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师大名师班与杭州市第一期小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合作活动 [复制链接]

31#

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网络报道员们辛苦了,谢谢为我们这些场外人及时提供信息。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32#

下午第一节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余文冲
内容:《食盐去哪儿了》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3#

下午第二节   微型课
西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翁铭锋
内容:《验证纸巾的好坏》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4#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上午        第二节


学校班级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五(6)班


学科


小学科学


课题


摆的研究


讲课老师


尹伟


课堂实录:


师:上课前我们先看点东西(大屏幕)


画面:长臂猿挂在树枝上,两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师:刚才看到什么?


生:看到了猴子挂在书上,小朋友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


师:我们把这样的动作叫做摆动。


这个装置我们叫做摆,这个叫摆绳,这个叫摆锤,拉开一定幅度,放掉,它就开始摆动。


师:小朋友在荡秋千(一高一低)这个秋千哪里是摆绳,哪里是摆锤?


生:一个学生上讲台指出


师:这两个秋千摆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摆绳长,一个摆绳短。


师:这两个摆那个摆动快一些?


生:我觉得摆绳短的摆动快一些,摆绳长的慢一些。


生:我觉得摆绳长,费距离一些,所以摆绳长的会慢一些。


生:我觉得两个速度应该是一样快的,两个的幅度不一样,应该是一号会慢一点,但是他的重量又重,所以应该是一样快的。


师:现在你们认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


生:摆绳的长度,摆动的幅度,摆锤的重量。


师:想想,我们今天能不能讨论出结果?


生:要做实验


师:思考几个问题:


1、          要做几个对比实验?


2、如何改变条件?


3、如何比较摆的快慢?


师:要分开做3个实验,那么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哪些要不一样?


师:在研究过程中怎样来改变条件?


生: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是不能改变的。研究摆绳长度这个实验,摆绳长度要不一样,摆锤重量和摆动幅度是要一样的。研究锤重量时改变改变的是摆锤重量,其他两个条件不能变。研究摆幅大小也如此。


师:如果你想改变长度,可以按三个点做,如果想改变重量,可以用橡皮泥,如果要比较幅度,可以用边上的这个角度器。


师:那么我们怎样确定它的快慢?


生:从静止状态下,到另外一个方向,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师:确定来回算一次我们测15次,看摆动了多少秒。根据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快慢。


师:研究好一个实验,就上来填写实验数据。做完一个再做另外一个实验。不能一味的求快,因为这个实验的数据是很重要的,数据错了,实验结论也错了。


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摆绳长度、摆动幅度、摆锤重量)


摆动15次需要的时间记录表(   )组





























摆绳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中间数


原来长度






二倍长度






三倍长度







摆动15次需要的时间记录表()组





























摆绳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中间数


原来重量






二倍重量






三倍重量







摆动15次需要的时间记录表()组






























摆绳长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中间数


原来幅度






二倍幅度






三倍幅度







生:完成实验后,各组及时上去填写数据到汇总表。


师:分析数据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测量这些数据?


生:我们测量的是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我们一组一组来分析,摆绳长度会影响摆的快慢吗?


生:有关


生:我们原来的长度19.4秒,二倍长度……三倍长度……我们发现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


师:把各组数据转化成柱状统计图,发现各组数据都符合刚才得出的规律。


师:把研究摆幅的数据转化成柱状统计图


生:发现有一个组的数据中二倍摆幅市,数据明显偏大,其他几组三个数据相对较接近。


生:我认为这个组的数据可能是实验中出现了其他问题。


师:可能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可能是按秒表时的误差


生:……


师:看这个统计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有微妙的关系


师:老师就这样写下来


生:不行


生:关系不大


生:我认为应该要说摆幅大,摆动次数怎么样,摆幅小,摆动次数怎么样。这样说


师:我们能不能看出规律?


生:不能


师:把摆锤重量的转化成统计表(数据有较小的区别,但相近),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生:也看不出明显的规律。


师:我们留着记录单,课外可以继续研究。


下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7 15:32:44编辑过]

TOP
35#

  微课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下午        第一节


学校班级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三(1)班


学科


小学科学


课题


《食盐去哪儿了?》


讲课老师


余文冲


课堂实录:


师:给大家看两个盒子,如果把这两个塑料盒子盒子放在水槽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可能会沉下去,可能会浮起来。


生:应该是浮的,因外老师说是塑料的。


师:演示,分别放在两个水槽里(一个沉,一个浮)


思考:是不是所有东西在水里都只有沉浮两种现象?


