生预设1:扇闻,白醋有酸味。
追问:那通过扇闻,水这种物质是怎么样的?
学生:无味
学生预设2:尝
追问:这种方法你怎么评价?
追问:这些通过感官进行观察的,那除了扇闻,尝,你还知道哪些感官观察方法?(板书:感官)
学生预设:听,摸,看...
教师问题:还有其他方法辨别吗?
学生预设3:小苏打倒进去,有气泡就是白醋,没气泡就是水。(板书:实验)

(二)辨别“溶解”是否为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辨别小苏打和水的反应
(1)教师提问: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变化?原因?
     学生预设: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板书:化学变化、新物质产生)
教师提问:那你认为小苏打和水混合是什么反应?理由?
     学生预设1:物理变化,因为溶解了。
     学生预设2:化学变化,因为消失了,没有了。
教师提问:那你怎么证明小苏打和水混合后没有新物质产生,里面依旧是小苏打和水这两种物质呢?
     学生预设1:蒸发(板书:蒸发)
     学生预设2:加白醋,有气泡就是还有小苏打。
教师语言:哪种方法更便捷?那我们就用加白醋这种方法。
(2)学生拿材料实验。
(3)汇报交流(板书:溶解)
教师语言:小苏打溶于水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证明了你的结论?
学生预测1:物理变化,因为还有气泡生成,就证明里面还有小苏打。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板书:无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二)思维导图整理
1、通过刚刚实验,我们将这些关键词用圆圈和箭头进行连接,就形成了思维导图,这节课我们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整理。
2、思维导图练笔:ppt上出示关键词(固态、液态、气态、形态、油)与气泡,让学生进行标箭头,并说明箭头方向的原因。
教师语言:箭头应该怎样打,才能更好的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油和液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那箭头怎样表示呢?
3、请小组拿取思维导图记录单,用ppt上出示关键词完善思维导图:过滤、声音的产生,蒸发,音量,音强,声音的传播,气体,溶解快慢、......
  温馨提示:
            (1)、自由选择并添加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
            (2)、1、2组负责过滤,3、4组负责溶解,5、6组负责蒸发,如整理后还有时间,则可继续整理其他关键词。
(3))在材料区选取自己小组负责的关键词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可以认一认,用一用实验材料。
2、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思维导图,下面同学如有不懂或评价的同学可以举手。
要求:汇报小组如有修改或添加用红笔进行记录。
教师语言: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利用这张思维导图,继续进行完善。



TOP
27#

回复 7楼舒俊波的帖子

好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TOP
28#

五年级的复习
从上学期开始我就着手对学生的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行训练。这学期每单元学完后,我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人手绘制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理解一单元的科学概念,绘制思维导图时,要求用图文的形式绘制,用最简单的方式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学期结束后,我用PPT的形式,回放每单元的实验照片,对照学生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相关的概念,对重点内容进行罗列,加深印象。当然,适当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我会让学生做一下上两年的期末试卷,上传试卷答案,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批阅,在练习与批阅中查找自己的不足。
TOP
29#

谢谢你们提供了这么多复习的方法。
TOP
30#

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