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人 读己
——参加市名师班“读”阶段展示活动随记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1月29日,桐乡市名师奠基工程“读”阶段展示分析诊断活动在市教育局会议室举行,虽然只是高端班和研修班两个班级(一百多人)的内部活动,但用“高大上”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不管是会场的布置、环节的设计或导师的到场,都让每位学员感受到了市领导和培训班老师对本次活动的重视。
一下午的展示活动分成“读名著”、“读名师”、“读自己”三个板块依次进行。有21名学员(嘉兴市名师或学科带头人、桐乡市学科带头人)先后亮相,每个板块有1名主持人、3名汇报员和3名观察点评员,他们各司其职、尽力展示,亮点颇多,“名言佳句”也不少。
本次活动中,到会的专家团队阵容非常强大,有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有嘉兴本地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刘晶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朱益群。他们不仅点评了学员们对“读”的体会,还亮出了各自的观点,让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老师尽情享受了一次平日里无缘接触到的精神大餐。
读书:汲取他人智慧
1.学员谈体会与观察员谈发现
“读专著”板块由杨春梅老师(小学语文)主持,亲切、灵动的主持风格让冬日的会场充满了浓浓的暖意。俞翔老师(小学语文)第一个登台,他汇报的主题是《放宽历史的视界——海外中国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介绍的专著是《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沈炯老师(初中英语)汇报的主题是《多元化文本解读》,他介绍的专著是《英语阅读学习中的材料处理:解读和使用》;陈亚军老师(幼教)汇报的主题是《一百种是在那里》,她介绍的专著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三位老师阅读的书籍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都能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来交流各自的体会,这正好给了担任“观察员”一职的我一些发言的素材,也掩饰了自己因没有好好阅读却要点评他人读书情况的心虚。结合自己以前了解的关于读书的学问,我完成如下发言稿: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人生有限,知识无限。“读什么?怎么读?怎么用?”这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刚才三位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1)读什么书——放宽阅读的视界,追求多元与融通
首先,可以读一读不同类别的书。像俞翔老师那样,不管是历史、地理、哲学,还是美食、养生的书,只要能丰富我们的阅历、充实我们的生活、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的,都值得一读。可能在短时间看来,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不大,但其实我们会发现:要做好每一类事情都需要钻研,都有它的窍门,也有其相通之处。
其次,是读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书籍。我们可以像陈亚军和沈炯老师那样,阅读有助于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的书。这一类书将是我们三年研修中需要下决心大量阅读的。
(2)怎么读——深化阅读的过程,提高阅读的质量
一是长期关注。从俞翔老师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文史方面的研究绝不仅仅一年两年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对关注的主题保持长期的研究,三年、五年、十年或更多,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阅读的收获也会更多。
二是带着思考阅读。从多视角去观察与思考,不迷信已有的结论,可以让阅读的质量上一个台阶。
(3)怎么用——寻找读与做的联结点,提高学习的成效
读专著,如果能不局限于该书、该领域,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实践着力点,汲取他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思想,我们就能实现阅读价值的最大化。
初中英语学科的沈晓彤和职业教育的伍德刚老师,分别从好书的选择、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与所读专著有关的理论支撑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感觉他们的点评更加流畅、更具互动性,而我只是“读”了一下记录在电脑中的内容,语速又快,看到提供的话筒是坐式的就没有想到要转过身去面对大家,看起来虽然是个小问题,但实际是综合能力上很大的差距。
2.导师点评与亮观点
本板块的引领导师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刘晶老师,她说:“听老师们的读书汇报,仿佛读到了三个老师的不同特色:俞翔老师的博大(不只是读一类书)、 沈炯老师的执著(坚持多年探索与实践多元解读文本)、陈亚军老师的用心(找到了打开孩子心智的钥匙:了解孩子)。”
以下是刘晶老师亮出的读书观点:
