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莲都区科学学习团队16号学员吴振峰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

莲都区科学学习团队16号学员吴振峰研修专贴

用户名:风雨心心


姓名:吴振峰


工作单位:丽水市莲都区梅山小学


邮政编码:323000


联系QQ:4359496


电子邮箱:4359496@qq.com


教学感言:认认真真准备好每一个实验,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


 


指导师:陈建秋


用户名:不睡觉的兔


联系QQ:173692760


工作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此贴子已经被不睡觉的兔于2013-5-9 19:58:4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两年个人研修目录:


 


3楼——作业:科学骨干教师学习团队研训活动记录、反思表(一)


6楼——个人发展两年规划


7楼——理论学习记录(四月份)


10楼——理论学习记录(五月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11:17:32编辑过]

TOP
3#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技能评比暨科学骨干教师学习


团队研训活动记录、反思表(一)  2013.5.2

































学员学号


16


姓名


吴振峰


单位


梅山小学


联系电话


 


 


 




    这是一批充满朝气的年轻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所散发出来的拼搏气息令人动容,更让我自叹不如。因为专业,他们在解读教材时更容易把握重难点,在模拟上课时,那自如的神情,熟悉的演练,真让人佩服。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很多教师在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指导实验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循循善诱,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将科学课堂交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快乐的科学课堂。


 


 




    很多老师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对于模拟课堂,评价似乎显得有些困难,其实得体、恰当的评价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了解到自己的问题解答程度,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板书更是杂乱无章,随意性特别大,对于小学生来说,工整美观的板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常有科学老师抱怨学生做语数英作业字写得很漂亮,科学作业却乱涂乱画,是不是和我们老师随意板书有关呢?


 




    这次的活动我收获很多,这么一批年轻教师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看来自己得好好努力了,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到后面去了。在实验教学的指导中,教师切记不可粗略带过,恰到好处地实验指导,能帮助学生少走很多歪路,但过多过细的指导可能会抹杀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如何把握分寸很值得自己深思。


指导师


姓名


陈建秋


单位


天宁小学


联系电话


 


 


指导师


点评


学习很是认真,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点评得比较到位,反思切合实际,很好地体现了骨干教师过硬的自身素质。当然,“模拟上课”中青年教师还出现了些普遍问题,比如没有真正理解教材、活动组织流于形式,环节衔接不够通畅等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反思。

TOP
4#

教学感言:认认真真准备好每一个实验,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

认真的学员,负责的指导师,你们会越来越棒的!
TOP
5#

祝贺16号学员吴振峰开出专贴,本贴收集整理到我们团的汇总资料专贴。


 


[综合]莲都区第二批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学习团队专贴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5046

TOP
6#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发展两年规划


一、认识自我,明确起点:


20009月我踏上了三尺讲台,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经验使我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四年前我开始任教科学,有过茫然,有过矛盾,但更多的是坚持。四年来,在我们莲都区一大批科学名师的帮助下,我收获了很多,有荣誉但更多的是专业上的引领。有了他们,我在任教科学的路上不再磕磕磕碰碰;有了他们,我在科学路上走得更坚定;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体会到了科学带来的无与伦比的魅力。


近两三年来,我开始尝试写论文和课题,从区级到市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教学实践中,也摸索出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在自己感觉最薄弱的应该是专业素养,多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用专业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二、确定目标、规划自我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作为科学教师应自觉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各类有关科学的书籍都将成为我亲密的伙伴,做到认真阅读,勤记笔记,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领悟其中的精华,使自己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并能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发挥最大效力。


2.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调控上有很大的优势,我将继续学习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学,在遵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前提下,继续研究“积分制”对课堂纪律的影响,使“积分制”更成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行之有效。


3.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和终生学习者,在理论指引下,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过渡。要想提升自己最快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平时课堂学会不断反思,多向其他教师、名师专家请教,学会取长补短,力求在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三、分步实施、实践自我


