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科学人,大家一定还在为这个新奇的532教学模式而疑惑吧!那影动就先在这里剧通一下!希望大家能理解的去学习.
1.过程评价(约占总分的50%)。过程评价指的是对各校整个学期小学科学学习过程的追踪、评价,旨在督促教师认认真真组织学生开展、开齐、开好每个实验。评价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日常科学学习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1)评价依据。痕迹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学生的原始实验计划、实验记录单、观察记录等书面资料;二是学生的活动产品,包括制作的作品、种植的植物、养殖的动物等实物;三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等器材配备;四是活动照片等材料。
(2)操作流程。一是整理、下发实验目录。学期初,由县教科研中心组织整理实验目录,并在实验目录中注明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统一要求。二是期末实地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等有否按目录要求开设,各项实验材料是否真实、齐全、有效等。
(3)评价方式。过程评价采用“推磨”“对口”形式进行。“推磨”指的是将全县小学根据评价需要分成A、B、C等若干个小组,由A组评价B组,B组评价C组,以此类推。 “对口”指的是由参与评价的教师评价其任教的相应年级,即三年级教师评价三年级,以此类推。每个评价小组由5人组成,组长1人,全面负责;组员4人,分别任教不同的年级,每人负责一个年级评价工作。
(4)分值设想。按照实验目录,分组实验开出率须达60%及以上;除已开出的分组实验外,余下的实验均算作演示演示,演示实验开出率须达80%及以上。两率均达到要求得满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1分。
2.实验操作评价(约占总分的30%)。实验操作评价指的是学期结束前一至两周由县(区)组织骨干教师到全县各校进行实地实验操作评价。
(1)评价依据。实地实验操作考核。
(2)操作流程。考核组分组到各校进行抽样考核。抽样学生须覆盖每个班级。学校可安排人员全程录像备查。此项操作可与过程评价同时进行。
(3)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教科研中心提前公布各年级实验操作考题,各校根据考题内容自行准备器材备考。二是由评价小组根据各校实验开设情况临时抽题进行评价。三是由县教科研中心统一准备抽测年级的实验器材,统一时间同时对被测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检测。被测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也可以是某个年级学生,或者是某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各校任课教师应事先按实验小组建好花名册备用。
(4)分值设想。按照实测情况,优良率达须达60%及以上,及格率须达90%及以上。两率均达到要求得满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1分。
3.书面评价(约占总分的20%)。书面评价以客观题为主,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和“达标制”相结合的办法。“等级制”是用来评定学生个人书面测试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达标制”是用来评定学校整体成绩的。按照书面评价成绩,优良率须达50%及以上,合格率须达90%以上。两率均达到要求得满分,每下降两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该项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