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4六下教学记录 [复制链接]

1#

2014六下教学记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分享 转发
享受教育
TOP
2#

                                    平底烧瓶在《放大镜》一课中的应用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很多的,正常的一节课难以完成。其实前面两个活动的意义是不大,放大镜的作用以及用放大镜看报纸有什么不同,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意义不大,而且浪费时间。在教学这一课时,果断的将舍去。


      这一节课的一个主线,可以放在画侧面图上。感受一放大镜中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后,让学生画一下他的侧面图,画出它的凸度,然后和平镜片的图进行比较,明确凸度。


      凸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这个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具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到放大的倍数跟TU度的大小有关,由此,学生想到了,球体的凸度那么大,应该放的很大啊。学生特别想尝试。如何尝试呢。可以利用平底烧瓶来这个问题。下面的球体部分装水后,就可以成为实验器材,效果比较明显。


      在利用这个器材时,还可以进行一个辅助的实验。让学生从三个角度来观察平底烧瓶。一个是空瓶侧面观察,二是装水侧面观察;三是装水从上面向下观察。学生会发现,第一种不会放大,因为是没有凸度,中间的空气,虽然透明,但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第二种发现放大的效果明显,凸度大,放大的倍数也大。第三种发现小了,这是学生比较奇怪的地方。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发现了侧面形状图不是凸的,因为底下是向上拱的,因此整个面是凹的,所以缩小了。当然,上口颈较细,其实有有一点凹面,这个现象有个别学生还是了解的,并在课堂上说了出来。接下来,正常引入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知识中去。整个过程还是很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会引起学生思维活动。


      需要改进:瓶口小了一点,要是找一个瓶口更大的就更好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21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21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2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享受教育
TOP
3#

                               课思2

      今天上第二节课《显微镜下的昆虫世界》。这一课的内容比较难上,需要找到一些昆虫进行观察。但是显然课堂上观察是比较难的。找了以前用的课件,但量比较小,相信上课时间有闲。早上在群里,看到陈耀老师发了前三个单元的课件,就下载了下来。打开第二课一看,真的不错。信息量很大,看来课件制作花了些功夫。有了这些特别吸引人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也定很高。而且有了这样的课牛,整个课堂教学依此而行便可,不需要过多的环节,省了好多的事情。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没有达到课上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目的,但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兴趣的激发,学生在日后一定会用放大镜去观察各种昆虫,这样的教学一样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我安排了一个观察低倍显微镜的活动。通过这个低倍显微镜,学生可以看到图片是由许多的色点组成的,书中的图片式的效果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还会拿着他来看衣服、皮肤、头发、红领巾、粉笔、桌子等等物品。因为放大有20倍,效果出乎一的意料,给了学生比较大的震撼。当然学生也发现了这个工具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知道了两个放在一起,可以放的更大。我正好顺势介绍了学生实验袋当中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己去试试看,为后面的课做了铺垫。


     这堂课确实不知道如何上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7 9:42:57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4#

      这两天,在群里不断的讨论如何制作晶体这一教学内容。很多老师都对晶体的制作为难,因为本身就没有这样的储备知识,而晶体制作的又很慢,很难看到效果。当老师自己没有良好的准备时,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制作就成了一个难题。


     负责任的老师都比较着急,纷纷在群里寻问其方法。 其实在教学中,没有必要那么在意这个知识点,当然如果会并且能指导好学生更好。这个知识点并不是单元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个内容的安排本身就缺少合理性,因为学生很难了解什么是晶体,就算制作了晶体,看了各种晶体,学生根本就不懂晶体划分的意义及其作用。这课的主旨也就是放大镜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发挥其作用,只要了解这些即可了。


      个人感觉这个内容的编排是不合理的,从单元学习主题上来看,本课的目标是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晶体,说明放大镜的查微作用,其主要目的还是了解放大镜的功能。既然如何,就不要弄一个奇特的学生难于理解的的内容。选择一个学生常见的好理解的内容来表明放大镜的这种作用,对于学生对放大镜的认识更有好处。晶体内容的安排,不仅影响了主要的教学目标,也让师生的教学主体发生了方向性的迁移,这是不合适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x(m$3jdp}l}p5ltipo2gkd.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u~8s~)a)}$u)mcun`ueem.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7 9:44:43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5#

《怎样放的更大》反思:

      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如何放的更大。同时使学生简单了解显微镜的发展过程。将两个放大镜在一起的方法,其实学生早就想到了,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有一些同学将两个放在一起进行尝试了。裤袋当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尝试过。并且观测晶体时,我们用到了低倍手持显微镜,就是用两个凸透镜做成的。