1.认真完成区科学团队布置的作业,虚心请教指导师,并向优秀学员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每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并做好记录,及时上传到研修论坛上。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论文,一个课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3.深入研究“积分制”,使其更具操作性,更规范,效率更高。


4.积极参加区、校级培训活动, 好学,好问,多学,多问,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7 11:16:48编辑过]

TOP
7#

 


理论学习记录单(一)


时间:四月份      摘录者:吴振峰




















文章名称


《呵护奇思妙想》


   


周友富


   


《科学课》2012.10



 


 


 


 


 


 


 


 



在同一个环境,做同一件事,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所做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同一问题的效果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人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加上科学思维方式才能产生智慧,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换一种思维方式,往往会豁然开朗,会柳暗花明,会产生奇迹!


课堂,是科学思维方式的生成与发源地;教师,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和传递者。反思我们的许多教学行为,往往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诱导学生沿着固有的思维模式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封闭、走向平庸,如果这样,怎能苛求学生有异想天开、另辟蹊径、茅塞顿开?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思维方式独特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怀疑的人。而我们的社会现实是,只要你稍微与众不同,就有可能被视为神经有问题,甚至被看成另类。缺乏包容的教学氛围,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新思维何以诞生?


大智慧往往蕴藏在小问题中。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中国科技大学一位教授将这个看似“小儿科”的问题向单位申请科研立项,居然得到了支持。他研究发现,公鸡颠脖子能让眼睛更精确地定位目标。这一成果现在正被用于机器人设计,其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如果没有一双“慧眼”对这一“奇思妙想”的敏锐发现,该重大发现何以产生?


允许学生奇思妙想,允许奇谈怪论,允许“不可思议”,这是新思维、新思路诞生的土壤,是创造奇迹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


 


   


“大智慧往往蕴藏在小问题中。”也许很多我们课堂上忽略的内容就存在着大智慧,我得提醒自己,课堂生成的问题切不可一刀切,在学生眼里没有合理不合理,既然学生心存疑惑,何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理论学习记录单(二)


时间:四月份      摘录者:吴振峰




















文章名称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中的变量设计与调控》


   


任存宝


   


《科学课》2012.10



 


 


 


 


 


 


 


 



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涉及三种最基本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在小学阶段,不出现这三个概念。自变量即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因变量即实验中所要观测的变量;控制变量即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


变量的设计与调控,是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关乎实验的有效性与成败,关乎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实验教学中,应遵循变量设计的规范,灵活控制变量,以求达到期望的实验效果。


一、自变量的操纵设计


自变量又称操作变量,是实验者可以自由操作的变量。它的变化会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应科学设置、规范操作。


1.自变量的单一性:小学科学对比实验多是进行单因素比较,着重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使因变量的变化完全是因为这个单一的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除了要有效控制“控制变量”,还应做到自变量的单一性,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量不司,且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尽可能避免控制变量的干扰。


2.自变量的可操作性:为了保证科学探究结果的可重复性,需要对一些术语或已经确认的自变量进行准确而简练的描述,即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赋予自变量特定的内涵和操作方法,以便实验者或他人易于操作,重复实验。


3.自变量的差异性:对自变量的有效操纵是为了引起因变量的显著变化,以此来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所起的作用,所以,不同水平自变量的差异差异要大。可以用出现不出现(或有无)、强弱、高低、大小、多少等来表示。当只设置两种不同水平时,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实验中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加自变量,对照组不施加自变量,即用出现或不出现自变量来观察实验结果。另一组是不设对照组,只在两个实验组之间进行比较,自变量都出现,要使自变量的作用能充分显示出来,不同水平间要有足够大的差异。


4.自变量的等距性:若要从实验现象或数据中看出实验效果的大致变化趋势,设置自变量的水平时,一般不能少于3个,不同水平的梯度要合理,以几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为宜。


5.自变量的“两极性”:设计自变量的水平时,通常要选择两个极端值,这样就可以明显看出自变量的作用。


6.自变量的次序性:不同水平的自变量,应按从强到弱或从弱到强依次排列,逐个实验。这样有利于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实验效果的变化趋势。多数情况下,从强到弱或从弱到强排列皆可,但有时为了更好地显示实验效果或操作上的便利,要讲究一定的方向性,有时按从弱到强依次出现为宜,有时则相反。