师:老师带来了很多材料分别是:沙子、面粉、食盐、木屑、芝麻、味精……


师:这么多材料,各组抽签,抽到哪个就左哪个。


师:现在可以开始实验了吗?会做这个实验了吗?


生:不会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材料,老师先来演示怎么做这个实验。


师演示


1、          取水


2、          倒材料


3、          观察


4、          搅拌后再观察


师:回顾怎样完成这个实验


生:(说一说实验操作步骤)


生:分组做各种材料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师:各组都完成了,我们先来看看老师刚才做的这个实验(沙子),应该把它放在哪个水槽那里比较合适?


生:塑料块沉的那个水槽边上。


师:在黑板上我们把沙子贴在哪里比较合适?


生:沉字的下面比较合适


师:我们只是看到了自己组里的现象,别的组没看到。我们5秒钟换一个组,看看其他组的现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有序观察其他的现象。


师:分享,看看小伙伴的实验情况。


生:我们组的材料是芝麻,刚倒到水里时是浮的,后来搅拌一下后,有些浮的,有些般沉半浮的。


师:在黑板上上怎么帖?


生:帖在沉、浮的中间。


生:我们们组市粉笔灰,先是半沉半浮的,后来最终慢慢沉下去了。放在沉这一边。


生:我们组的是食盐,开始是沉的,搅拌后底下还有食盐沉在那里。等我们看完各组食盐现象后,发现实验没了。


师:是刚才你们离开后,被被别的组吃了吗?


师:食盐去哪儿了呢?


生:可能变成很小的颗粒,我们眼睛看不到了。


师:帖在哪里?


生:沉


生:NO


生:应该另外再分一种情况,看不见了


其他各组继续汇报,并且在黑板中分别贴出。


生:我们组是面粉,面粉看不见了,但是水是白色的。


师:适合放哪里?把他放好。


生:我们是白砂糖,搅拌后看不见了。


师:适合放那里,去放好。


师:看黑板,我们再来分分类,你们认为能怎样分?


生:浮的、沉的、半沉半浮 看不见的一类


生:看得见的一类 ,看不见的一类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把看不见的归为一类。这些物质变成很小很小的颗粒,看不见了。这刚才同学们已经有人说了,是溶解。


师: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变成很小很小的颗粒的过程。我们现在每个组都来体验溶解的过程。每个组用糖粉体验溶解的过程。


生:开始活动


师:这个糖分是干净的,水也是老师给你准备的矿泉水我们一起干杯。


下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7 15:23:05编辑过]

TOP
36#

微课


    我做的翁铭锋老师的实录时,在文档上进行复制粘贴竟然替换成了余文冲老师的实录了,现请我们学校叶雅琴老师把她的实录贴上来。


 


翁铭锋《验证纸巾的好坏》见39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7 22:37:36编辑过]

TOP
37#

微课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下午        第三节


学校班级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四(6)班


学科


小学科学


课题


《沉与浮的现象观察及解释》


讲课老师


邵锋星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呢?我们今天学的是《观察沉与浮现象解释》,师:桌子上我们给大家准备的是食用油,水。大家把他们混合在一起,全部倒过去。


师:今天谁来说,我观察到的先现象是?我的解释是?


生:我观察到食用油浮在水的上面,我的解释是食用油比水要轻一些。


生:我认为食用油的密度比水轻一些。


师:食用油浮在水的上面,谁轻?


生:食用油


师:我们在黑板上,用大于号或小于号在黑板上排列起来。


生:上台排列


师:各个小组到老师这里再领取一种材料(蜂蜜),也倒在水和油的杯子里,让它们混合在一起。观察现象。


生:分组活动


师:完成了的小组静静的观察一下,然后小组按照我观察到的现象是——,我的解释是——


生: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蜂蜜沉在最底下,油浮在最上面。我的解释是蜂蜜最重,油最轻。


生:我发现蜂蜜底下颜色最深,上面的颜色的浅一些。


生:我发现蜂蜜和水的交界处不是非常明显,水和油的交界处是非常明显的。


师:如果把蜂蜜也补充到黑板上,怎么补充好。


生:(上台补充排序)


师:老师这里把土豆放在杯里面,(老师把土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谁来说一说土豆是怎么样的?)


生:是一种蔬菜


生:整个的土豆是椭圆形的,外表是不规则的。


师:这里还有木条,如果把这两样也放在里面,会有怎样的情况?