     之前安排讲解了焦距及焦点的知识,这个内容其实学生还是比较轻意地可以接受,并通过焦距的大小判断放大镜放大效果。然后让学生进行了尝试,找到放大镜的焦点并确定焦距。如何使用两个放大镜放大的更多,能放的更大的同学,想同倍和不同倍数的放大镜都可以组合吗?最后通过课件了解一下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整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紧凑的,但是没什么新意与惊喜,两个可以放的很大,学生早就知道。增加的焦点焦距的知识,也是基于本课新内容比较少的原因,而且学生可以接受。


     这堂课,没上出什么新意,没想到什么特别好的上课形式。

享受教育
TOP
6#

 

《用显微镜观察的身边的生命世界》反思:


 


一、内容的调整


     这一课的内容安排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整:这节课,不讲细胞的发现,不进行洋葱切片的制作与观察,就练习使用显微镜。在第二课时再进行细胞知识的学习及切片制作与观察。


原因如下:


      1显微镜的操作是学生最感兴趣,其使用方法应该成为本课的重点。显微镜在小学科学使用工具中,属于操作复杂的,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也不是一学就会的,因此,对于操作需要进行比较细致的学习并给予充分的实践时间。


      2用现成的切片进行观察,有利于学生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不会因为切片制作的质量影响到方法的学习。如果一个学生的切片制作不好而导致看不到细胞,学生很难弄清楚是显微镜调试方法的问题,还是切片制作的问题。在学习新内容时,不防新的知识点少一点,甚至就一个,这样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


      3无论是通过视频,还是老师的演示加介绍,这些方法都代替不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说到底,还是得让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实际操作,在做中学。如果在课上在安排一些理论知识及洋葱切片的制作,那么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


      4我的实验教学中,保证不了每一个学生一台显微镜,这样学生学习使用的时间肯定要多一些,我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使用显微镜,这是这一课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学习是需要时间的


       今天上了,上了两个班的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的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个班,正常的课进行,看了视频,了解了操作方法,介绍了其中几个基本的操作点,然后学生开始进行调试观察。


       尽管内容进行了调整,安排了大时的时间进行实践的操作,但从事实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速度没那么快。尤其两个班教学时间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学生实验用时28分钟进行操作式学习。大部分的同学学会了基本的低倍观察。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我没有确定是否会,从操作上看,应该存在不能独立操作的现象。而且会用高倍观察的人非常少。第二个班连续上了两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进行独立的比较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确实大部分同学学会了如何使用高倍进行调节和观察。因为学的扎实,学生有所疑问和发现,比如,发现了景象是反的,调整方法时得反向;高倍观察时亮度有点降低;有事先看过书的同学问:我们自己能制作切片吗?


      学生操作的几个主要的难点:


      1.调光:安好目镜物镜后,进行调光,要从目镜中看到一片明亮,但很多学生有一些亮之后,就认为已经可以了,亮度不够;


      2.找到图象:在进行观察切片时,找不到要观察的图象。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观察对象放在中间位置,有的自认为放在中间了,但偏了一点,学生没有查觉,也没有进行调整。


      3.高倍观察:用高倍的目镜和物镜进行观察的时候,它的焦距是非常短的,下面的物镜快乐要贴到物镜边了,这需要学生在向下调节镜筒时要特别细心。有不少同学因低倍观察时不用这么低,在进行高倍时就观察不到了,不明白所以。

享受教育
TOP
7#

把楼主的帖子转移到网络研修板块了,希望楼主在这里继续您的反思!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8#

很不错。孩子很认真很积极…………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2/17012/index.html欢迎您常去做客!
TOP
9#

以下是引用空空在2014-2-27 9:46:00的发言:
《怎样放的更大》反思:

      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如何放的更大。同时使学生简单了解显微镜的发展过程。将两个放大镜在一起的方法,其实学生早就想到了,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有一些同学将两个放在一起进行尝试了。裤袋当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尝试过。并且观测晶体时,我们用到了低倍手持显微镜,就是用两个凸透镜做成的。


     之前安排讲解了焦距及焦点的知识,这个内容其实学生还是比较轻意地可以接受,并通过焦距的大小判断放大镜放大效果。然后让学生进行了尝试,找到放大镜的焦点并确定焦距。如何使用两个放大镜放大的更多,能放的更大的同学,想同倍和不同倍数的放大镜都可以组合吗?最后通过课件了解一下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整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紧凑的,但是没什么新意与惊喜,两个可以放的很大,学生早就知道。增加的焦点焦距的知识,也是基于本课新内容比较少的原因,而且学生可以接受。


     这堂课,没上出什么新意,没想到什么特别好的上课形式。


同感!

TOP
10#

使用显微镜的时候调节光亮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一开始没有将镜筒下移到离载物台最近的位置,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就会出现调节旋钮旋转方向混乱,从而找不到图像。移动玻片的位置,学生虽然知道移动玻片的方向与看到的方向相反,但是人的眼、手协调的习惯造成学生还是移动不够准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