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6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研训总结(喻伯军) [复制链接]

1#

2016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研训总结
喻伯军  


  【编者按】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已经走过15个春秋,驻足思考一些重要的课程问题将会有很大的益处。如我们是否真正着眼于未来,为孩子开发更为合适的课程,将带来别样的意义。

  课改深处是课堂,更深处是课程本身。在当前课改大背景下,随着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我们的课程改革正在从课堂教学的变革逐步向教师课程建设的方向发展。本次在湖州安吉县实验小学开展的省小学科学疑难问题研训活动,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举行的。自年初起,全省各地市已经陆续开始付诸探索和实践,借此研讨活动,将经验进行交流,观点进行碰撞,课例进行研讨,将有助于全省拓展性课程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开辟一条路径是艰辛的过程,需要所有科学人群策群力、共享智慧。我想用鲁迅的这句话表达我对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展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让我们期待那一条绿草如茵、小花烂漫、莺啼燕语的小径带给我们的欣喜。                                          

                                    ——by  夏日蒲公英


  匆匆一天半时间,培训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从大家微信研讨和笑声中看的出来,这样的培训对大家都是有帮助的。所有资料都会上传论坛、网站,请老师自行下载学习。

   一、感谢与期望

   感谢东道主给予的支持和细心服务;感谢执教、讲座的专家和老师;感谢提供经验和资料的教研员和老师;感谢默默工作的服务团队!

   2016年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研训在安吉实验小学举行。这是顾云涛老师上课的图片,学生在《松果秘密》一课中研究菠萝的曲线。学生专注的研究代表着我们这次研训活动,也代表老师们将以这样的专注研究开展拓展性课程。

   这次会议主题是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它是浙江省深化义教课改的一项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们全省的科学老师而言,是小学科学继续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二、会议简况

   这次研训活动参加人员约280人左右。专题讲座1个,专题发言3个,分别来自教师、教研员和青少年宫。这三个发言是有层次的,田精华老师是代表我们一线的老师是怎么样开展研究的;朱颂伟老师是代表教研员如何引领的;翁铭锋和刘俊代表校外辅导机构怎样开展拓展性活动。研究课2节,《悬蛋》和《松果的秘密》,代表了拓展性课程发的两种路径。本次活动增加了课程资源展览(4家)和拓展性教材展示114门。自2015年省研训活动之后,许多学校老师开始着手开发拓展性教材,有些是多年的积累,有些是慢慢开发出来的。有教材总比没有教材好,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不一定需要纸质教材去呈现,但是我们都要有课程的意识。

  活动微信互动研讨约600条。这次微信互动质量高,参与面广,许多教研员和老师都参与到主题的研讨中。很多教研员和老师的说法、提法很到位和中肯,有些老师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在发言,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微信研讨是参与研训活动非常好的载体。

  本次活动的报道和资料都已经上传到省网论坛和网站。

  活动图片报道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0694.aspx

  

  会议资料下载:   https://yunpan.cn/cS7dAJ3YQQD7T  访问密码 bcd1

  课堂实录等文字报道: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0695.aspx

课堂录像: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0704.aspx


三、活动给我们的启示:

1.《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德环境教育案例分析》

  陈晓萍老师的讲座,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构建课程的方法,即主题—能力—相匹配的方法;

还分享了课程教学中的德国经验。


2.《悬蛋》课例

宿历老师执教的《悬蛋》,提供一种思路:基于教材内容的合理拓展。它不是拓展性课程,是基于教材的拓展性活动。这是一线老师非常容易操作的路径,我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是需要提倡的。关于教材内容上的拓展,宿老师通过系统安排一个学期的拓展内容,开发相应的拓展内容,提高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能力。在教师微信评论中,从一开始的教学方法改进,到后来聚焦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这种讨论的转向,体现出课程开发的意识。3-4年级课时不足,可以尽量兼任综合实践,既解决课时,又解决学习的内容,因此大力提倡三四年级兼一节综合实践。