生:土豆会浮在蜂蜜上,沉在水下面。


师:会猜测的小朋友都是特别聪明的。


(各组领取材料,分组实验。)


生:树枝从食用油的上面沉到食用油的下面,浮在水的上面。土豆沉在水的下面,蜂蜜的上面。


师:现在我们看到的现象很清晰了。……土豆浮在蜜蜂的上面(全场爆笑)……在黑板上怎么排列?


生:木条放在食用油的后面,放在水的前面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生:我认为木条里面有水分的,如果干的应该是和食用油差不多的。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的都是同样的木条,这个木条应该是怎样的?


生:应该是比水重,比油清。


师:土豆怎么排列?也排上去。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说道了密度,我们课后也可以去查查资料,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TOP
38#

下午第三节  微型课
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邵锋星
内容:《沉与浮的现象观察及解释》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9#

  杭州名师工程教学能力展示活动


主题: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
(微课展示)



时间:3月27日下午下午第二节
地点:杭州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三(3)班
课题:《验证纸巾的好坏》
上课教师:翁铭峰


课堂记录: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叶雅琴


课堂实录:
教授滴管的使用
(14:13)刚才我们看来滴管的使用,拿、挤、吸、滴。
上课
T:很多年前听了徐老师的课,发现水真的有灵性。回家后我也研究了水,发现水能听懂我的话
你信吗?
T:早上我经过二四班,他们在上美术课,我用一位同学的笔蘸了一下水,发现水听我的话,你们相信吗?
S:不信
T:那我们就来看看。(从一个杯子倒到另一个杯子),再倒过来,我还没有和它商量。“你可以消失吗”
(再倒过来)
S:没有消失
T:等等,我和它再商量一下。再倒
S:消失了
T:你知道可能是什么原因吗?
S1.2.3.4:可能里面有海绵、有纸巾、有.......
T: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四种纸巾
要做“水听懂我的话”这个表演,应该选哪个纸?
S:我觉得应该选迷你手帕纸
T:为什么?
S:因为它是手帕的,应该比较能吸水。
S2:我觉得可能是维达,我家里用的是维达,发现它能吸水。
T:光靠猜测没用,现在把纸巾给你们。选出一种你认为吸水能力最好的纸巾。
说明你们的理由。(14:19)
T:选择好了,把你认为最好的留下,其他的让它回家。
留下一张,其他放回去。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S:我们认为维达比较好,我们发现维达的纤维最大
T:还有吗?
S:我认为是维达好,因为我发现,用口水蘸一下,维达很快就渗进去了。
S:我也认为是维达,因为它最厚
T:最厚吗?老师选过,都是两层厚的。
S:我觉得是维达,因为透过维达看东西,看得最清晰。
T:透过去,就是指?吸水空间大的意思吗?
S:我也觉得是维达,因为我发现维达水散开的水最大。这样每个点受到的负担最小。
T:那我们能说是维达最好吗?
S:可以
T:可以吗?
S:我觉得得通过比较
T:怎么比较?
S:我觉得可以滴一滴水,看哪张纸吸的更多。
S:我们可以用滴管,滴一滴
T:滴一滴都是吸进去的,能比较吗?
T:老师带了一些材料,这里有我们神奇的水,小心打开,把水杯倒一半到另一杯。中间有细线,纸巾铺中间,把两张纸挂在细线上。
T:然后用滴管滴,怎么滴?
S:不能滴太高。
T:什么时候停止滴?
S:湿透的时候,有水滴下去的时候
T:这一滴能算吗?
S:不能算
T:比如滴到滴十滴,往下滴了,算几?
S:9滴
T:分小组开始做,可以拿一张纸巾在下面吸水。(14:30)


 


 



 


T:请第四组汇报。
S:我们这里是招财猫最差,19滴,最强的是维达,49滴
清风47,迷你39
T:其他小组。
S:我们最好的是维达......
T:有两组数据,怎么办?取平均数
其他汇报......
取平均数
T:这个是我们整个班级研究的成果,有什么想说的?
S:我发现维达吸水性是最好的,招财猫的纸巾是最差的。
T:那我能不能说,吸水性好,就是最好的纸巾呢?
S:也不能这么说,虽然维达吸水性是很强,但是如果吸水性很大的话,容易被戳破。
S:我觉得,维达吸水性很好,但是用途不同的话,就不一定要选择这样的纸巾。
T:要评价一张纸,要综合很多因素。
最后,我们来解释听话的纸的秘密。
(杯中两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7 22:49:21编辑过]

TOP
40#

报道很给力!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



上午评课

沈颉说课:



