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三下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1#

[原创]三下教学随笔

   看到有人在论坛发随笔,也想来学一学,一来鞭策一下自己,二来,也希望能与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了酒歌的建议,三下的课先学习


        第三单元。


            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


   学生对温度计的前概念大多来自于体温计,认为在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先甩一下,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是水银。这点较难纠正。 对温度计结构的认识在讲课的时候讲得太过复杂,反而把学生弄糊涂了。重点应该让学生认识玻璃管、刻度、玻璃泡。 对温度的单位,学生习惯于生活中的度,不太容易记住摄氏度。


           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


   这一课偷懒了,上砸了!应该每个小组准备3-4杯水。我偷懒了,只准备了两组材料,将实验组分成单数组和双数组,每次两个小组轮流出来测水温。结果纪律乱得一塌糊涂!看来以后真是不能偷懒! 因为纪律太乱,很多小组只测了两个数据就没时间了。而且数据的记录也不够严谨,课堂上却没有太多时间来强调数据的重要性。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培养数据意识的机会!


              第三课,水结冰了:


   三个教学班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发现还是分组进行对比实验的效果比较好。一半小组的实验过程中不加盐,温度始终维持在0度,不结冰;另一半小组加盐后,盐冰温度比纯冰温度较低,试管中的水也结冰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加盐是为了帮助获得更低的温度”;“当环境低于0度时,水在0度开始结冰”。


   共性的问题: 1.学生测量数据不够耐心,对数据记录不够准确,还没有意识到数据真实的重要性;这有待以后加强培养。 2.温度计损耗严重,存在很大误差。 3.试管损坏也较多,质量太差! 改进:刚开始结冰时冰是透明的,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不太容易观察,为了便于观察,以后可以把试管里的水染成红色,这样比较好观察。


       第四课,冰融化了


  这一课是在学生探究水结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冰融化了。为了便于连续性观察,也方便实验材料的准备,我特别调了课,每个班两节科学连堂进行探究。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学生探究的热情也很高。 同时暴露的问题与上节课类似。


       第五课,水珠从哪里来


1.明确重点:观察实验其实很简单,这课的重点应该在于培养学生懂得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发现—推测—验证”。每进行一步,让学生明白推测与寻找证据证实的重要性。 2.存在问题一:由于大多数孩子在观察过程中都会提到“冰”,在课件中也出现了“水珠是否与冰有关”有点误导了学生。实际上水珠的出现是准确的说应该是——与温差有关!!!——而非冰!!!!以后讲这课时要注意科学的说法。 3.存在问题二:另外在观察的时候,孩子们习惯于看杯子里面,而不是杯子的外壁。考虑以后用带盖的不透明杯子,先让孩子们观察外壁,再用手触摸,最后再打开盖来看。这样会更好。 4.存在问题三:孩子们好奇心太重,总还是会有同学把手伸进去蘸点液体品尝!!!!——我尝试着吓唬他们这些杯子不干净,装过化学物品,千万不能把手伸进去————可是话说说慌不太好哎! PS:原本想把这课放在第6课后面讲。因为第6课在加热让水蒸发---水变成水蒸气----再还原成水。这就是很好证实温差使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实验。然后再观察冰水。是不是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是温差造成的水蒸气凝结,而不是冰呢?


[此贴子已经被影随心动于2014-3-7 10:05:0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为什么写的时候有分段,一发表就全和到一起了呢?
TOP
3#

换个浏览器试试...

TOP
4#

以下是引用龙猫在2014-3-6 21:11:00的发言:
为什么写的时候有分段,一发表就全和到一起了呢?