教师谈读书,和普通的读书不一样。要有一些书生气、书香气。要读懂教育、读懂自己、读懂社会,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1)“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读教育书:学会辨别。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需求不一样。需要专业理念的引领,需要从读书中获得。读经典案例、同行经验、名师观点。在读的过程中,要有所批判地读,把自己的观点注入进去,与作者进行深入交锋,不断创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不断走向成功。
(2)“有一搭没一搭”读圈外的书:学会汲取。不能把自己沦为只读教育类书籍的“囚徒”,哲学、散文、宗教故事、哲学美文,可以让我们的记忆宝库中存储大量活的教育资源,能为教育教学打开全新的视窗。
(3)“读一遍再读一遍”读文学类的书:学会融通。排遣情绪,随心而读。文学有特殊的文化审美功能,尝试心平气和的读一遍再读一遍,在宁静的阅读过程中品味、咀嚼。找到“清风拂过心灵”的感觉,慢慢融通。
(4)“你读我也读”师生共读:学会悦读。师生共同阅读有利于各自成长,对孩子来说,这是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催生素。对老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有计划地选择好书,对孩子语文素养的积淀与发展有很好作用,方式:大声读、持续默读、读和说写结合等。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主持人杨春梅老师借用林海音的话这样描述读书的重要性。
读人:学习名师精神
在“读名师”板块,陆国良老师(高中政治)的主持大气而灵活,他说:“名著,是作者思想的冰山一角,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名著了解背后的思想……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教师心中的你,那个名师……”寥寥数语,带着大家进入了追踪名师的行列。
1.学员谈体会与观察员谈发现
李秋霞老师(综合实践)以《在工作中成就自我》为题介绍了嘉兴市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张建芳老师的成长历程:投入、博彩、创新、守望。其实,张老师还是小学科学教研员、嘉兴教育学院义务教育教学研究处处长。由于经常在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中碰到,对他的很多事迹是有所了解的,一直佩服张老师的工作效率,这些多条线的工作是如何去一一完成的?张老师对于青年教师的鼓励和培养,我也同样有很深的感受,在我的从教经历中,张老师也多次给予了帮助,他的“重在过程不在结果”“享受工作的快乐,不必刻意,但理论积淀很重要”“喜欢敬业爱岗老师,而不是耍小聪明的老师”等很多观点让我经常回味。
沈德明老师(初中语文)追踪的名师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专家李镇西,重点介绍了他的理想、实践和读写情况。聂玉华老师(高中语文)介绍了北京十四中校长王建宗,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老师“一动一静一书生”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的读书境界。
杨建伟(综合实践)、李荣华(中学美术)和张晓东(高中数学)三位观察员指出:每个名师都有其独特之处,虽然他们的经历与成就是我们学不来的,但他们都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我们学习名师,就是要学习其背后的精髓,循其经历、学他们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2.导师点评与亮观点
导师朱益群老师说:
成为未来名师需要“三心二意”。“三心”是指诚心、真心、信心;“二意”是指学习的意识、实践的意识。
名师有哪些特征?先进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生活人生的观点与众不同;平和工作态度:不自卑不自傲;独特的工作作风:善于收集、思考,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倾向;丰硕的教育成果:科研、同伴、追随者等。
如何成为名师呢?第一阶段是经历、模仿、外部知识、行为变化;第二阶段是学习、创造、内部催生、思想提升。
读己:善于规划成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次活动的第三板块安排的是“读自己”的交流,由陈国清老师(高中历史)主持,她的主持理性、深刻,这正是我们将要进行的审视自己时应该持有的态度。
1.学员谈体会与观察员发现
沈耐(幼教)、蒋娟娟(特殊教育)和周跃东(小学语文)老师都从分析自身优势和不足出发,介绍了各自的三年研修规划与展望,非常详细,有的已经初显成效。其中,嘉兴市名师周跃东老师以《清空、重装、刷新》为题的发展规划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
教师专业发展永远在路上。
清空,是为了更多的储存。把“硬盘”格式化,重新启动。即删除所有繁杂的东西,把更多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观念、思想、目标与价值重新定位,让工作的容量科学储存,以便有更多更好的成长空间。
重装,是为了更快的启动。保留有用的,同时升级换代。如:教育观念、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改变。
刷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是目标和策略的问题,目标写在纸上与写在心里是有质的区别的,刷新,更是心力的较量,心力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刷新的四个措施:阅读,从根本上着眼;实践,从历练上着实;反思,从提升上着力;创新,从个性上着手。
