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教故事]063送教花絮 [复制链接]

1#

[科教故事]063送教花絮

  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送教花絮


 


 


   周六下午应邀来到比较偏远的XX小学,与老师们一同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上好农村科学课。根据老师们的要求,我先给那里的学生上了一节课,然后把教材中老师们难以断定的问题与他们进行了通研,接着针对老师们的困惑进行交流,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互动交流热烈,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后,我又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老师们,作为热线,保证她们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惑随时都可以与我交流。走出学校,已是日落西山,随即踏上回家的旅程,坐在颠簸摇摆的客车里,心中却依然兴奋,那些让人难忘的瞬间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老师,我认识您


“我姓张,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怕孩子拘束,我倍加亲切地与同学们交流。一个男孩迫不及待地喊“老师,我认识您”。哦?在哪里认识的,我正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着,那男孩有点激动地说“一年级的时候,您跟我们一起玩过‘拔不倒子’,很好玩,回家我还跟奶奶一起做了一个玩呢”“噢,是不倒翁,对吗?”我突然记起三年前,我随教研室来这里送教下乡时的情景,当时我讲的是《不倒翁》,那些孩子一开始看到“魔具”(包装的不倒翁)左右摇摆蹦跳的样子,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下子激发了他们探究不倒翁不倒秘密的兴趣。在引导孩子探究这个问题时,我给他们每组提供了一个我自制的小不倒翁:用那种盛中药丸塑料瓶的上部或乒乓球的一半做底,在底部粘上橡皮泥做配重,上边用彩纸剪成扇形,对折粘成圆锥形后,再贴上鼻子、眼睛和嘴巴,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不倒翁就做成了。另一个是底部用平面的酒瓶盖做的对照物。那些熟悉、有趣而简易的材料使孩子真正由动脑思考产生动手拆开看看的愿望。整节课,孩子在不断发现中,不时发出“呀”、“哇”的惊呼声,看得出孩子们研究地非常投入,小脸激动地通红,发言时个个争先恐后。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三年过去了,没有想到,孩子竟然还想着那节课,想着与他们一起玩的不倒翁,我被深深感动着。


仅仅是一节课,竟给孩子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静而思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准备充分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为了上好每堂课,我常翻阅大量的资料,备课时心里想着五六十个孩子不同的个性需求,反复修改教案,精心设计教学具。为了给学生提供有趣的可供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我常搜肠剐肚,挖空心思地准备,有时连同事和家人都行动起来。记得上《混合物》这一课,为了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一开始我就说,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小礼物,看是什么,然后逐个出示“糖葫芦”、“糖豆子”、“水果拼盘”等材料,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时,我让学生思考这些“礼物”在组成上的相同特点,很顺利地引出混合物这个概念,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科学。讲《植物的根》时,为了让孩子们对植物根的“大”有点感性认识,我想起了浮来山上的根雕。可是寻根馆连照片都不让拍,网上的图片也微乎其微,怎么办?关键时刻,学校领导帮我托亲告友想门路,终于让我如愿以偿,不仅拍了照片还录了相,效果非常好!为了找到根很多很长的典型植物,我老公亲自跑到离学校五、六里的沭河边挖水草,到野外挖几米长的坑寻找长长的麸子苗根……这些精心准备的实验材料对课堂教学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破了的乒乓球”喝彩


这次来送教,我与学生一起上了一节《空气的热胀冷缩》。我首先创设情景,以饱满的热情,学着魔术大师刘谦的招法,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美丽的小喷泉”实验,引起同学们浓厚的探究欲望:为什么水会像喷泉一样从烧瓶口喷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猜测后,同学们把悬念聚焦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这一问题上。


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我把准备的“材料超市”呈现出来后,同学们根据材料,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后纷纷献言献策表达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同学相互质疑补充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逐渐完善了多种实验方法。接着各组根据需要到“材料超市”自由选取材料进行实验,同学们都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实验中。


当各组将实验过程和发现汇报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时,二组组长自告奋勇率先说:“我们组把瘪了的乒乓球放进热水中,一会儿功夫,乒乓球就鼓起来了,这说明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一组、三组、五组的同学连声附和。


“我们组的乒乓球没有鼓起来”六组一同学怯怯地小声说着。


“别着急,咱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边为自己昨晚准备材料的疏忽而愧疚,边在努力寻找机会弥补带给孩子的失落,“仔细观察,看有没有新发现?”


 “哦,乒乓球破了,开始时还不停地向外冒泡泡”,一个同学像发现了新大陆,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激动地说。


“一个很重要的发现,由此,你们得到什么启示呢,开动脑筋,仔细想一想”,走到他们组里,我再次真诚地鼓励说。


“向外冒泡泡说明球内空气受热体积变大向外跑,哇,破了,也能证明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另一男生恍然大悟,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对他的观点,你们认为怎么样?”


“同意!”很多同学受到启发,一齐兴奋地高呼。


“好,为破了的乒乓球喝彩”我如释重负,率先鼓掌。


这是生成的美丽!一次没有预想到的小小意外,竟将探究活动又推向了新的高潮。学生探究中无意的“节外生枝”变成“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由此可见,课堂上多么需要老师的智慧来对学生的新发现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


   周六下午应邀来到比较偏远的XX小学,与老师们一同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上好农村科学课。根据老师们的要求,我先给那里的学生上了一节课,然后把教材中老师们难以断定的问题与他们进行了通研,接着针对老师们的困惑进行交流,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互动交流热烈,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后,我又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老师们,作为热线,保证她们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惑随时都可以与我交流。走出学校,已是日落西山,随即踏上回家的旅程,坐在颠簸摇摆的客车里,心中却依然兴奋,那些让人难忘的瞬间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弥足珍贵的记忆那,我们相信这些孩子在您的精心引导下会留下串串难忘的科学学习记忆!有的时候这一刻就是永远。真的!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

从几个花絮中看到了作者老师对课堂教学的用心,对孩子、对自己工作的真诚。
TOP
4#

破了乒乓球更能看出课堂教学的精彩!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5#

这是不是典型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但是却在这些孩子的心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TOP
6#

意外的课堂生成,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7#

看似败笔,却被老师巧妙的化解并上升到一个高度!带领孩子走向新的彼岸!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

     课堂中的“意外”随时在发生,而自己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课堂智慧,忽视或者处理不了这样的意外状况是我们教师的一大损失。
TOP
9#

怎样化解课堂生成的小意外,是每个老师该学习的,本文教师做的很好,值得我学习!

TOP
10#

意外的生成,只有在教师良好的教育机智下,才能转化成精彩。优秀的老师一直都是孩子那盏灯。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1#

成败之间,教师的引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2#

看了挺感动的,送教到偏远地区,让那里的孩子感受到科学,真的很好!抓住意外的生成,作者很机智,也更能让孩子感受到处处有科学。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3#

一个老道的教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