二、控制变量的控制设计


控制变量是指在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其他会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实验中应严格控制,以求实验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1.保持恒定,以求公平实验:如果要使因变量的改变完全是因为自变量的改变造成的,就必须把其他会影响因变量的变量“控制”起来,保持不变,这是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比实验过程中自始至终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2.“最小控制”,以求最小影响。


3.科学控制,以求实验的严谨性:控制变量的设计还要警惕“伪公平”,关注实验的严谨性,避免偶然性。


三、因变量的观测设计


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一种变量,因变量的变化程度直接与自变量有关,同时也会受到控制变量的影响。因变量是实验中重点观测的对象,应明确观测指标,细致观测,如实记录。


1.下操作定义,明确观测指标:操作性定义的指标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且最好使指标数量化,便于记录、统计与比较。


2.基于实验需要,选择记录方式:观察结果的记录方式有两种:定性的文字描述和定量的描述,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式。对比实验大多需要比较精确的定量描述,这就要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化的观测。也有一些实验不需要定量化的观测,而是运用感觉器官,如眼、耳、舌、鼻、手感知事物的外部特点、变化或属性。


3.多次重复观测,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4.精选测量工具,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四、变量的灵活调控


不论是验证性实验,抑或是探究性实验,对教师来说,实验结论总是预知的(也不排除个别新的发现中变化,因为科学是发展的。)所以,在遵循变量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老师可利用这个“预知的结论”来“演绎”变量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些结构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亲历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的过程中顺利获取想要的实验现象可数据,得出这个“预知”的结论。


 


   


这部分知识我掌握得非常少,所以在摘录时忍不住将理论内容基本都摘下来了,以便自己在以后也能经常看看,学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4 9:44:34编辑过]

TOP
8#

此帖收集至“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071&page=1&star=1


 


继续努力哦!

TOP
9#

谢谢,我会好好加油的!
TOP
10#

 

理论学习记录单(三)


时间:五月份      摘录者:吴振峰



















文章名称


《例谈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金丽媛


   


《科学课》2012.10



 


 


 


 


 


 


 


 



学生是否掌握猜想与假没的方法,是否具有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良好思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效果。那么,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贵在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假设,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脑海中出现的一个个猜测与假设,很多还只是停留在对表面的具体事例的表达,没有达到“假设”的水准,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2.有理有据:猜想与假设不是异想天开,应该是依据一定的事实,应用可靠的科学原理,围绕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展开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各种猜测和假设,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这样想的理由。


3.学会反思:学生的假设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有的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并不会自动增强,它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引导和训练。


4.类比联想:科学研究中,常用已知的现象和过程同未知的现象和过程相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占、相似点或相联系的地方,然后以此为根据,推测未知的现象和过程的某些特性和规律。在探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利用这种类比的方法提出猜想。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己去建立、筛选、修正、验证假设。


   


例子中学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进行猜想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生:“日常生活中,角度越大,坡度就越陡,物体冲下来就会快一些。那么,摆的越大,摆的速度就越快。”看完这一内容我豁然开朗,原来自己的教学还在围着教材打转,根本没有好好地把科学融入到生活中,以后在教材的解读上还是得多花些功夫才行呀!


  


理论学习记录单(四)


时间:五月份      摘录者:吴振峰




















文章名称


《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美国小学科学课堂印象》


   


施昌魏


   


《科学课》2012.10



 


 


 


 


 


 


 


 



一、“无规矩”,重规则,显本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自古以来强调规矩。课堂学习也是一样,坐要端正,发言得先举手,甚至连手的动作都有规定的标准,这些规矩无形中都在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制约。而美国的课堂就显得有点“太随便”。


