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思考
——参加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实验”专题研训活动体会
湘师实验小学 徐 瑶
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亲身经历、探究实践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让科学课上的实验探究更有效?成了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次在回澜小学举行的杭州市小学科学“有效实验”专题研训活动,就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媒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年龄,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上出了不同的味道,也向我们诠释了他们对有效实验的理解。本次活动还采用了前测,后测的方式来初步检验课堂是否有效。徐老师在安排上课教师时,可谓是煞费苦心,同课异构,男女搭配,让我们看到了风格迥异的课!
活动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科学课上的实验更有效?
首先,我觉得是实验材料的有效。作为一名一线的科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想给学生实验,但有时候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实验材料。例如,这次活动中的《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如果我们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有了导热性能好的铜棒和支架,有了凡士林甚至是涂有温变油墨的圆片这样的有效材料,就为我们开展有效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有了好的材料,还要注意材料的有效运用:材料是在上课一开始就呈现还是在适宜的时间呈现;实验后材料该如何处理?是直接收上来还是放在桌子上,收上来的是全部还是一部分……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参加市级区级的科学教研活动,我们看到上课教师往往都要搬一大箱的实验材料,有时候教师的实验材料也成为他课堂上的一大亮点,我戏称之为“表演的道具”,我想,有了有效的“道具”,才能促成精彩的“表演”。
其次,我觉得关键是在教师,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师的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有效实验是否有效。章鼎儿老师的讲座《向着科学课推进》让我促动很大,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一个实验结论还是实验方法,关注的是探究方法还是学生的科学素养。他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上摆的内容时,有很多学生连摆的摆动次数都数不清楚,教师却丝毫没有关注到这一细节,而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收集的数据并以此得出的结论上,这样的实验数据有什么用?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何从谈起?讲到此时,他认真严肃的表情和他席下亲切和蔼的姿态判若两人,责任重于山,章老师向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他对科学的态度,更是一面鉴定的旗帜。是的,孩子要向探究迈进,我们教师就必须先向探究迈进,对教学理念践行磨砺。
科学探究实验是小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科学教学中基本有效的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一天半的活动虽然拉下了帷幕,但“有效实验”这个主题将成为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持续思考并努力践行的主题。
这次活动的规模很大,我想参加活动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