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政频:《磁铁的两极》教学实录
时间:2015年5月12日
地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执教: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许政频
主题:经典课例在演绎——技术支持教学
活动:201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活动
记录:陈梅娟
教学实录:
先讲个小小的故事,有没有看枪战片,很多电影里会出现杀手、刺客。很早很早以前,我国有位非常著名的皇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这么伟大的皇帝,但是胆子很小,留给我们一个遗产:图穷匕见……。
秦始皇在皇宫的大门做了一扇磁铁做的大门。想想看,秦始皇的这个想法是怎样的?
——匕首是含铁的,会被磁铁做的大门吸住
运用了什么原理?
——磁铁会吸铁
老师这里有一块磁铁,有个小铁珠,会发生什么现象吗?
——什么现象也不会发生
等会儿说说理由
——铁珠会被磁铁吸住。
如果被吸住,是什么原理?
——因为磁铁会吸铁
刚才你说什么也不会发生,什么理由?
——太远了。
(课件演示:铁珠被吸住)是什么原因?
——磁铁吸铁
如果放远一点,会怎么样?
——吸不住
——在磁力以外的范围吸不住
有两块磁铁,一颗小铁珠不能被A磁铁吸住,另一颗小铁珠被B磁铁吸住了,什么原因?
——……
——B磁铁的吸力大
可不可以这么说:不同的磁铁磁力大小不一
(出示图片)
现在有三块磁铁和三颗小铁珠,有什么不一样?
——小铁珠的位置不同
可能会怎样?
——磁铁A被吸住,其它都没吸住
这是结果,老师告诉你结果:都被吸住了
有可能什么原因?
——可能B磁铁的范围很大,A和C小一些
——磁铁ABC的磁力是一样的,三颗小珠子都在他们的范围之类
看来同学们都会分析自己看到的现象
不同的磁铁,它们的磁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个磁铁来说,它的磁力大小一样吗?
听明白了,老师刚才的任务是什么?谁说一下
——磁铁的两边磁力一样吗?
——它们的磁力一样吗?
这一块磁铁上的磁力一样吗?刚才有同学说道两边,也可以试试
(学生分组活动:用磁铁吸回形针)
本环节短信评课:
许老师的课很放松,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条形磁铁吸铁珠,是不是用实物比较好?
(分小组汇报)说说你们的方案
——把磁铁竖立着看看,吸得哪个高?
听明白了吗?(教师演示)是看多远的距离,难能吸上来。
通过什么标准来确定磁力大小不同?
——高的是磁力大,低的是磁力小
这个高低代表什么?
——高低代表距离
这个方法大家可以试试,今天的回形针是一个厂家做的,是一样的。今天的磁铁也是基本一样的
还有别的方法吗?
——把回形针放一个位置,标记,吸引试试
——一个人举着把磁铁放平,一个人在两边各放一个回形针,再在上面挂,看数量
刚才你们的活动中,有什么问题吗?
——中间放不上,掉下来
你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可能是中间的磁力不够大
刚才,一块磁铁上的磁力不同,也想到了用回形针来做,还有什么办法检测?
——传感器
怎么用?
——靠近
怎么来完成测量不同的位置磁力是否一样?
——用磁感应器在两边测一测
就两边吗?
——中间也可以
有没有不可以的地方?
——没有
怎样比较磁力大小?
——先测两边,再测中间,对比一下。
你们选了三个位置:两边、中间
还有(可以测的)吗?
——还有侧面
先要确定测定的位置。确定哪几个点比较合适?
——确定两头、两头偏一点的方,中间一点的地方
老四印了一张表(出示),确定了五个位置。现象你缺少什么?
——传感器、记录纸
数据很重要,要不黯然说明不了问题
(学生领取记录纸)拿到设备就可以开始了。
(学生分组活动:用传感器测磁力)
【以上环节教师评课】
学生和教师的思路感觉有些差异,不在一条道上
那么先进的仪器,为什么只选五个点?
为什么不先用回形针,再用传感器呢?
能不能然学生先预测?前面两个学生一优一定前概念了
前面的铺垫太多,学生真正研究时间就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位置,但教师最后还是定了五个位置
是否传统的方法较好,网磁铁上挂回形针,形象逼真
科技改变课堂
技术的意义有多大,要看你怎么用
设备的改进让实验数据更精确了
从小锻炼数据分析能力
这么好的东西应该是辅助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展示数据)看看前七名的数据,能发现有什么规律?
——中间的数据都是在2.00以下
——每个小组 每边的数据都不一样
——磁铁两端的磁力都比较强,中间比较弱,靠近两边的地方不是很强也不是很弱
单个一块来看,两边的数据都比中间的大。有没有发现还有什么共同的?
——每条磁铁从高到低到高。(教师板书符号 :高>低 <高)
看同一块磁铁,磁铁两端的磁力较……
——强
我们把这个两端,叫两极。
(出示一块条形磁铁)这也是一块条形磁铁,指一下它的两极
(出示蹄形磁铁)这也是一块磁铁,指一下它的两极
在生活中,你还听说过两极?
——地球的两极
——电池 也有两极
(出示蹄形磁铁)这块磁铁的磁性,哪里会比较强?
如果用回形针,检测会有什么不同?
——吸引回形针的数量会有不同
今天把这些带回去玩一玩,还有什么其他的特点。
【以上环节教师评课】
指出两极用幻灯片或投影会更清楚
从整堂课的时间安排来看,故事导入花了近5分钟,关于“小铁珠”“的假设,分析花了近8分钟,有意义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3 10:37: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