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困惑想到的……
由于我们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到现在才上第四单元的内容,可才发现自己存在一个大大的失误,六年级第四单元主题是生物的多样性,其中第一课就需要让学生调查校园的植物和动物,可现在已是冬季,如何让学生来深入考查呢?五年级第三单元要研究《什么样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一课,要比较有无植被是否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北方的冬天很难找到绿色的草坪……博友们遇到这样的事又是如何解决的?
我首先意识到科学教师要超周备课的深远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做一个合理的调整,也提醒了自己今后再教这个单元时提到第三单元之前的必要性。这也让我想到了其它单元的课程,比如五年级第一单元需要孩子们建生态瓶,讲到这课时已经入秋,和去年在下学期建生态瓶的感觉是大不相同,原因之一就是受到季节的影响,孩子们找水草和鱼、虾、或者蝌蚪都比较困难。某个孩子找到自然水域中生存的动物则被孩子们视为珍品,但如果把这课安排在下学期,(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的时期)来教学是不是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发现呢?如果可能把这个单元改在下册是不是更完美呢?
自己没有超周备课,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可没有超周备课的我想不只我一人,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如果能考虑到地区差异、气候影响,在这方面做一调整是不是更利于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呢?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很想知道诸位博友对这个问题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