我已经把它初步变成这样,如果感觉那里不对!请与我联系,我再进行改变!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用ie发就好了。我用搜狗经常出问题。所以平时用搜狗,发帖发文章用ie。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6#

谢谢影随心动
TOP
7#

一股脑发这么多课的啊,坚持哦!
TOP
8#

把自己及时的思考都写下来就非常好,可以让同教三年级的老师来一起分享,学习,也可以互相指点,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
龙猫,加油哦!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9#

一下子发了好几篇,赞一个!一起加油哦!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0#

3.6《水和水蒸气》

本课教学设计内容好像设计得有点多了。后面的环节完成得有些匆忙。


  
1.学生基本都能认识到自然界中水少了是被蒸发掉了,有部分学生认为蒸发必须是在100度以上的环境下才能发生,但集体讨论后能马上明白,常温下、甚至零度以下也有蒸发现象。


2.很大部分学生认为冰拿出来后冒“冷气”、热的东西冒“热气”才是蒸发,讨论后强调那是雾化的,准确来说还不能算水蒸气,水蒸气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由此也较好地理解了空气中水蒸气聚集到一定程度会形成雾、雨。


3.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探究,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组对比实验,要关注只有一个变量,孩子经过思考都能认识到要保证水量相同、蒸发时间相同。实验结果交流强调了多个小组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我们的猜想。
实验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个金属勺子,要求学生用滴管只滴一滴水,实验效率比较高。为了帮助孩子加强实验安全性的认识,还准备了毛巾包住勺子加热。加热后勺子放在石棉上面(也介绍认识了石棉哦~~~)。三年级的孩子还是不放心他们自己用火柴,蜡烛都是我到每个小组帮点燃的。

4. 本来还安排第二个实验,探究水蒸气还原成水珠的,课堂上没时间做了,只好布置回家完成。

5.这节课比较特殊的是,在实验前把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找出来,坐在后面不准参与实验,希望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促使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6.下周要先转入第一单元的学习了。布置了孩子们回家制作种植瓶,家长真的很好,非常支持!很认真帮孩子准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0 15:38:26编辑过]

TOP
11#

还是不会编辑分段。想请教一下大家。我用WORD编辑粘贴过来也不行。我的电脑没有IE,不知道什么原因IE故障后,重装不上。另外想请教一下,怎么样插图?
TOP
12#

以下是引用龙猫在2014-3-9 16:56:00的发言:
还是不会编辑分段。想请教一下大家。我用WORD编辑粘贴过来也不行。我的电脑没有IE,不知道什么原因IE故障后,重装不上。另外想请教一下,怎么样插图?

下载一个360安全浏览器4.1正式版的,我平时就用这个版本,版本太高,反而不行。也可以在WORD上编辑好,复制过来时问你是否要清楚多余代码,请选择“取消”。


插入图片时,请把发帖框右上方的上传这一项打个√,然后就可以上传附件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9 21:52:08编辑过]

TOP
13#

用ie浏览器编辑就行了哦
TOP
14#

上周一周的课都在忙着和孩子们一起播种,孩子们寒假已经有了种植水仙花、风信子的体验,对于播种凤仙花还是很期待的。我参考了酒歌的种植瓶,提前布置学生制作种植瓶,孩子们和家长的热情都很高。但也有部分孩子没有制作,不过不影响整体的热情。第一节课主要是讲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和检查孩子们种植瓶的制作情况。第二节课则讲授《种植我们的植物》并发种播种。听课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安静,一到发种子播种就闹哄了,也能理解孩子们,毕竟期待了很久。但自己反思,总是有点点担忧,总感觉这两节课孩子的关注点都不在课堂上,心早被种子牵走了。这样能掌握多少知识点呢?如果考试能行吗?因为涉及到考试,做老师的总还是不由自主地被牵着走,总还是会担心知识点的掌握。
现在反思,是不是应该集中一课时授课,把第1、2课一起先学完,而且不应采用教师授课的方式 ,这两课的内容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主动性,抛出几个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寻找资料,小组内交流学习,再到班上展示,这样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效果应该会更好。然后第二课时再集中进行播种,顺着孩子的热情开展活动,让孩子感觉到不压制,对后续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会更有帮助。
凤仙花的种植我参考了酒歌获得国家专利的种植瓶开展。孩子们和家长的热情都很高,得到了热烈响应。当然,也有个别的孩子始终作业也不做,种植瓶也不做。。。。之前先和孩子们约好,如果作业未完成,不能发给凤仙花种子,有个男孩子因为失误有道题没完成,没能领到种子,当场就哭了。说明孩子真心喜欢种植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8 8:39:09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