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话不能这么写--何树德 [复制链接]

1#

此话不能这么写--何树德

 

教材评价:              此话不能这么写


自古以来,读书读书就是说这课文一定是要读的,小学《科学》的课文虽然不像《语文》书那样朗朗上口,但是预习时的默读、上课时的阅读、复习时的再读还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反映科学教材可读性差,细读课文还会发现有的文字表述很是拗口,有的文字表达甚至是错误的,这样的科学课文怎么能让学生去读呢?在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文字表达上的瑕疵的确比较多,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留意,这里例举两处文字表达的不妥之处,课文已经写成这样了,这些话我们在课堂上千万不能照本宣读。


请看《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8页,这是“金鱼”一课中,关于“金鱼的呼吸”的一段文字表达:



 


这段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实验的总结,“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这样的结论正确吗?鱼鳃是利用氧气进行呼吸的吗?此话经得起推敲吗?鱼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鱼的呼吸是靠鱼鳃来完成的;鱼鳃能把溶解在水中的氧吸入体内。我们在上课时千万不要把话讲反了。


同样的情况在《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0页中再次出现,这是“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课中,关于“水中动植物的呼吸”的文字表达:


 


 


记得在新教材培训时说过,要强化科学概念的教学,课文色块中的话是比较重要的。那么,以上色块中“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又是一句有语病的话。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在两本不同年级的科学教材中,出现了相同的语言表达,我在沉思:是否这样的表达也是可以的,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语系有所不同?但是科学是严谨的,当然也包括其中的文字表达,所以固执地写了以上想法,也许我是错误的。


                               Xshsd  2010.11.1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8 7:50:3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2#

学习了,什么样的表述是科学的表述值得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反思,这也再次说明科学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TOP
3#

想问一下,植物需要吸收水中的氧气吗?不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吗?
TOP
4#

呼吸一词,如果以陆生动物的角度来说,来形容鱼的呼吸,看来有些勉强,有时还是一种误导。


但是空气中也有很多不为人体吸收的气体,而鱼所吸入的大量是水,少量可溶气体被鱼吸收。


鱼也好,还是人也好,都是以呼吸的方式来进行空气交换的。所以用呼吸一词来形容鱼未必不行。

TOP
5#

何老师的谦卑而诚挚的批判热情是萧山小学科学的楷模,正像是响亮而又礼貌的提出,管用而不伤人,这就是一种科学质疑的文明表达。
TOP
6#

当然将人和鱼的呼吸用精准语言表述出来,那自然也是一种思路,也就更能体现科学语言的严谨性。
TOP
7#

学习了,佩服何老师的严谨精神!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8#

需氧型生物代谢,3楼把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混为一谈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9 9:34:25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