吴雷霞(小学数学)、朱永春(初中德育)和赵惠松(高中物理)老师进行了点评,其中赵惠松从反思、规划、提升和超越几个层面进行,吴雷霞老师从规划的个性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她说:
规划制定要突出个性,不一定要过于全面,一要注意科学地整合,比如:学习、实践、科研等,缺什么就补什么;二要注意方法。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除了自我加压、闭关修炼修炼以外,还可以多赛课、多实践。
朱永春老师从梦想和发展两个方面谈了对规划的看法,他说:
在座的老师都是带着梦想而来的,都希望在若干年后能够构建我们的教育圣殿,教师专业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一份切实可行的规划。人的成长,其实就跟生物界中动物的发育有可比之处,有的老师能够像昆虫那样经过“作茧自缚”后化蛹、蝶变、飞翔,而很多老师一辈子就只做了爬来爬去的毛毛虫,没有实现人生的飞翔之梦。他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一个“蛹期”,能否通过屏蔽外界干扰、闭关修炼,给自己构建一个心灵宁静成长的环境,获得内心的力量,最后冲破“茧”的束缚实现“完全变态”。
2.导师点评与亮观点
导师张化万老师说:
人的成长往往起起落落,坐下来反思自己、解剖自己,需要勇气。
很多老师谈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其实这是规律。理想就应该比现实丰满,把理想描述得越丰满越科学,行走得就越坚定。确定理想需要仰望天空,需要脚踩大地。
理想是什么?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如果只是希望上好一个学科的课,这个理想是“近视”的),而是要把目标订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通过学习、实践、伙伴互助等,让教育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能发生改变。当一个人的这四种方式都发生改变后,那他就一定能行走得很好、活得很快乐、做得很成功、生活得很幸福。
我们每个人是具有很有多角色身份的,而教师至少应有以下几个身份:一是出类拔萃的学科专家(不仅仅只是扎实、厚实、灵动的本体性知识);二是娴熟自觉的德育工作者(所有教学活动的后面都带着教育,用你的专长培养人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只有靠近了,才有那份温馨、感动和引领,如果没有这种欲念,觉得这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只要自己把课教好,那他一定不是名师);三是健康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不把学生当书包,对学生的教师应该是“全人”的教育)
理想,与三年规划是有区别与联系的。名师培养,就是要解决让现实不断“丰满”起来的问题。
怎样让“骨感”的现实“丰满”起来?就像小孩子的成长一样,先是吃,后是练。
首先是:吃(阅读)
一要读“无字”之书,即读人和读生活。“读人”是指:读学生(学生是教师的人生读本);读名师(向名师学习学什么?走进名师的心灵,看名师怎样工作和生活?怎样处理与领导、同伴、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怎样化解矛盾?既要上得了厅堂:讲学上课;又要下得了厨房:炒菜做饭);读自己(人的空闲时间有多少,常常预示着他能够走多远,能充实到什么程度,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就像拉磨的驴,这样的老师一般来说是发展不好的,需要静下来想想自己,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他人”)。
二要读“有字”之书。包括读“无用”之书和“有用”之书。人穷的时候,饭就吃得很多,当开始发展时,就常需要读应急的、对工作最有帮助的书。当你慢慢充实起来后,就要有选择地调整“膳食”结构,控制能量,多看看“无用”之书,对你的价值观和教学主张有非常强的引领作用,阅读就如吃饭,我们“爱吃的不要经常吃,不爱吃的试着吃吃看。”
其次是:练(实践)。光吃不练会成胖子,我们要把每学期的工作状态设置成两类:常态工作、研究状态工作。进入研究状态后,请学校里的老师帮助拍摄上课录像,积累课例,慢慢由课例走向一类课的模块,由模块走向“课理”,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主张,名师都是有教育主张的,没有特色和主张的最多只能算是赛课高手。
对自己的规划需要做到:一生方向明、三年规划清,可以操作、可以不断调整,争取每天改变一点点,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和主张。
人是需要坚持的,一生一件事,规划一条路。
“舞台已经搭好,序幕已经拉开,剧情是否精彩,要看演员……”桐乡市教育局曹富祥副局长对本次活动的总结与鼓励也挺值得回味的,他还统计了“桐乡名师奠基工程”网站上的发文情况,报了个人文章和工作室文章最多的数据(个人文章数量暂时领先的那个其实是我,不过质量是一般的),还对后续的研修提出了要求:强化目标引领下的自主研修;强化任务驱动式的管理;强调考核与评价。
一下午的活动,充实、震撼、激动,像这样能和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名师与学科带头人为伴一起前行是件幸福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以“搭平台、压担子、出成果”为目标的三年培训中,静下来多学点、用上心多做点,紧跟同伴,努力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