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师大培训记录 [复制链接]

1#

浙师大培训记录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浙江民办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省级培训已经在浙师大过去了九天,这九天我们白天在浙师大听专家学者讲课,中午和晚上都要乘车半个小时回宾馆,非常辛苦但快乐着。来自全省各地的40个老师就如一家人,大家和谐相处,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看到杭师大培训的“农村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学员晒的学习所得,我也晒晒我们这些天来的收获。32页16开的笔记本已经换第二本了,可以想象我们的如饥似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6:3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2014年7月10日上午报到,下午开班后,就聆听了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金华师范附小校长徐锦生的讲座《寻找教育的新支点》,面对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重分数轻能力的现状,以及美国教育带给我们的思考,提出他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他认为兴趣的激发、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习得、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张扬比分数更重要。
校长理念的改变影响到的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我们作为老师,能影响到的是自己任教的学生。重视兴趣、能力、方法、习惯、个性确实比分数更重要,我们得从孩子的未来着想,不仅仅是分数,有了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学生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教给他们方法,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让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这是双赢的事,我们是得努力为之。我已经在这方面努力,但是我感觉到自己力量的微弱,不像徐锦生校长那样,利用自己的魅力和影响力去推广和执行这样的理念。他允许学校分数比别的学校低3-5分,他相信自己的老师和学生。当我们不再钻在分数的死胡同里面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孩子们的希望了。学习应该有持续发展性。他谈到的寻找我们的努力方向,我觉得很有借鉴和启发,那也是我的努力方向:具有先进的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锤炼精湛的教学艺术、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非常高的追求,先进理念需要不断学习,把握教材需要梳理熟悉,需要下一番功夫。他们学校开学让老师完成本学期一张试卷考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就是一种硬任务让老师去熟悉和了解,这做法很好,便于老师们快速了解所教内容,便于得心应手的发挥。教学艺术需要不断的学习锻炼,独特的人格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形成,这都需要积累、积淀,需要平时的有目的的逐渐累积。
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我们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努力沿一个方向前进,总会有所突破,有所收获的。我们需要坚持,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5:33编辑过]

TOP
3#

    7月11日,有幸聆听浙师大马远军博士的《地球运动知识拓展》讲座,他对天文知识的专业让我们听得傻傻的,因为没有基础,感觉他讲授的内容好深奥,历法来历、12星座来历、如何测量恒星的距离亮度、时间的测量、白道黄道所形成的天文现象等等,我是似懂非懂。但是,对于四季的主要星座还是听明白也记住了,还有恒星一生的变化,月相的变化,日食月食之类的,因为有点基础听起来就明白了。老师的才华我们是见识了,他觉得对于宇宙中星体变化与地球上的一些变化是有规律的,觉得很好理解,但是我们作为门外汉还是一窍不通,只有羡慕的份了。有一句话我听懂了,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空间里有时间,时间里有空间。比如牛郎星离我们16光年,我们看到的牛郎星就是16年前的,而北极星我们看到是682年前的,这里有空间也有时间。我们还在阳光下利用老师自己车上带的天文望远镜,我们看到了太阳的黑子,也算是一种见识吧。我对银河系的棒状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老师对金星的介绍,流星雨的介绍,让我明白只要掌握天体运行的规律,很好解释和预测天文现象。这就是智慧吧,他了解透彻,觉得很简单。他的口如悬河、侃侃而谈说明了他的博学,不愧是博士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6:07编辑过]

TOP
4#

     7月12日,婺城小学校长给我们讲《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他的观念是“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第二次发展,而课例研究是教师二次发展的一个手段。”他介绍了现在教科研的新模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深层次的研究:比如假期看书,开学围绕一个内容展开交流,确定研究课题,展开小组说课、上课,制成光盘观看分析提出建议,继续改进上课,又制成光盘观看分析、反思,这样经历一个月的打磨,无论听课的还是上课的都有收获。观看光盘就是研究课例。他以《原来他们是相互关联》的为例,进行单元梳理,确定教学目标。这样的讲座对于年轻教师很实用。因为这次培训的老师层次不同,年龄从20几岁到40几岁,跨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经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7:15编辑过]

TOP
5#

     7月13日,上午于浙师大于红梅博士给我们讲解的《地壳运动、岩石和土壤》,深深吸引着我们,她利用PPT、视频,结合风趣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把地球运动造成的三种岩石的成因,类型,以及变化之后的土壤作了全面的介绍,让我们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通过事例让我们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知道土壤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原来不同颜色的土壤跟土质的成分有关,这也影响植物的生长,最终影响到人类的饮食健康。她提出的保护土壤,因为土壤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比如男性增多,男性变柔等。
下午,浙师大副校长林一钢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深入浅出让我们树立教师必须学会教学研究的观念,教学研究就在身边,时时可研究,还拿卖菜阿姨举例,很形象。他教给我们具体研究的方法,从课题的设计到结题报告的撰写,对我们很有启发。他那语速让我想起浙江卫视的华少,他激情澎湃,我们都被深深吸引。今天两位老师给了我们不仅是知识,还有他们的博学、亲切,让我们感受人师的魅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7:57编辑过]

