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评课2007年9月26日
1、科学课中的活动往往显得比较混乱和粗浅。在这节课中,毛老师非常注重实验设计方案的完善,特别是关注细节,比如怎样确定承受垫圈的个数,怎样控制变量等。虽然在这个环节用了不少的时间,但保证了后面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学生的实验结果都是比较准确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毛老师的两个实验活动都安排了预测这一环节。我们都知道,预测不是盲目猜想,必须有一定的根据。如研究“宽度”时,是不是可以先预测出一倍宽,再预测二倍宽和四倍宽的抗弯曲能力?在研究“厚度”时,可以引导根据“宽度”的一倍宽的数据进行预测?
3、预测应该是有根据的,而且一般要跟实测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自己预测的准确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在这节课中,毛老师本来应该再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把预测和实测对比,并简单分析原因,这样可能更好。
4、学生所有的数据都是他们辛勤研究的结果。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的数据当然是我们老师最希望看见的,但万一出现一些不是很恰当甚至是跟事实相违背的数据,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处理呢?有的老师往往是把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数据大肆宣扬,而对那些不和谐数据故意忽略或者粗暴地指出是错的。这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有对抗心理。在面对“宽度”数据出现2号和3号纸都只是承受一个垫圈时,毛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有学生认为可能操作中出现了失误,也有学生解释虽然都是承受一个垫圈但还是有区别的,可能2号是只能承受一个垫圈,3号承受能力是一个垫圈多许多,从而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5、《抵抗弯曲》课中,教师引导变量的控制,采用了两个策略,即教师帮助控制和学生自己控制(垫圈的位置、弯曲的程度等),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因为没有对架空的距离作统一的规定,在全班的结果统计中的数据变化比较多,学生就不容易得出科学结论(尤其是差生,这从发言面就可以反应这一点)。这两个方面怎样兼顾呢?
6、根据教学内容分,科学课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探究实践课和理论研讨课,前者以推测、模拟实验验证为主要教学方法,后者以阅读、交流资料和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地球表面的地形》就是一节理论研讨课,这样的课比较难上,为此先对黄老师在区观摩课上敢为人先为我们提供这类课的教学案例表示敬意。也想请黄老师谈谈,为了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您做了些什么样的准备和设计呢?
7、《抵抗弯曲》这一课中,学生预测1、2、3号纸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时,一生站起来说:“1号能……,宽度越宽,受力面积就越广……”,请问是这样吗?(科学是讲究严谨规范的)如果不是,教师该做怎样的引导?
8、《地球表面的地形》:学生将带来的照片上台展示时,投影不清晰,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也不活跃。我想若图片清晰的话,本环节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9、《地球表面的地形》: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各种地形图让学生认识时,我觉得完全可以和学生带来的照片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这样学生对地形的特点的认识印象就会更深刻。
10、《地球表面的地形》:让学生将带来的图片进行分类后的汇报属于无效汇报。只是小组长简单汇报有哪些类型,导致其他的学生无事可做,小组长也可以乱汇报,这环节汇报时应让学生带图片,上台展示分类情况。
11、《地球表面的地形》:汇报小组搜集到的照片的地形这一环节,师逐一让汇报员说,根本就没有参与判断该生说的对不对,这样的交流有没有必要?如果有必要,要使交流有效,应如何组织?
12、科学课的课型可分为哪几种?
13、实验一中学生实验结果不明,是否可深入分析原因?
14、《抵抗弯曲》:在两个实验中,关于架空的距离是否要做量化的控制呢?因为架空距离将导致实验结果的较大出入,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哦。(补充:如何提高数据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