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依堂前,萱草黄花菜迷人眼——百合科:黄花菜
看到黄花菜,我想到了一句话:“哟,你现在才来,黄花菜也凉了。”结果一百度,呀,
“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这典故来自于苏轼咏菊的名句:“明日黄花蝶也愁”。在古诗文里,“黄花”专指菊花。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呀,苏大学士的菊花下里巴人赏着赏着就把赏成“黄瓜菜都凉了”。就这样,在雅俗共赏中,最后赏来赏去就被流传成了 “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呵,此黄花菜非彼黄花菜!本来以为黄花菜就是那在诗经中被称为母亲花的萱草呢,后来经蛾子老师指正后,明白:黄花菜和萱草是两个种。黄花菜花较大,淡黄色,叶片暗绿色,较窄;萱草花桔红色至桔黄色,花被桶较短,内轮花被畅游倒“V”型褐红色的斑纹。再百度后又明白:萱草不等于黄花菜。黄花菜是萱草属植物的一种,但除黄花菜外的萱草属植物多半不可食用。
真长知识呀,谢谢蛾子老师,谢谢各位关注,欢迎指正,共同进步。
黄花菜
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花葶长短不一,花梗较短,花多朵,花被淡黄色、黑紫色;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花果期5-9月。其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等功效,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主要分布于中国。
药用价值
黄花菜的花有健胃、通乳、补血的功效,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足者食之,可起到通乳下奶的作用;根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浮肿,小便不利;叶有安神的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心烦不眠,体虚浮肿等症。习惯上各种萱草的根入药不分,而作为食用只用黄花萱草的花蕾。
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注意事项
黄花菜鲜花中含有秋水仙碱,在人体内由秋水仙碱转化为二氧秋水仙碱而使人中毒,应将鲜黄花菜经60℃以上高温处理,或用凉水浸泡,吃时用沸水焯的时间稍长一些,以免中毒。长时间干制也可破坏秋水仙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9 19:56: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