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教育理想 [复制链接]

1#

孔子的教育理想


分享 转发
TOP
2#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想培养怎样的人?




?? “君子不器”:孔子理想中的“人”的总特征




孔子关于“君子不器”的思想正是孔子的人才观。




《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器”,《论语》中凡见6次,据杨伯峻的词义研究,有四个义项:




一是当器皿讲,有2次,如“女器也”“君子不器”;


二是当工具讲,有1次,如“必先利其器”;


三是当器量、器度讲,1次,如“管仲之器小哉”;


四是当动词,即“把?.看做器物”,有2次,如“及其使人他,器之”(杨伯峻《论语词典》)。




我们知道,杨伯峻论“词”不论“字”,大多承袭了前人研究成果,因此,我们认定“器”的器物义项是孔子所处时代的词义事实。




孔子对“君子不器”内涵的思想发展过程与阶段,是由对“工具之用”的层面讨论发展到“君子之德”的认识;再由“君子之德”的层面讨论发展到“圣人之道”的确定。




“君子不器”不是指君子有通才,而是指有普世通用之价值观。讲“通”与“专”,不过是从“用”上区分;讲价值观,则是从政治理想上鉴别。




孔子的教育,不是通常所讲的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者所追求的“贤臣”教育(官僚阶层教育),而是为了培养“不器”君子的形成“士”阶层的知识分子的教育。前者是“官僚训练”,后者是知识与思想培育。这,正是孔子教育目的的本质。



TOP
3#

?? 孔子的树人教育:知识分子培养的三大创造




第一,创立了普世核心价值观——“仁”。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理想都是期望用“仁”这一普世的核心价值观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中,“仁”字出现最多,有58章共计109处论及,毋庸置疑,“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但是,“仁”并不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




孔子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仁”加以丰富和提升,赋予新的含义,发展为自己学说的理论核心。




《论语》中,不同弟子从不同角度问“仁”,孔子针对不同情况也作出极有针对性的回答,内涵丰富,角度多维,但中心意义始终显豁,这就是“爱人”是“仁”的本质内核




要特别予以强调的是,在春秋时代,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还无法形成的历史局限中,孔子重视人的价值,提出“爱人”是普世价值观,这是惊天动地的思想创新与突破。




丰富了“仁”的价值内涵是孔子的突破,强调“仁”的普世性质是孔子的伟大突破。




显著标志是,纳仁入礼,仁礼合一。孔子主张“仁”“礼”不分,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样,保障了“仁”的价值观念在“礼”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得以具体落实。



TOP
4#

第二,开辟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路。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开创私学,主张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并且注重人的个性需求,这样就打开了“仁”的传播世界,实际上也就是打开了人的知识解放的思想世界,使“仁”的价值观影响到所有的人,特别是影响到“野人”“小人”。我们之所以称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就是因为孔子的教育实践具有这方面的划时代性。




在当今的时代,所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过就是一种教育原则,如果回到孔子的春秋时代,我们就不能不惊叹,这实际上是一条思想解放之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子施加的以仁为核心的普世价值观教育之后,是不是期待受教育者都出仕为官呢?答案非常肯定:非也。




有教无类显然不等于有教即官。孔子普及“仁”的价值观,即使是为了“从政”,也有“从政”与为官的区别。




所谓做官,就是出仕,孔子的基本态度确实是要仕,他说“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但是,世事难料,时代多变,所以孔子又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政治昏暗,就把自己的才能收藏起来。




由此可见,仕,不是目的; 出仕而施以仁政才是目的,时代黑暗,不可能施“仁”,当然就不能出仕。




 


TOP
5#

第三,树立了“君子不器”典型。




从《论语》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不器”之“君子”的三类典型,可以说是构建了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




一是不拘于时。时代往往限制着君子的思想影响与求仁行为,但主观追求上不停止,即“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论语?宪问》)。




二是不随于世。世,即世俗之态。随于世,即同流合污。不随于世,表现了独立自主,坚忍不拔的精神。钱穆揭示了孔子的内心:“盖其心之仁,既不忍于忘天下,亦不忍于必谓天下之终于无道。”




三是不媚于势。孔子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就是指时代、世事、人势之冷峻、残酷;然而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求仁之志不变,虽然任重道远也决然而弘毅。这,就是孔子留给我们后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


TOP
6#

孔子是中国教育思想的大成者,核心教育思想具有普适价值,为人仁字当先,必和平与天下。
但是孔子思想中,对科技教育的描述欠缺,可能受到时代的局限吧!
TOP
7#

又学习了一回古文。
TOP
8#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思想才能大力推广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9#

每一时期的教育都有与当时社会相对应的一面。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0#

与时俱进才能进步吧!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1#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4-12-10 21:00:00的发言:
孔子是中国教育思想的大成者,核心教育思想具有普适价值,为人仁字当先,必和平与天下。但是孔子思想中,对科技教育的描述欠缺,可能受到时代的局限吧!

 


精髓思想要继承那!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