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教室后面有个小花园
刚教完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班里的孩子就对种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我们就从种植工具袋里现成的凤仙花开始吧。
一个孩子说:“我们先将工具袋里的凤仙花种子进行挑选,以提高发芽率。”另一个孩子说:“我们教室朝北,光照时间短,而且这几天天气还比较冷,所以我们可以等几天,等天气暖和点了,在家里选择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进行催芽,等苗儿长得健壮点,再带到学校里来。”也有一个孩子说:“到时候我们都带着自己的小苗来,在班级中进行一个‘谁是种花能手’的比赛。”还有一些孩子自告奋勇,愿意提供种花所需的工具……看来这个种凤仙花的提议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而在此当中一些孩子还能将在科学课当中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真好。我在心底暗暗高兴。
这几天,天气明显有些转暖,种凤仙花的活动也就开始了。一天早晨,我走进教室,一个孩子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书上教的方法真好用,我种了十颗凤仙花籽,居然出了八棵小苗。这是我第一次种植物呢!”孩子笑容满面,他脸上的兴奋劲难以抑制。
这天科学课上,我特意抽出了几分钟做了个小调查:“老师听说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了我们的凤仙花种植行动,那么进展如何呢?”班中四十五个孩子,开始该项行动的已经有三十八人,而凤仙花的出芽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此中,大部分孩子能按照我的方法进行记录,一些孩子还定期写凤仙花种植日记呢。
一星期过去了,孩子们已陆陆续续地将凤仙花搬到了教室中。看着那些嫩绿的小苗,挂在孩子们脸上的是兴奋与成功的喜悦,而挂在我脸上的则是欣慰的喜悦。
每天早上,很多孩子来到教室就是看看自己的小苗有没有长高点,有些甚至隔两天就会用皮尺量一量。泥土有点发干了,孩子们就会给小苗浇浇水。土里长出杂草了,孩子们给小苗除除草。
一次,我在翻阅孩子们的种植日记。一个孩子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我种凤仙花的盆里长出了一颗绿绿的小苗,那应该就是发了芽的凤仙花吧。它有两片嫩嫩的叶子,有点厚,就是老师说的‘子叶’吧。”还有一个孩子这样写着:“大部分凤仙花都发芽了,看着它们,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居然也能种出植物来,很开心。可是前几天我去了乡下奶奶家,居然忘了给它们浇水,已经有三棵凤仙花枯萎了,好伤心啊。”……看着孩子们写的日记,我感觉到自己当时仿佛就在他们身边,感受着他们种花时的喜怒哀乐。看着孩子们有这样的感受,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要是每一个科学实验都能让孩子们亲身经历,给孩子们的不但是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更能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快乐,这样就可以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孩子就更喜欢上科学课了。
一天,又有个孩子提议:“老师,我家里还有别的花,我下次也一起拿过来吧。”“真是个不错的建议,‘我们的凤仙花园’只有凤仙花,实在太单调了,让我们一起来给它多增加一些‘兄弟姐妹’吧!”我极力表扬他。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来带来了更多的花:长寿、天竺葵、君子兰、绿萝、吊兰……我们在教室后面腾出了一个较大的空间,放了一个花架,让这些小生命有一个栖息的地方。我将种花、养花的实践机会交给了孩子们,孩子则养得不亦乐乎。
种植行动还在继续中,我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为这些小生命忙碌的身影,以及孩子们看到一些植物成长的开心……在这个活动中,很多孩子经历了科学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明白了,植物也有生命,也需要我们人类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