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两省执手 相约话科学
——我省吴建伟老师在南京玄武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省级研讨活动”中执教
10月8日下午,伴随着阵阵秋雨,南京市的科学学科的专家、教研员及专兼职老师们齐聚珠江路小学,活动的主题是玄武、浙江嘉兴两地的老师“执手相约话科学”,共同就“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有江苏省教研室科学教研员卢新祁老师、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建中老师、东南大学汉博培训中心主任叶兆宁老师、南京市教研室杨健老师。
本次活动由玄武区教研员冯凌老师全程主持。活动的第一环节,由来自嘉兴市实验小学的吴建伟老师为大家执教,吴老师是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名师,浙江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他和珠江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为大家共同呈现了《100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一节科学课。孩子积极投入课堂的热情中,看到的是吴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看到科学知识背后教师对科学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看到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还有,教师在课堂的大气与沉稳。吴老师亲切自然的语言,及对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受到了参会老师的认同。
活动的后半段,由吴建伟老师给大家做了内容丰富、详实的近2小时的讲座。讲座中,吴老师从自己管理科学教育网络平台的经验,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种种经历,包括论文、案例的评选、网络资源的共享、苏教版和教科版的对比等。吴老师表达了几点感受:1.关注每一个细节;2.要学生动手,教师首先要动手(争取机会参加各种基本功比赛,先提高教师自己的科学素养);3.教学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④以学定教,带着孩子学科学;5.经历是财富,朋友的关心倍感温暖。讲座的后半段,吴老师重点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他引用韦钰院士的文章《为什么我们要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科学教育》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思维导图在浙江省科学教育中的如此受到师生的重视。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巴赞首先提出,讲座中,吴老师把思维导图的作用,及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都给我市的老师做了实实在在介绍,让老师们也体会到了知识树式的大概念教育的优点。短短的讲座时间里,让老师们从一个侧面看到吴老师平时教学的一个缩影。我们要从每一课的科学知识关注到儿童概念形成的体系,关注到大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
这样的跨省交流绝不会止步于这次活动,后期的合作交流还会不断展开,江浙两省的小学科学教育也会越走越远,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系统化。








相关链接:http://www.xwjinxiu.cn/xwrs/manager/info.jsp?sno=2094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0 23:32:4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