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验操作抽测随感 [复制链接]

1#

实验操作抽测随感

 

    5月22日进行了区的四年级实验操作考核,由区教育局教研室确定抽取12所小学,在被抽测学校中每班抽测8名学生。我是负责其中两所抽测学校的监考工作,上午监考学校抽到的题目是岩石的观察,下午监考学校抽到的题目是电路的连接。


     下图是考核题目和评分标准:


    





分享 转发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

 

 在监考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实验常规突出的问题


1、做电的实验时往往是没有看清楚实验要求就急于开始进行动手实验。


2、不少学生都忽视了实验猜测,他们是进行完实验再回过头来填写猜测的。


3、电实验没有边观察边记录,而是实验完才记录。


4、电实验结束后没有把电路拆开接连,也没有把材料摆放好。


(二)使用工具突出的问题


1、在观察岩石过程中,虽然已经把放大镜放在材料盒里,但学生还是习惯用肉眼去观察,而不是用放大镜去观察。


2、滴盐酸时有些学生把盐酸滴到手上,滴完盐酸的岩石实验完没有冲洗。


(三)实验过程突出的问题


1、岩石的结构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样去描述。


2、学生虽然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但不知道他们分别属于什么电路。


3、串联电路中有两个灯泡,其中一个灯泡不亮,学生马上怀疑这种连接方法不对。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3#

 

     虽然这次四年级实验操作考核没有抽到我的学校,但通过别校学生的表现也很值得我去反思。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在实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实验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白猜测的目的是什么?而不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更不是为了完成记录纸上的一个填空。


2、学生往往都很热衷于动手实验,以至于他们看都不看清楚实验目的就开始进行实验了,而在实验过程中也忘记要去及时记录。这是习惯的问题,也是实验意识的问题。为什么要先明确实验目的?为什么要边实验边记录?因为学生觉得不重要,所以他们才会去忽略。


3、我们在实验时通常都会给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所以学生都习惯于老师有提供材料我们就用,老师没有提供材料我们就不会去用,如果这次的实验没有把放大镜给学生,有多少学生会提出要向老师拿放大镜呢?工具应该是学生在探究时觉得有需要了才提供给他们,而不是预先什么都给他们准备好,这样他们就会习惯性依赖老师。岩石的观察其实我觉得如果学生觉得不用放大镜也能看清楚的话,确实是不需要是用放大镜的。工具的使用是为了让帮助我们去进行探究,而不是为了使用而去使用。


4、实验器材整理的习惯培养,我觉得很重要,这是做事条理性的一个表现。学生经常是做完实验就算了,不会把材料收拾好、整理好桌面。这方面的习惯我还需要继续去培养。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4#

我们的科学课材料都是教师事先提供的,教师很会用,但是学生接触一次就是一次,


要用到熟练可能性不大,这就是科学课里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吧!


 


我个人观点,这样实验抽测难度较大,对好的同学问题不大,对中下生根本是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怀疑的。

TOP
5#

不过扎实的科学教学总是值得提倡的!

TOP
6#

这样的测试可能比笔试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对实际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更大。


 


很好的资料和反思,感谢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9 21:16:04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7#

今天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各年级的学科竞赛,其中四年级是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那个电器原件出了故障。孩子们的表现大不一样。有的每一步都很严谨,有的根本不会做。是同一个老师教的!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4/5/29 21:26:00的发言:

    
    

今天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各年级的学科竞赛,其中四年级是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那个电器原件出了故障。孩子们的表现大不一样。有的每一步都很严谨,有的根本不会做。是同一个老师教的!


    



我觉得这有可能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小组合作时有些学生充当了"霸主",而有些学生则是"打酱油"。四人合作实验,如果实验只是做一次,那真的未必人人有动手机会,也未必人人投入到实验中。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9#

      我感觉到,有些实验操作只是让学生按照课本内容对实物“操作”一下,而缺乏“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操作”结学生来说印象不够深刻,也与科学的“精神”有点距离。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10#

1、出题的是高手


 题目情境探究味很浓,考察内容从概念到操作,从方法到过程,从结果到效率,从考察猜测到评价结论,全面细致!


 


2、孩子们很精明


 提前预测错误的风险高,做完实验在做,正确率高,面对考试,孩子们的对策是很高明的!


 


3、司徒老师很扎实


  仔细地观察孩子们的行为表现,敏锐地洞察问题的关键,认真地做记录,无私地与大家分享!一如既往地稳健!


 


另外:


 


1、实验常规,反思自己的课堂,自己没有强调到位!


 


2、实验安全,除了平时强调,我想即使是评测,也要书面提醒,或考官口头提醒!安全第一!


 


3、探究能力,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还不能兼顾全体,尤其是后三分之一学生,怎么做,恐怕一方面需要教师琢磨,另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9 23:13:13编辑过]

TOP
11#

不错的做法,很有参考价值。
追求工作室:http://www.zhuiqiu.name
《科学播客》:http://www.kxboke.com
科学教师之家:http://www.kxboke.com/kxjszj
科学维客:http://www.kxboke.com/kxwiki
TOP
12#

四年级的电路总是不简单,用来抽测太难,用来竞赛还行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13#

以动手为主,不错。
一直努力中……
TOP
14#

难度大,多数地方分组实验流于形式。
TOP
15#

实验操作考试要普及感觉困难重重啊!一个科学老师一般都要教4到5个班,三、四年级的新授课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实验操作过程和材料准备、材料整理花费的时间有多。实在有点迷茫!
TOP
16#

看到其中一个学校的实验桌就不适合四人小组合作的,我们的教材一般都是四人小组合作,我们的桌椅这些设备是否也要配套跟上呢?课桌很好看,很漂亮,但是不实用,这是否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呀???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TOP
17#

实验操作考试是个方向,这是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TOP
18#

毕竟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动手能力好坏的差别,如果抽到潜能生,那真是一种痛苦。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9#

有认真上实验课和走过程上实验课,学生的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尤其是学生的实验习惯能看出平时老师是否有去培养。我觉得电路比岩石的实验要简单。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0#

实验抽测里发现问题,回来思考了写成文字与大家交流、分享,不仅警醒自己,也提醒有相关问题的科学老师,及早注意、及时纠正。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21#

对于实验抽测,还是心有余悸,检验的不止是课堂的扎实性,更是对学生差异性的考验!

TOP
22#

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 感觉实验操作无疑也是个难点 毕竟设备师资都有限
TOP
23#

实验考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容易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24#

当我们的科学课不断的向前推进,实验操作测试等评价方式才能不断的得到落实,个人感觉在农村地区要做到还是很有难度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12 14:54:56编辑过]

蜗牛快跑吧
TOP
25#

我们学校是五年级抽测,也是实验操作,不过用笔试的,我没看到题目。看了这个贴,真涨知认。
TOP
26#

分组实验盒个人实验的不同。
TOP
27#

以实验抽测来促进平时科学课堂的实验教学,从小组实验走向人人实验,从一次实验走向多次实验(学校需要开放实验室)
TOP
28#

很好的抽测试题,感谢分享
TOP
29#

通过实际操作,能暴露学生的实验操作薄弱点,然后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这才是帮助学生提高的关键。
TOP
30#

一个组动手的永远是那么几个,有些孩子就是个看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