3.《松果的秘密》课例

顾云涛老师执教的《松果的秘密》提供另一种思路:社团活动如何做成课程,如何利用自己的兴趣特长,转化为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老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转化为课程资源。老师在转化过程中,要有广阔的视野,以科学为主线,整合技术、数学、艺术、表达等要素,所有要素为我所用,开发拓展性课程。

4.《动手动脑做拓展》专题发言

田精华老师展示了《动手动脑做拓展》的精彩发言报告。借用小石头评论:田老师的讲座果然是精华!安吉陈晓龙说:做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善于总结,善于拓展的科学教师。田精华老师作为一个一线科学教师的代表,做的很扎实有创意。全省有很多像田精华这样的科学教师,这么多科学老师一起推动小学科学的发展,这也是浙江小学科学的一道风景。我们的目标是把一个个有趣、有价值的活动,做成一门有目标、有结构、合逻辑的课程。这是一条比较难的路,但是也是可以走的路。田精华已经在这样做了,慢慢的,他把这些聪明的创意,组合成有目标、有结构和逻辑的课程,他的课程将极大的受到学生的欢迎。

5.《指向学本课堂的整合与拓展》专题发言

朱颂伟《指向学本课堂的整合与拓展》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吴兴区的教研活动设计呈现出有策划,有层次(整合、拓展、融合)地推进。我认为整合是基础,也是最难的,需要集合大家的智慧来做,其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超越教材,但不可以脱离课标。拓展是发展,需要跟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其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课标是标准,教材是参考。融合是重构,在前面两个基础上,再做综合的这些活动,已经走向课程。

  6.《西湖区的社团活动》专题发言

翁铭锋老师介绍的《西湖区的社团活动》,虽然是西湖区青少年宫,但是隶属教育局管理,协助教育局承担全区的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有充足的经费保证。他们的做法是10所试点学校先行,重点扶持社团,百名教师培育,社团资源库建设,社团文化节;一系列的有结构的设想,使得他们在拓展性课程上做得很好。五大拓展性课程的探索,留有悬念,让大家来学。

刘俊《小酵素大能量》的拓展活动为期三年,逐步形成课程。他们基于实践的案例有:鱼缸水质净化,污水净化对比实验,酵素洗菜,环保酵素的制作,环保酵素的应用。大家一起来探索,使得课程更加丰富。

  四、关于拓展内容和拓展性课程

省深化义教课改文件精神指出,开发拓展性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允许百花齐放,提倡做起来,只有做才有希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

回顾2016年省拓展性课程研训活动:2月,中德合作项目的10所学校,开展了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研讨会;325日,省小学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举办了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专题研讨会;6个工作室将开发300个拓展性课程资源;3-5月,浙江小学科学网向全省征集小学科学拓展性活动素材和课程;415-17日,浙派名师活动展示了拓展内容的课堂教学;4-5月,瑞安、临海、舟山、下沙、吴兴区、萧山等地,相继举办了拓展性课程的研训活动;6.6-8,省疑难问题研训,继续开展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训。这仅仅是不完全统计。

1.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人人必学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一部分地方课程。拓展性课程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课程,包括社团课程和一部分校本课程。在实施拓展性课程之前,首先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国家教材内容是保底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的,学好国家课程(基础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的主要任务。其次要增强课程意识,不要只盯着一节课,要把教材整体考虑;不要只盯着教科书,要考虑更多的教学资源;不要只盯着课堂,课内和课外都很重要。课程意识强的老师,看到什么都是课程资源。上虞城东小学,一对乌鸫的案例,新浪微博的直播等,引起媒体的关注,最后变成感恩教育的课程,这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拓展内容与拓展性课程有何联系和区别?拓展内容:表现为一个个活动;拓展性课程:表现为有结构、有层次、合乎逻辑的一个系统。借用苏爱娣老师在微信中的回答,两者在选择性、兴趣性上是一致的,区别体现在全体性、层次性上。目前多数学校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主要为特长生开设,学生自愿参加,不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拓展性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强调全体参与。原则上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校均应开设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特长的学生可发展和提高特长,没有特长的学生可发现和培育特长。另外,有些学校通常把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这是不对的,拓展性课程必须列入课表,在规定的周总课时内安排教学,当然可以把课内课外打通。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开发课程是很难的,怎么样把它变成课程呢,这需要一个探索。


