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教故事]059让我们多一双科学的眼睛 [复制链接]

1#

[科教故事]059让我们多一双科学的眼睛


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让我们多一双科学的眼睛


 


——我与四只眼科学实验室共成长



2008年9月,从XX学校调动至XX小学任教的我专心做起一名科学老师,以及学校的科技辅导社团指导师。在这之后是平平静静的四年里,我逐步组建起“四只眼”科学实验室,傻傻的与社团成员一起快乐的漫游科学探究的世界。



初为“专业”科技辅导指导师的头半年,我和学生们为了各种科技奖项努力奋斗。面对学校的殷殷期望,倍感压力的我慌不择食:学生的选题不新颖,我替学生找题目;学生的动作慢,我越俎代庖;学生的记录不理想,先写好让学生誊写……周围经验丰富的科技辅导“前辈”们传授的“成果大法”,我一一模仿。可是越这样做,我发现自己对科技辅导越是排斥:难道我要在一个山寨盛行的时代,做一名山寨科学老师,带着一群群孩子假模假样的山寨科学吗?


痛苦中的我开始反思该怎样扮演科技辅导指导师这个我短期内无法逃避的角色:“在XX,那群我和一起数萝卜花瓣的山里娃是多么的快乐!没有什么奖励,但每一次数花瓣,都笑的那么灿烂!在这喧哗的都市里,我应该让自己的心如同在山间田野里一般宁静下来。将现在的孩子们都带到萝卜菜地,让他们自由的去数科学的花瓣!即使这样的内容太过平常,无法摘金夺银;但我应该让孩子们享受数花瓣快乐的快乐……”



事情常常就是这样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在2009年夏末,我带着安妮、小笛对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杜鹃花进行观察。杜鹃花下其它植物稀少的场面,成了她们研究的话题。我不再着急替她们做什么,当她们的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给予的帮助仅仅是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更公平的建议。采摘……种植……观察……亲身经历一轮轮看似简单的对比实验之后,两个孩子记录了大量杜鹃花叶子对酢浆草、堇菜、蚜虫地生长影响的信息。并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了杜鹃花下其他植物稀少的原因。在金秋10月,这个过程在我的帮助下整理成了科技小论文《杜鹃花叶子的秘密——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在区、市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连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2010年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0年4月,我意外的接到了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的通知,带两个孩子去宁波象山参加决赛阶段答辩。这是那届比赛中除了XXXXXX之外,XX地区其它小学获得答辩机会的唯一一篇科技小论文作品。通过直播视频,答辩场内两个小姑娘与评审组的老专家有理有据的辩论,赢得观摩室里的观众不时叫好。我和两个孩子的家长与有荣焉。总是嫌自己女儿不够优秀的小笛爸爸,在迎向走出答辩场的女儿时,很是诚恳的说:“今天爸爸相信,我的女儿真的是最棒的”。虽然由于研究的过程不够严谨,这篇科技小论文最终只获得了省二等奖;但是我却没有感到遗憾,因为我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了打开科技辅导大门的钥匙:让孩子亲自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这是科技辅导最大的价值。正是因为两个孩子实实在在的做过了,想过了,写过了;才有了和大学教授底气十足的辩论。这份“底气十足”就是对孩子们最大的收获,最高的奖励。


 


   2010年6月,许是因为辅导出了一个浙江省二等奖,我在学校的教师和家长中竟然大大的有名起来。虽然获奖的两个孩子,都升学到了中学;但托关系,讲人情,想让孩子跟我一起做科技小论文的人时不时的将阻在我科学组办公室。让一度想“金盆洗手,见好就收”的我,抵不住绵绵不断地赞美声,再次带着一群孩子开始了新的研究。(也是在这一年,我给科学社团起了一个,很有歧义的名字——“四只眼”科学实验室。)


面对这些刚刚参与科学研究的生瓜蛋子,我一度为如何带领他们选题而烦恼。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小丫头对水果提出的疑问,让我眼睛一亮:水果的果肉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那这些果肉能不能促进水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呢?于是我让这个丫头挑了两个合作伙伴,开始了对水果果肉及种子的研究。孩子们挑了他们最喜欢的火龙果、西瓜和苹果作为第一轮研究对象。结果却发现这些水果的果肉不但不能加快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还让种子无法正常发芽。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很是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紧接着“常见水果果实对其它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常见水果果实对其它植物幼苗生长的研究”接踵而出。我吸取了前一年科技辅导是研究过程不够严谨的经验教训,指导着孩子们尽可能的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量化。在长达4个多月的研究过程中,先后有12种水果、8种植物种子和3种植物幼苗成为了孩子们实验研究对象。


2011年4月,三个孩子所做的《水果里的奥秘--水果果实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研究》,也获得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二等奖。而对水果果实的研究过程,也让我对科技辅导的选题和研究过程有了新的认识:科技小论文的研究话题就在孩子身边;莫管是你认为新颖或是陈旧;只要让孩子研究进去,孩子们领略到的那片神秘的科学天空,会让你也感到惊艳。



2011年5月,和我搭班的李老师,软磨硬泡的将女儿小麦塞进了我的“四只眼科学实验室”。作为妈妈的李老师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我带着小麦完整的做一个科学研究。四年级的小麦很好动,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好奇劲一过,便将自己前面做的事忘了十之八九。在小麦初进实验室时,我让她将想要研究的问题记下来,然后我帮她一起挑选有意思的题目做研究内容。结果把这事忘了个一干二净的她,面对这我期待的眼神,四处张望后,指着四只眼实验室里一个发霉的桔子问我:老师,桔子发霉了?我也便顺水推舟,让她去寻找找身边还有哪些发霉的地方和物体,并用照片记录下来。再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面对我和麦妈妈的期待眼神和不是的夸奖声,小麦用相机陆陆续续的和我分享了她的发现。有一天李老师见着我,很兴奋的告诉我:她帮着小麦将寻找霉菌的过程发到QQ空间上去了,受到了同学们的夸奖;小麦想继续做更多和霉菌有关的研究。