需要有计时和数摆的技巧的支撑这节课。



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如何来进行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选择适合儿童生活中可以方便索取,以可以延续实验研究。



 



尹伟说课:



学生对实验的猜想、实验过程有兴趣,但是对数据的分析就没有深入,数据分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设计得比较精确。



设计:生活中的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近学生的事实。不要避免误差的存在。培养学生分配合作能力。情感目标是体验到精确测量的重要性。



 



叶晓林评课



一堂课40分钟学习内容的确定



认识摆:2分钟;……与教材的比较来进行分析,老师的课是有很大的摆动。



老师的设计,侧重是摆的操控,用了11分钟来进行辅导铺垫,有没有这个必要?



后面的内容“摆的研究”只有延伸到课外,因为实验材料生活化



对延伸到课后的活动我们持谨慎的态度



突发奇想:两个老师不要同课,前后两节课。



有学习好的孩子一开始就已经说出了答案,如何办?



 



祝海平评课



教材分析



明线和暗线,与教材对比。



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堂。



 



 



徐春建总结



沈颉老师上课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非常重要。



尹伟老师不是很典型的实验数据,处理得非常好



 



以往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今后的专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TOP
42#

下午评课



徐闻音评课



材料的选择是碎末,状态,纸巾等,这些材料的选择是统一,标准,这些就是统一建立材料。



通过有节奏的观察,从形象中提取概念,简单化到简单化,比如第一节课很实在,很实际,一学就会,学生学习接受很容易。



这些设计都是很自己设计的,充满了个性,像第二节课水做载体来印证纸的吸水性,童趣,来源于生活中的纸,实验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一节课关注科学的表述,液体和液体充满了美感,液体和固体充满了想象。用到语文中表述,数学的比较,科学的印证。这些课留下很深的印象



微课我感觉节奏还没有起来,有节奏会有一种快感,第一节放在水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呢,那些没有的东西又到哪里去了呢,它们到水里去了,孩子与老师共同提炼,这些物质变成很小很小的颗粒到水里去了。能提取内容,解决了什么叫溶解。真正意义上的微课实际上是微课视频,三到五个微视频就组成微课课程,未来参与微课设计不仅是教师,还有传媒顾问、设计专家等等。我们在这20分钟内进行微课设计实际是一种尝试,我们就在尝试微课的设计和微课的上法。我感觉未来的课有两块,在线视频教学,还有一种是体验式教学,未来的老师是很精致的。



三点理想:一是未来的科学要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第一节研究摆,其实前人已经研究过了,他换来的经验,二是善于动手,我们仅有的认知不够,只能是小聪明。有兴趣才有能力,要非常重视自己的动手能力,今天展示的实验都是自己动手设计的。三是科学老师的反思能力要加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7 23:04:29编辑过]

TOP
43#

导师---徐闻音小结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4#

名师班学员与杭州市骨干教师成员分别汇报
名师班

寿建杨



吴利坚



叶仙梅





骨干班学员

沈洋



钱军红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5#

3月27日活动最后小结--导师

杭州市下城区  陈欢庆老师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6#

2014年3月28日上午第一节

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   蒋峰
内容:《日食的研究》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7#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8#

上午第二节
萧山区宁围小学   陈荣林
内容:《日食与月食》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9#

精彩的活动!今天学校里家长会,又没得去听了!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50#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1#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2#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3#

听课中的专家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8 14:29:34编辑过]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4#

荣林的课上完,我们的喻老师忍不住冲上台去,与学生交流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5#

上午学员说课,学员评课

蒋峰说课




荣林说课




胡国伟老师为蒋峰老师评课



冯卫洁老师为荣林评课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6#

上午杭师大来文教授点评






省教研员喻老师点评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57#

祝贺活动圆满成功!虽然没有在现场,但是这样贴子也能够让人一睹各课、各人的发言风采。


精彩的课堂,总是让人心生向往。回完贴,马上学习去,更加希望有相关的视频分享。谢谢。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8#

   都是我感兴趣的课题,一个是经典课《摆的研究》,老师们如何处理的?一个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日食和月食》,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期待视频的出炉,便于对课的全面的了解。


 


   感谢团队的努力与分享,祝贺活动圆满成功!

TOP
59#

下午两位名师班学员做观点报告

姜向阳老师






邵锋星老师







主持人

万嵩海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8 17:05:22编辑过]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60#

杭师大名师班结业了,杭州市教育局领导总结

杭师院继教院叶院长







杭州市高教处程处长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