2.拓展性课程开发的两条主要路径

通过培训和研讨,我们推出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的两条主要路径。一是学科教材内拓展(如《悬蛋》一课),从教材内容走向适当拓展,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拓展的目标指向激发兴趣、知识运用、培养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知识的加深和拓展不是重点,兴趣、运用、能力、态度的发展才是重点。促使教师思考学生学什么才能学得更好,才能更好地达成基础性目标。二是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如《松果的秘密》一课)。从活动设计走向课程建设是一条老师可以操作的路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与实施拓展性课程的区别,在于是否全员参与的选择性;兴趣小组是百分之十的学生参加,社团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参加,拓展课程就是百分之百的学生参加。我们的方法就是,设计活动以后,把活动目标化、结构化、层次化,会形成一定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改进,会逐步形成成熟的拓展性课程,甚至精品课程。

3.制定课程纲

  怎样把一个个活动走向课程?其中重要环节就是制定课程纲要。拓展性课程的课程纲要至少包含四个要素: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安排);实施方法(组织、管理、课时、场地);课程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

例如这次展览的几个课程教材:小鲁班工作室课程纲要; 玩魔术学科学系列课程课程纲要;生活中的小科学课程纲要及教师用书。

  4.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要保护学生的兴趣。内容要有科学性,概念的逻辑发展要明确,不能以内容的堆砌为形式。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要拘泥科学,需要发散到所有学科,以科学为主线,综合技术、数学、艺术、表达等元素,来开发课程,还要用好网络资源。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把自己的爱好特长,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有好奇心、求知欲,也要像学生一样先进行探究,提高能力;每一位科学教师要有自己的拳头项目,这样学生会更加丰富多彩。

  5.一些具体教学建议

  实施拓展性课程,要有打破一般课堂流程的勇气和决心,从学生出发,特别关注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不要有一节课就完成的想法,要有长期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提倡教师少讲,学生多做多思多辩,特别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些具体评价建议(针对学生的评价)制定最低标准,并非全员要求;以激励为主的等级评价;项目的长期评价;及时记录整理课程实施的成果。

  6. 给教研员的任务

  在本市(县区)开展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研训活动;在教研活动时,尽量安排体验式、参与式的活动;鼓励科学教师探索:指导教师开发切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拓展性课程;及时发现、总结各校的优秀经验,发送到浙江小学科学网共享。

  7.给科学教师的任务

树立建设拓展性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的思想;实践探索学科内拓展和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的开发路径;根据自己的特长,努力建设社团活动的课程,并逐步修改完善;把好经验分享到浙江小学科学网。

五、方向与展望

   课程建设是教师的成长重要路径。原来教师一般都关注怎么上课,现在更加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建设自己的课程。

   课程建设是教师的自觉追求。从课堂教学研究走向课程建设,将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途径,建设自己的课程将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丫儿 于 2016/6/14 9:33:5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向科学内涵要质量,提升科学的内在价值!学习了,谢谢分享!
TOP
3#

大科学课模式正式启动了
TOP
4#

现在更加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建设自己的课程。
TOP
5#

浙江小学科学走的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科学圣殿的艰辛之路;作为旁观者,感觉我们做的还与此差距很大,我们只不过是路边的一块青石,要想成为连续的路,还需扑下身子,融入泥土。为浙江小学科学这条科学坦途的铺建点赞!
TOP
6#

紧跟前进的步伐,不能落下!
TOP
7#

黎黎的概括精到!我们一直都希望做到,做好!努力!
TOP
8#

这几天刷屏了
TOP
9#

好资料,值得收藏
TOP
10#

好活动 好文采。科学教育 任重道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