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当我踏进一个班级家长会的现场,在门口撞到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孩子惊诧地瞬间,看到我身边的詹老师,立马笑嘻嘻的喊道:詹老师好。喊完,便转过头,大声地喊道:詹老师来啦!詹老师来啦!这个小子就是我要说的主人公----小C。
小C就是这样一个调皮但机灵的孩子。从我开始给他上科学课的第一天,我就摸清楚了这个班里的底细。作为一个从一年级就住校的住校班,这个班的孩子家庭几乎都以做生意为主,平时孩子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少。小C作为该班的一员,却是少有的几个会读书的孩子。每次做事都比较快,虽然偶尔有些毛躁和偷懒,但认真起来做事却一丝不苟,我也从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
四年级,一个偶尔的机会,学校航空模型队需要招收学员参加市区科技节的比赛。小C获得了我的垂青,将他选进了我的航空模型社团。经过2个月的训练,小C的直升机遥控操纵技术突飞猛进,具备了去市里比赛获奖的可能,作为四年级的孩子,他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了市科技节的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也算对这两个月训练的肯定。小C满心欢喜,也暗暗下决心要认真训练,争取拿一等奖。
接下来的时间,小C先后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锦标赛、区比赛,也先后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终于,到了六年级毕业,小C的实力具备了冲击省赛小学组第一名的实力。在那个暑期,小C又跟着我们暑期集训,备战省赛。在这个暑期集训中,小C表现并不积极和踏实,虽然他飞出的成绩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往年学生的最好成绩,但是稳定性不够,我们也多次告诫他,需要提高稳定性。否则,赛场上不一定能够发挥正常水平。小C自信满满,也许是和去年省冠军较量的获胜让他对自己信心十足,也许是他对自己水平很清楚。
在宁波的省赛上,他“幸运”地被安排在全场第一个出场。旁边的朱老师提醒我,是否要和裁判商讨下,找个借口将他排到后面比赛。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锻炼孩子极好的机会,便否定了他的想法。如果小C真有实力,第一个出场,拿冠军,这样才能更加凸显他的真本领。
然而,事与愿违,不知是紧张还是飞机调试不稳定的缘故,小C在裁判多给了他一次试飞机会的情况下,尽然三次都未能完成全部比赛。第一次省赛变成了打酱油。一下赛场,小C便流出了眼泪。从来都是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小C居然破天荒地哭了。我们极力地安慰他,虽然我有些自责没有去协商把他安排在后面,但是小C的这次经历我相信对他的成长一定会带来深刻地教训,能够促进他的成长。
比赛后,我和小C父母通了电话,告诉了他们孩子比赛的状况。比赛回来,我和朱老师与小C也谈了很久,我们一致认为,正是平时训练的稳定性不够和临场比赛的心理压力太大,才导致比赛临场的发挥出现问题。小C默默地听我们分析完,点点头表示赞同。我又给他布置了作业,回家写一份比赛反思。
省赛结束后,小C也毕业成为了初中生。从他的反思中我也看到了对于这次比赛的遗憾与失望,但字里行间里也看出他开始懂事了,对自我的认识也更加到位。第二年的训练与比赛,小C不再嘴巴上说说,而是踏实地进行训练,用实际表现征服我们,在学弟学妹面前做好榜样,操控水平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很快地提高。在当年的省赛上,果然不出所料,以破纪录的表现获得了省赛直升机障碍赛的第一名,紧接着第二年也蝉联了该项目的第一名,并再一次提高了该项目的成绩,堪称是该项目的霸主。最终,我带着小C又先后参加了两届全国直升机障碍赛比赛,小C又获得了银牌的好成绩。
2015年,小C通过科技特长和学业的优秀成绩,顺利地通过学校保送,进入了杭州高级中学。从2008年我见到的虎头虎脑的小子,成长为接近180的帅小伙。七年的时光,小C一直陪伴我走下来,在模型队的最后日子里,小C还帮助我带小队员,帮我维修飞机,提出模型队的整合建议,俨然成为一个小“助教”。
小C仅仅是我模型队的一个案例,2015年,我的航空模型队13位学生全部保送到重点学校,也希望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他们能够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在2018年的6月能够送来一个个喜报,踏入理想的学校。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