在这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在妈妈的陪伴下,小麦将很多时间都泡在了家里的试验台和学校的实验室里,坚持着她和霉菌的奇妙约会。这中间小麦有得意过、失望过、放弃过、重新开始过、咬牙坚持过、意外惊喜过。我也鼓励过、等待过、欣喜过。断断续续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涌出的新发现让小麦对霉菌研究一层层深入:“身边物质发霉情况的初步研究”,“不同材质物品发霉情况的研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因素分别对不同营养素为主的食物发霉影响的研究”,“食物在温度、湿度、通风等多重条件作用下发霉情况”。四十多种实验材料,三千多张实验照片以及厚厚的实验记录本,让小麦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虎头蛇尾的她收获的成果。当2011年11月,在麦妈妈和我的帮助下小麦将自己的实验成果整理成一篇长达万字的科技小论文《我和霉菌有个约会——生活中诱发霉变现象原因的研究》时,我们都震惊了。面对同事们的祝贺,麦妈妈则是很自豪的埋怨起这半年来小麦是如何的将家里搞得臭气熏天,母女俩又是如何半夜三更挑灯夜看霉菌变化的种种辛苦。而面对自己的“长篇巨著”,小麦笑得很开心、很自信,也很满足。在2012年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小麦凭借着与霉菌的约会获得创新项目一等奖;并成为本届比赛闭幕会上唯一一名面对全体代表介绍研究成果的小学生。在该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阶段中,年龄最小的她成了其他参赛选手的开心果。科学知识考核、科学技能考核,好动的小麦做到了沉着应对;面对专家评审和普通观众的盘问,不慌不忙地应答如流。她的科技小论文最终获得全国大赛创新项目二等奖。


伴着小麦的与霉菌的漫长约会,我明了了孔老夫子的有教无类。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公平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作为科技辅导老师,我们更多地是用合适的方式给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帮助。学会赏识、学会宽容、学会等待,带领不同的孩子走入属于他们各自的科学空间,经历不同的科学旅程。



四年的时间里,我默默的成为“四只眼”科学实验室里孩子们最开心的影子。在“四只眼”实验室“科学需要多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多一双科学的眼睛”的口号的号召下,“四只眼”的成员们还在属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中获得了6项市级一等奖,7项市级二等奖,2项区级头脑思维挑战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做一名“无知”的老师,默默地陪在孩子身后,默默地陪着他们与科学同行;不管前路是否坎坷,我们已然起步,在孩子们的思想里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


四年的时间里,我默默的成为“四只眼”科学实验室里孩子们最开心的影子。在“四只眼”实验室“科学需要多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多一双科学的眼睛”的口号的号召下,“四只眼”的成员们还在属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中获得了6项市级一等奖,7项市级二等奖,2项区级头脑思维挑战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做一名“无知”的老师,默默地陪在孩子身后,默默地陪着他们与科学同行;不管前路是否坎坷,我们已然起步,在孩子们的思想里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钦佩中,只有责任、坚守……才能成就一项项研究,这样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遥远,但真正考验我们的是我们能否潜下心……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

       酸牛奶说的很好,科学就在身边,而我们缺少的是潜下心来的那份专注和坚持,向故事中的这位老师致敬,更为这些优秀的孩子们赞叹!
TOP
4#

“科技小论文的研究话题就在孩子身边;莫管是你认为新颖或是陈旧;只要让孩子研究进去,孩子们领略到的那片神秘的科学天空,会让你也感到惊艳。”


确实如此,只要坚持,科技之花无比灿烂。

TOP
5#

用发现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如此美妙!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只有敬佩,只有感动!
TOP
7#

一个个小故事 娓娓道来,令人感动和敬佩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8#

让我们多一双科学的眼睛,在培养孩子科学兴趣上,作者尝到了甜头,获得了成功,既表示祝贺,也是我学习的对象。但个人有个意见,“四只眼”的名称,有些岐义,而且对外的形象不是很好。“四只眼”科学实验室不如就叫“多双眼”科学实验室好。个人建议。呵呵。
TOP
9#

名字不代表什么,四只眼和多只眼都只是记号。能陪着孩子做科学,分享孩子快乐,不错!呵呵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0#

厉害厉害,我都已经猜到作者是谁了,呵呵!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1#

不容易啊,多年的坚持!但坚持了总有成果的!
一直努力中……
TOP
12#

多一双发现科学的眼睛,会发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3#

四只眼,科学实验室。很有意思的名字。


师生的累累硕果,离不开年复一年,日复一复的坚持。


看完文,就是一个感受:真棒的老师,真棒的学生。


请引领吧~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4#

别样的老师,就有别具一格的学生,老师的坚持,成就了学生的坚持和发展、收获。
TOP
15#

有心的教师

TOP
16#

绝对钦佩,把工作当作饭碗来做与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高度就不一样。
TOP
17#

老师和孩子之间总有这么多的故事。

TOP
18#

踏踏实实的积累,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9#

“四只眼”科学实验室,在论坛看过相关帖子哦,非常厉害,很多的奖项哦,坚持的老师,努力的孩子!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