TOP
6#

      7月14日聆听周江教授的《气象气候知识拓展》的讲座,他从一张地球表面云图说起,介绍了气象学的一些专业名词:赤道云团、对流降水、副热带高压、西风环流、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等。有图片上的云和他讲述的结合,我们能理解这些概念。他又从大气层、天气与温度、气压系统、大气环流、降水和云几方面展开细说,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认识几种典型的云图,还就热带风暴、龙卷风、台风让我们观看图片了解成因。最后就全球变暖原因分析让我们认识很多新名词及影响的程度,让我们感觉到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半天的讲座,我们接受到的知识量非常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8:24编辑过]

TOP
7#

      2014年7月15日,我们利用同学间交流的时间自发组织去武义的郭洞游学,观看古村居、原始生态林、古建筑,同学一起活动互相认识增进感情,非常愉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8:56编辑过]

TOP
8#

       7月16日上午,浙师大王锋青博士给我们作《认识生物界》的讲座,对于生物的分类,及各类的代表生命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对生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们教学小学“生命世界”必备的知识。
7月16日下午,我们这次学习的总体设计者,浙师大副院长张建珍博士分享了《如何开展科学探究》的研究所得,从什么是科学探究学习、为什么要开展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水平设计、科学探究学习的要素设计、科学究学习的活动类型、 科学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几方面展开论述,让我们对科学探究有了新的认识。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探究学习的特征:基于问题、自主探究、科学思维、体验过程。法国动手做研究的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模式是:观察和实验、动手做、尊重事实和证据、建构知识、科学氛围。让学生从学“答”走向“学问”。早在3000年前,古希腊的普鲁塔戈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炬。”老师的周密思维让我震撼,她原来是学理科的,后来来做地理研究的工作,就因为她有数学思维方法,让事情有条理简洁,所以她的观点:不同学科交给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我认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9:29编辑过]

TOP
9#

       7月17日,今天聆听的是浙师大教学研究所所长蔡铁权教授,他从小学老师做起,一路走到今天这样的成就。他67岁了,教了44年书,出了20本书,用他的话说:“一辈子就会三件事:读书、教书和写书。”他的专注研究让我想到事物的一分为二,他得到的和他失去的。他跟我们分享了最前沿的科学教学研究“学阶研究”。他的讲座《小学生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和概念转变的策略》对我们很有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39:59编辑过]

TOP
10#

       7月18日,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谢小立老师给我们作《寻找儿童与学科化间的平衡点》《科学课堂中的二十个小故事》的讲座,他把自己的思考话题与我们分享,例举了大量的课堂案例以及他如何改进教学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思考。让我们明白现在的课堂已经从儿童认知规律的追寻到对儿童天性的尊重的转变,这是人类精神的追求。在谢老师的讲座内容中,我感受到一个敬业的老师,他喜欢追寻现象之后的原理,在一个个突破中丰富自己也影响别人。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人,他这种一追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科学老师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40:23编辑过]

TOP
11#

             7月19日,今天迎来我们省教研员喻伯军给我们作讲座,同学们早已期待着。一天的讲座,他以自身和身旁的教师的成长为例,告诉我们做一个不断追求的科学老师,有目标就有收获,他给我们心中注入正能量,让我们热血沸腾。《以研究改进教学》,应证了昨天谢小立老师所作的例子,指向科学大概念的设计更符合现在的教学改革方向。听他介绍的德国各门学科的上课介绍,我觉得共同之处是老师讲的少,学生动手时间多,这样才能有时间锻炼学生的能力。这我很赞同,老师讲得多学生体验的就少,按照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所留存率来看,听只占5%,而实践可以占75%,动手实践效果更好些。这是有理论支撑的。
      他告诉我们当前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1.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对话式的课堂”到“任务式的课堂”;2.留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和思考时间;3.关注学习方法的习得;4.课堂教学环节越来越简单;5.从教师的表演到学生的展示。
      喻老师的微笑和富有激情的讲课很有感染力,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很大。回来就开始上论坛,写体会了。我也把这么多天的收获分享在这里。太多的东西得回家慢慢消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41:23编辑过]

TOP
12#

每天记录一点收获,真好,相信这样会非常有成就感,记录促进反思,反思促进学习!真好!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3#

这样的培训机会真好,受益匪浅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4#

喻老师的讲座每次听了都有收获!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5#

有培训就有收获,这样的培训值得珍惜!
TOP
16#

记录的很详细哦

TOP
17#

大姐是个有心人,向您学习!