大拇指向上举起来、举起左手、举右手、举双手……这是美国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经常要做的一项动作,只要老师发出这样的指令,每位学生都会遵守规则,如组织教学时,老师击掌若干下,学生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会马上停下来,跟着老师击相同的资料,并安静有序地坐下来。这样的规则旨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控课堂。在学生反馈阶段,学生以伸出5根手指头表示完全接受;伸出4根手指头表示理解得差不多,但还有一点点不很理解;伸出3根手指头表示还需要回头再讲一下;伸出2根手指头表示一定要拐回去重讲;伸出1根手指头表示基本不了解,握拳则表示完全不了解,不知所云。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判定教学郊果,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这些规则简单而有效,有助于学生建立课堂的秩序感,既能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起到很好的课堂组织调控作用。①


二、动手做,记笔记,育思维


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美国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美国小学科学课尤其关注“做中学”。《猫头鹰的小球》一课,对于猫头鹰可能吃什么,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想。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猫头鹰的小球(pellet,也就是猫头鹰无法消化的食物在胃里所形成的一个小球,主要是动物的毛和骨头裹在一起,猫头鹰会把它吐出来),孩子们带上手套,用镊子把小球里的东西一一挑出来,通过这些信息来分析猫头鹰到底都吃了哪些食物,这样的科学教育是我们当前难以企及的。②


在美国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通过探究获得大量的信息,并进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美国小学科学课堂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科学记录。孩子们不仅仅将探究停留在动手做上,他们还需要把实验的数据、发现以及自己要表达的想法都清晰地定下来,或者画出来。


孩子们在做研究时,身边始终带着一本记录本,边研究、边思考、边记录,记录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平衡》一课,孩子通过尝试探究平衡,在记录本上画图各种平衡的方法;《猫头鹰的小球》一课,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猫头鹰小球的大小、结构、颜色和质地,记录从小球里挑出来的东西……每个孩子的记录水平可能并不相同,他们有的画得非常精细,有的简略一些,有时也可能错误,美国老师要求孩子们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作为他们汇报、交流、研讨的重要资源。“学会写,就是学会思维”,记录让孩子由“外动”走向“里动”,让课堂探究变得有序、有内涵。


《平衡》和《水蜗牛》单元起始课,记录都用了K/W/L整理表。KKnow的首字母,亦即“你知道了什么?”;WWhat的首字母,亦即“你知道什么?”LLearned的首字母,亦即“你已经学会了什么?”。K/W/L整理表贯穿了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即学生把自己学习过程中K-W-L三个阶段的情况罗列出来。K/W/L整理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可以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思考者,学生通过整理,让探究学习变得更加有序,并不停地思考。③


   


①平常课堂我会问学生懂不懂,要么会说懂的请举手,现在想想太片面了,什么叫懂,什么叫不懂,很多学生应该是在懂与不懂之间的,美国老师用伸手指的方法确实非常好,能让老师即时了解到每位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②何为探究?这才是真正的探究,这样的课堂令人向往,我做为一个成年人,对这样的探究都充满了极其大的好奇心,更何况是孩子们。我相信孩子们一定是怀着极其期盼的心理等待着一堂又一堂的真正的科学课。在这里,兴趣根本不是问题,在这里只有学生想学的东西,想探究的东西,这一切真的很美好,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也会有这样的科学课,期待中……


③在我们课本的单元导读里,其实就包含了这些内容,可这些是编者给出的,并不是孩子们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不是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使用K/W/L整理表,对于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知识,甚至可以把这些知识整理起来存放到档案袋里,使学生的被动学习成为主动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8 10:55:37编辑过]

TOP
11#

能够坚持不断学习写记录,赞一个,建议楼主可以加强反思板块。
TOP
12#

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会改进的。
TOP
13#

这个理论学习单如果能够常态化,非常给力!

TOP
14#

理论学习是提高素质的捷径,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成功就在前面迎接你。
TOP
15#

以前看这些书仅仅是去看了,当时会有比较多的想法,看过后也就忘了。现在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印象非常深刻,在打字的过程当中,一些想法自然形成,学习效果真的很不错,虽然打字要花的时间非常多,顺带练练打字,一举两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