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在奖励孩子还是在“收买”孩子?耶鲁儿童研究专家告诉你这两... [复制链接]

1#

你是在奖励孩子还是在“收买”孩子?耶鲁儿童研究专家告诉你这两者的区别


乖孩子,认真做作业,妈妈给你买冰激凌。


那,冰激凌加一块巧克力?


哎,好吧,冰激凌加两块巧克力,赶快把今天的作业做完!


......




当许诺的奖励不管用时,家长们不得不增加筹码。


请记住,奖励 ≠ 收买!


《奖励出好孩子》系列之三,教你如何把握好“奖励”的尺度。




本书由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专家、资深心理学家、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教授的夫人维吉尼亚·希勒女士撰写,是希勒夫人根据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得出的心得体会。



同时,我们还搭建了您与希勒夫人之间的交流平台。如您在育儿方面有疑惑想向希勒夫人请教,可发送“希勒+问题”给我们,我们会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希勒夫人回答。




给孩子买奖品,却可能变成“收买”。一个差劲的“奖励方案”,只能教会孩子如何从父母那里得到好东西。事实上,实施“奖励方案”的方式,即方案制订和执行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行为是在“收买”还是在“奖励”。




◎ 如何避免“收买”◎




对策1:绝不可以在孩子刚犯错的时候就引入“奖励方案”。如果在孩子刚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就许诺给予奖品,他们会认为只有错误的行为最后才能得到奖励。




对策2:一旦制订好一个“奖励方案”,并与孩子达成一致,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坚持执行。当你降低原先的要求,或将奖品变得更有吸引力,再或是加快时间进度的时候,你也就跨越了“奖励”和“收买”之间的界限。




对策3:不要答应一些过分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合理的奖励,奖品应该是小而又有吸引力的。这么做的原因是培养孩子能够深入内心地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而奖品只是增加一些必要的推动力而已。




奖励就是奖励,它不是“收买”。当孩子有能力和意愿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掌控自己的行为时,给予奖励对他而言是最合适的。




鼓励孩子提出能够帮助自己改变行为的办法。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习惯,他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他觉得合理的期望是什么?




◎ 奖励是潜在的物质主义吗?◎




你可能依然质疑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如果我们鼓励孩子做事以赢得奖励,给他们蛋卷冰激凌、零花钱或是这样那样的玩具,我们是否让孩子变得物质至上?是否给予“物质”作为回报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收买”?




我不认为奖励会鼓励物质至上的价值观,或是等同于“收买”,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谨慎地选择奖品。有很多办法可以避免孩子掉入物质至上的陷阱:




方法1:选择不是物质的东西作为奖品。对孩子来说,能获得和你一起烤蛋糕的机会或是去他们喜欢的运动场所观战都是奖励。




方法2:记得把自己作为奖励考虑进去。对任何孩子来说,能够和爸爸妈妈度过一段特别的时光是一种福利。他们可以选择进行哪种游戏或是某项活动,然后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方法3:将大的奖励留到需要孩子非常努力才能解决问题或是需要忍受非常不舒服的事情的时候再使用。例如努力戒除吸手指的坏毛病、放弃玩耍的时间去参加辅导班、不管同龄人的嘲笑坚持戴膝—踝—足矫正器等都有必要给予相对慷慨的奖励。




方法4:你可以把奖励设为将来可能会给孩子但孩子还不知道的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奖品可以作为推动力,但对正在进行的计划又不会喧宾夺主。



分享 转发
TOP
2#

 


◎ 当奖励不管用时,就升级为收买?◎




当奖励不管用时,家长们觉得不得不增加筹码。一场电影变成了三场,一个蛋卷冰激凌变成了超级大圣代......




“奖励方案”不是那么成功,说明孩子的有些问题是计划中没有考虑到的。越来越丰厚的奖品只能压抑和隐藏问题。尽量不要让事情变成这样,这样只能取得短暂的改变。




“奖励”与“收买”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区别1:“收买”能迅速结束一次糟糕的行为;相比之下,“奖励”结束劣行不那么快速,但它能够逐渐建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方式。




区别2:“收买”教会孩子的是:他们只需要表现得很糟糕,就会得到好结果;而“奖励”教给孩子的则是:持之以恒的良好表现才会有好的结果。




区别3:“收买”没有给予孩子寻找内在动力的机会;“奖励”要求孩子倾听内心的声音,以获得力量和坚强的意志。




区别4:依靠“收买”,什么也不能带给孩子;“奖励”无形中让孩子体验朝一个目标努力而获得自豪和喜悦的体验。




区别5:“收买”唆使孩子认为他们的父母是可以被操控的;而“奖励”能够鼓励孩子将父母看作是公正、坦诚、头脑清晰、可以信任的人。




◎“合约”—— 一个反收买的武器 ◎




一份阐明规定,并由家长和孩子共同签署的“合约”能满足“奖励方案”对参与双方责任心的约束。




“合约”传达的信息是双方都有各自要做的事,这件事有开始、有过程、有结尾。如果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没有达到要求,这份“合约”就失效了。




将条款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足以说明这是一个令人信任的计划。这里没有任何秘密交易,孩子不会侥幸逃过惩罚或是操控任何人。这个约束对参与双方都有效。




此外,“合约”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减少纠纷。孩子不能再说“但是你明明说过……”之类的话。如果他说了,你要做的只是把“合约”拿出来好声好气地说:“但是,你看这个,我们一起读读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0 15:05:34编辑过]

TOP
3#

受教了。

TOP
4#

这个不错,可以学习用用!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

真是值得好好学习的,感谢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1 9:20:28编辑过]

TOP
6#

奖励的界限很难划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