TOP
18#

以下是引用云雾飘渺在2014/7/19 22:53:00的发言:
7月18日,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谢小立老师给我们作《寻找儿童与学科化间的平衡点》《科学课堂中的二十个小故事》的讲座,他把自己的思考话题与我们分享,例举了大量的课堂案例以及他如何改进教学的例子,让我们一起思考。让我们明白现在的课堂已经从儿童认知规律的追寻到对儿童天性的尊重的转变,这是人类精神的追求。在谢老师的讲座内容中,我感受到一个敬业的老师,他喜欢追寻现象之后的原理,在一个个突破中丰富自己也影响别人。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人,他这种一追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科学老师学习。

谢老师,我也过他的讲座,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老师!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9#

一点一滴的记录我们走过的历程,这份坚持这份热情,感染着我们。。。
TOP
20#

学习着,并快乐着。
TOP
21#

     7月20日,今天听了黄立新博士的《用微课变革教育》,大家是热血沸腾,对于老师利用平板和手机上课的技术很感兴趣,有人冲动要去买ipad。我们知道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着去做了,我曾在网上看到学生拿着ipad上课的照片,当时就是想不通他们是怎么教学的,现在我明白了ipad除了玩还可以当作学习用具,我家也有,回去我得好好利用这个资源为教学所用。
晚上分组交流回宾馆,大家互相帮助在电脑上下载软件,准备明天好好跟老师学。我们觉得这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如果能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对我们而言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的学习,让我明白“微课”被推广的背景,还观看了几个典型的微课,知道关于微课的网站,这些对我们而言都是陌生的,也是我们渴望了解的领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47:29编辑过]

TOP
22#

"32页8开的笔记本已经换第二本了,可以想象我们的如饥似渴。"做得比别人多一点,收获肯定也比别人多一些。
TOP
23#

开心学习,快乐收获……
TOP
24#

     7月21日,今天在机房实践操作,跟着老师学做微课。一天就这么盯着看、听、做,没有很好的计算机基础听起来真的很吃力,好在有同学互相帮助,视频、音频、图片能够放在一起,制成微课。我们还停留在2003版,老师介绍的PPT制作软件已经是2013版了,感觉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经两天两晚的琢磨,男同学中已经掌握了苹果平板控制电脑的本领,也能让电脑显示在平板或手机上的这种远程控制技术,昨晚买下ipad的同学最有决心了。好在有同学带ipad,有人带电脑,刚好互相组合学习。晚上同学间就互相传授学到的本领了,同学们的这份学习劲头和学习氛围很有感染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47:47编辑过]

TOP
25#

好东西,也学习了,希望更多更新,更多的学习。
TOP
26#

      7月22日,今天聆听名师陈苍鹏的《突出学科特质的科学课堂教学》讲座,他是从中学的角度跟我们说科学的教学,如大家熟悉的“浮力”教学,让我们知道中小学的区别之处,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学科特质”的魅力。他从关于科学、课型类型、科学探究、课例几方面给我们讲解,受益颇多。下午关于《课题和论文》的讲座,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教我们如何做课题写论文,在技术上帮助我们,这让我觉得课题不是那么难,谁都可以试着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42:55编辑过]

TOP
27#

     7月23日,今天给我们讲课的是钟晨音教授,他是《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的副编辑,他从编辑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检索材料,如何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如何避免小学教师常见的写作问题,如何写规范的文章、论文几课题。最让同学们激动的是,他介绍了国内外可以免费进入的资源库,这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认知面。只要你有时间和精力,你就可以寻找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汉斯、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只要注册都能免费阅读)等。我们很感动老师的无私,留给我们太多有用的资料。
不要说一线老师没水平,大家根本没有接触这些的机会,尽管有向上之心也无法达到要去的地方。培训提升真的太需要了。这次学习,我们接触的都是最有水平的大学教授,各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对于提升我们的水平,开阔我们的眼界,点亮我们的心灯做出贡献。
晚上,同学们已经开始准备下一次培训的实践活动——同课异构,大家都投入饱满的热情,互相交流自己的上课设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8/5 10:43:18编辑过]

TOP
28#

这样的培训真的很有效,暑期集中、集中培训、高水平的老师、一群有想法和思想的老师,真得会受益匪浅,期待我也能有这样的机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9#

有学习有记录,以后拿出来翻翻效果会更好。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30#

真是详尽!
佩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